搜索到193篇“ 真菌检查“的相关文章
皮肤真菌检查中荧光染色法与KOH法的应用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比分析荧光染色法和KOH法在皮肤真菌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临沂市皮肤病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皮肤科门诊接诊的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患者60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取患者的标本分别进行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检测,对比不同真菌感染的检出率。结果:荧光染色法检测的标本镜下可清晰观察真菌的轮廊与菌丝,真菌轮廊呈现亮蓝色,菌丝与周围的背景容易分辨;KOH湿片法检测的标本镜下可见背景昏暗并且较为杂乱,反差比较小,真菌的结构与杂质之间无法清晰鉴别;荧光染色法的总阳性率为42.48%(257/605),明显高于KOH检测法的22.81%(138/605),且不同部位及不同疾病的检测结果中荧光染色法也均高于KOH法(P<0.05)。结论:与KOH湿片法相比,荧光染色法对皮肤真菌的检测效果更理想,能够辅助临床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孙伟
关键词:真菌感染荧光染色法
荧光染色法与KOH法在皮肤真菌检查中的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分析皮肤真菌检查中应用荧光染色法与KOH法的效果。方法 对2023.3-2023.7月阶段内我院皮肤科接受真菌检查的100例患者视作分析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不同皮肤真菌检查分析,有荧光染色法的荧光检查组、KOH法的基本检查组。统计两组阳性检出率和具体检查情况,评估两种检查方式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荧光检查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皮屑检查中,荧光检查组20例为体股癣、占比76.9%,18例为手足癣、占比81.8%,10例为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占比71.4%,6例为脂溢性皮炎、占比75.0%,基础检查组16例为体股癣、占比61.5%,13例为手足癣、占比59.1%,8例为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占比57.1%,3例为脂溢性皮炎、占比37.5%,比较之下荧光检查组阳性率更高p<0.05。且荧光检查组16例为毛发皮癣、占比88.95,9例为甲屑真菌病、占比75.0%,均高于基础检查组,P<0.05;检验人员对荧光检查组方式的检查可行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5.50±3.46)分、检查安全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4.73±5.09)分、检查及时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2.94±4.13)分、检查准确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1.76±3.55)分、检查专业性肯定度评估均值(83.75±6.29)分,均较基础检查组评分均值高,p<0.05。结论 皮肤真菌检查中,要首选荧光染色法,不仅提高阳性检出率,还可以给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齐亚宁
关键词:荧光染色法
一种皮肤真菌检查的取材工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真菌检查的取材工具,包括握杆,所述握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胶塞,所述第一密封胶塞远离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导杆,所述固定导杆远离第一密封胶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摩擦球,所述握杆远离固定导杆的...
廖非
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检查中效果比较
2022年
本次研究我们要分析的内容与事项为对皮肤浅部真菌的检测工作情况,为了比较找到有效的检测方式才设置了本次研究,选取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这两种检测方法并加以应用。方法:研究对象是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到的病例资料,收治到的病例资料时间段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所选取的这些患者共计100例都是经过评估高度疑似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取标本同时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进行镜检,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荧光染色检测方法的检测背景十分清楚,菌丝的荧光颜色为蓝绿色,孢子的荧光颜色为蓝绿色,通过检测我们得到通过这种检测方法得到的阳性检出率为93.00%,应用KOH湿片法检测得到的阳性检出率为75.00%。采取上述两种检测方法所得到的检测结果比较表现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真菌检测的过程中应用荧光染色法得到的真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应用KOH湿片检测法的检出率,更适合用于皮肤浅部真菌检查中。
张春燕
关键词:真菌镜检
KOH试管法与玻片法在甲真菌检查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真菌病是最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临床甲病的一半以上,病原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和其他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等,国内甲真菌病病原菌中皮肤癣菌占65%~70%,酵母菌占10%~30%。甲真菌病常表现为甲板增厚、分离、变色等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有时不易与白甲症、黄甲综合征、甲银屑病、甲扁平苔藓等指(趾)甲疾病鉴别[1-5],因此,病原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真菌病的关键依据。
张绍武张浩
关键词:玻片法试管法
荧光染色法与KOH法在皮肤真菌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2021年
研究荧光染色法与KOH法运用于皮肤真菌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站2018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的疑似皮肤真菌感染患者548例,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齐全资料,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KOH法进行皮肤真菌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在毛发、皮屑、甲屑上的阳性检出率,对比不同检查的结果。结果:荧光染色法在毛发、皮屑、甲屑上的阳性检出率均高出KOH法(P<0.05)。结论:与KOH法相比而言,荧光染色法在皮肤真菌检查上的效果更好,可提升真菌的阳性检出率,值得推广。
韦秀北
关键词:荧光染色法
动物真菌检查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动物真菌检查灯。;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检测动物表皮是否存在真菌感染。;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田雷
深部标本真菌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近三年的深部标本真菌病原谱及流行性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部标本真菌检查2703例,从真菌阳性的标本类型、科室分布、菌种分布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内科为院内深部标本真菌检查阳性最多的科室,其次为干部病房、心内科。直接镜检阳性标本904例(33.44%),真菌培养阳性标本1424例(52.68%);标本类型以痰标本占比最多,尿液、咽拭子和粪便次之;菌种分布以念珠菌属为主,其次为曲霉属,其中白念珠菌占比最高(70.44%),热带念珠菌(9.48%)和光滑念珠菌(7.23%)次之,烟曲霉占比5.27%。结论白念珠菌为深部真菌检查的主要病原菌,呼吸内科为深部真菌感染防治的重点科室,直接镜检在深部标本真菌检查中尤为重要。
智慧林夏修蛟刘泽虎钟燕桑波吕闻闻李秋萍沈宏
关键词:真菌病原谱白念珠菌回顾性分析
荧光染色法与KOH法在皮肤真菌检查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真菌荧光法在皮肤浅部真菌筛查的敏感性。方法收集皮肤科门诊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同时用KOH湿片法和真菌荧光染色法进行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 209例患者中真菌荧光染色法阳性的阳性率为42.76%,KOH湿片法的阳性率为24.8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94,P<0.05)。荧光染色法和KOH法在患者不同部位的阳性率:头面部为55.59%、7.90%,体股部为46.93%、30.06%,手足部为27.37%、26.25%,外阴部为31.85%、14.07%,指甲(趾甲)部为51.64%、48.36%;在不同疾病中的阳性率:马拉色毛囊炎为77.00%、8.50%,手足癣为48.04%、46.08%,体癣为50.31%、33.44%,甲癣为51.64%、48.36%,花斑癣为66.67%、48.00%,湿疹为10.24%、5.42%,皮炎为48.11%、9.43%。结论荧光染色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真菌镜检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其总体的阳性率比KOH湿片法高,毛囊虫、疥疮等真菌荧光染色法在镜下更容易辨认。头面部、外阴等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以及马拉色毛囊炎、湿疹和皮炎等疾病推荐使用荧光染色法来排除是否有真菌的感染。
李椅云李平颜景兰
关键词:荧光染色法
一种真菌检查用载玻片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菌检测载玻片组件,包其主要由载玻片,盖玻膜两部分组成。载玻片包括长方形的标签区和长方形的样品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区四周有方形凸起,标签区为磨砂层;盖玻膜由黏性透明膜和无黏性的透明膜组成。通过本实用...
王化凤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徐和平
作品数:17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率 敏感率 细菌耐药监测 细菌耐药 最低抑菌浓度
谢婷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HIV/AIDS患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真菌检查
李希清
作品数:68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马尔尼菲青霉 巨噬细胞 马尔尼菲青霉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酵母相
夏金玉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发病机制 银屑病 临床应用新进展 皮肤镜 皮肤病
朱普堂
作品数:17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微波治疗 疗效对比 穴位注射 鼻内镜 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