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篇“ 真菌学检查“的相关文章
- 侵袭性真菌病真菌学检查指南被引量:25
- 2023年
- 侵袭性真菌病是感染病学、微生物学、临床药学等学科共同的焦点。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和真菌研究小组教育与研究联合会诊断标准中,确定诊断和极似诊断对应有不同的真菌学检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组织专家制定指南,就真菌侵入人体导致的血流感染、肺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眼部感染、胸腔腹腔感染、关节感染等的适应证、适用样本、检测技术、结果解释和会诊等真菌学信息给出了共识性推荐意见,包括了常见的念珠菌、曲霉、毛霉、肺孢子菌、隐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镰刀菌、赛多孢等,为该病的临床诊治防控和真菌学检查提供帮助。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微生物学组王辉
- 关键词:隐球菌病曲霉病毛霉病诊疗准则
- G试验联合真菌学检查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联合真菌学检查对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疑似IFD的患者594例,住院期间均完成G试验及真菌涂片、真菌培养,其中104例还完成了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分析G试验、真菌学检查结果,并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各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对IFD的诊断效能。结果594例患者,确诊IFD 68例,拟诊18例,疑似95例,非IFD 413例。G试验诊断IFD(除隐球菌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2%、63.9%,真菌涂片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5.9%、96.4%,真菌培养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92.5%;3项联合应用的敏感度95.6%,明显高于真菌涂片、真菌培养(P<0.05),特异度为92.7%,明显高于G试验(P<0.05);且以3项联合的Youden指数最大为0.88。G试验诊断侵袭性隐球菌病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7.9%。结论G试验联合真菌涂片、真菌培养对IFD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有助于IFD的早期诊断。
- 贺宇李红霞付虹王蕊顾捷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病真菌培养
- 甲真菌病临床诊断与真菌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仅凭临床表现判断甲真菌病的准确率及其与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到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由我科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拟诊为甲真菌病的395例患者,取甲碎屑行真菌镜检和培养,计算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的甲真菌病与真菌学检查的符合情况。结果临床诊断和真菌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63.80%,临床诊断和真菌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38.73%,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同时阳性的概率为55.56%,甲真菌病真菌镜检检出率比真菌培养高(χ~2=82.99,P<0.01),Kappa检验提示真菌镜检与培养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04,P<0.01)。结论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甲真菌病准确率不高,真菌镜检的检出率比真菌培养高。
- 陈朝丰于波伍方佩刘晓云胡小平
- 关键词:甲真菌病真菌镜检真菌培养
- 足部浅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断与真菌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性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仅凭临床表现判断足部浅部真菌感染种类的准确率及临床诊断、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5月~2007年10月到本科门诊就诊,由我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拟诊为足部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取皮屑做真菌镜检和培养,计算其真菌学检查阳性率及临床诊断、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率。结果:确诊患者中临床诊断和真菌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61.21%,临床诊断和真菌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33.62%,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同时阳性的概率为68.10%;另外,在确诊患者中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率为8.62%。结论:仅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足部真菌病种类的准确率不高,真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值得重视。
- 刘丽赖维龚子鉴张玉清陈荣章陆春黄怀球马寒
- 关键词:足部真菌感染真菌镜检真菌培养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真菌学检查及动物试验:附1例报告
- 2000年
- 于森
- 关键词:脑膜炎隐球菌真菌
-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真菌学检查
- 1999年
- 本院近年诊治数例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DH),建立了较为可靠的PDH真菌培养和鉴定方法,分离到的真菌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真菌中心鉴定为组织胞浆菌。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疑为PDH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 1.2 主要仪器 超净工作台,手提式压力蒸气消毒器,
- 温顺妮桂希恩
- 关键词: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真菌学检查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真菌学检查被引量:1
- 1998年
-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真菌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neoformans),又名溶组织酵母菌(Torullahistolytica),所引起菌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似酵母样细胞,外围有宽厚的英膜,如以墨汁与标本混合后制成压片镜检,厚膜更为明显。本文报告1例脑脊液经离心沉淀后加入墨汁镜检发现典型隐球菌。并经37℃培养以及小白鼠动物试验证实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结合病例以及真菌学检查进行讨论。
- 于森张文华王学平王永其
- 关键词:脑膜炎隐球菌真菌
- 马尔尼菲青霉病真菌学检查被引量:18
- 1997年
- 目的明确并检出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病原菌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iummarnefei,PM)。方法取病损、分泌物等接种于沙保等培养基上,分别于25℃及37℃孵育,在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PM特征。病损组织做苏木素、伊红等染色法,观察PM在组织内特征。结果PM为双相性真菌,于25℃为青霉相,于含糖培养中产生红色色素;于37℃及人体内为酵母相,无色素产生。PM与荚膜组织胞浆菌在体内均为组织细胞内酵母细胞,但PM于25℃时有典型帚状枝及散乱分生孢子链,产生红色色素,而荚膜组织胞浆菌有带棘的厚膜孢子,无色素产生,可加以鉴别。结论马尔尼菲青霉病诊断的金标准是从患者体内分离出PM。
- 李菊裳
- 关键词:真菌病青霉病马尔尼菲青霉病真菌学检查
- 医用细菌真菌学检查图解
- 李在连编
- 《侵袭性真菌病真菌学检查指南》发布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年第6期发表了《侵袭性真菌病真菌学检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微生物学组共同制定。侵袭性真菌病是感染病学、微生物学、临床药学等学科共同的焦点,《指南》为该病的临床诊治防控和真菌学检查将提供帮助。
-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真菌学检查临床药学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相关作者
- 刘素琴

- 作品数:55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
- 研究主题:艾滋病 皮肤真菌病 真菌病 误诊 伊曲康唑
- 陆洪光

- 作品数:274被引量:5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皮肤 恶性黑素瘤 表皮 面部 HIV感染
- 席丽艳

- 作品数:208被引量:76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马尔尼菲青霉 真菌 马尔尼菲青霉病 巨噬细胞 足癣
- 任润霞

-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角膜炎 急性角膜炎 镰刀菌 真菌性 新生儿
- 刘菲

- 作品数:46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围产 妇产科主任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下生殖道感染 女性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