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2篇“ 省域尺度“的相关文章
- 一种省域尺度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省域尺度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方法,属于数据预测技术领域,用于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包括获得小麦生长期不同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作物冠层光谱信息,进行光谱信息的预处理,基于逐像素物候匹配法进行特征...
- 李振海许晓斌许冀斌周丽丽朱红春魏诗哲张小康
- 一种省域尺度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省域尺度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方法,属于数据预测技术领域,用于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包括获得小麦生长期不同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作物冠层光谱信息,进行光谱信息的预处理,基于逐像素物候匹配法进行特征...
- 李振海许晓斌许冀斌周丽丽朱红春魏诗哲张小康
- 中国省域尺度环境可持续性时空变化研究
- 2024年
- 以6个环境维度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一级指标、27个中国本土化指标为二级指标,构建环境维度可持续发展指数(ESDI)指标体系,研究2016—2020年中国国家及省域层面环境可持续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国家层面上,中国ESDI呈总体上升趋势,区域层面ESDI展示出稳定的增长趋势,且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由东部向中部、西部逐步递减。各项环境维度SDGs之间存在差异,SDG13(气候行动)在2016—2019年无明显变化趋势,而在2020年显著增长,而SDG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SDG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在2016—2019年呈线性增长,但在2020年下降。SDG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在2016—2020年度呈现增长趋势,SDG11省际差异最小,SDG6省际差异逐年缩小。区域层面时空变化分析显示东部地区在多数指标上得分较高,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多个指标上表现较差。
- 张琳陆志波吴浩然蔡昂祖郭茹王洪涛
- 关键词:省级行政区
- 基于GWR的中国省域尺度铁路货运供需协调度时空演化规律
- 2024年
- 为探究铁路货运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31个省份铁路货运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包含19项需求侧和17项供给侧影响因素的供需协调度指标库.在结合相关系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库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后,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计算省域耦合协调度.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构建铁路货运供需协调时空分析模型,以解释我国铁路货运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省级区域差异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并提出障碍度模型分析制约铁路货运供需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铁路货运供需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影响因素对铁路货运供需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具有空间非稳态特征,且发生重心的空间转移和分化现象,其中东北、华北地区供需耦合度较高,西部地区供需耦合度低;铁路货物周转量和货运量为影响供需协调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我国铁路货运网络、促进货运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李冰马瑞晨黄爱玲蒋志寰王佃依
- 关键词:铁路货运GWR
- 省域尺度下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 2024年
- 当今,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而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不断增加也给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开展对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就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基于2003—2019年我国各省份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数据,从计算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与环境增强型可持续发展指数(ESDI)入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来研究我国省域尺度下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作用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在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我国各个省份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性。2003—2019年具有低水平ESDI的省份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具有高水平ESDI的省份数量则呈上升趋势。2)在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方面,我国各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以“基本失调”与“基本协调”状态为主,并总体呈现出从“基本失调”向着“基本协调”转变的趋势,但是多数省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还处于滞后或者受阻状态。3)经过对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的预测表明,2020—2024年我国有20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基本协调”状态,有9个省份处于“基本失调”状态,内蒙古自治区则处于“严重失调”状态。
- 梁涵玮梁涵玮陈爽董亮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气象灾害时空演变特征
- 基于省域尺度工业固废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 2023年
- 为提高BP神经网络算法在固体废物预测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SSA-BP工业固废预测模型,并选取了GDP、常住人口、工业生产总值、能源生产总量、R&D内部支出、财政支出、人均GDP、第二产业贡献率、能源消费总量等作为影响因素,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4种情景下安徽省固废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R&D内部支出、能源生产总量、生产总值、灰色关联度携带有效信息高;SSA-BP模型的MAE、MAPE、R2值分别为375.81、0.04、0.99,均高于其他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在不同情境下,安徽省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业固废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到2035年产生量变化区间为18254.36~30831.54万t.
- 胡翩陈孝杨牛经纬华红梅
- 关键词:工业固体废物BP神经网络灰色关联分析
- 省域尺度建筑遗产气候风险评估及适应机制研究
-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并面临巨大的气候风险。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加强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重要目标,并将气候变化作为影响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各类遗产因气候变化导...
- 王夕默
- 关键词:建筑遗产气候变化风险评估降水
- 省域尺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
- 夏怀霞
- 省域尺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研究
- 2022年
-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研究了省域尺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方法。评估坚持三个导向,从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个维度出发,构建河北现状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空间分析、差异对比等方法,分析了各指标河北省及全国各地区的多年数据,以生态、农业、城镇、海洋四大空间为抓手,总结现状特征,识别风险挑战,提出对策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 赵一行秦亚楠刘瀚
- 我国省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及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0
- 2022年
- 研究我国省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并量化各指标权重对恢复力的影响,结果可为宏观尺度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2大层面出发,基于生态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我国省域尺度森林生态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单因素轮换方法量化各指标权重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省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水平较低,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应对能力和恢复力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09、0.323和0.320;森林生态系统应对能力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高于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两者影响系数分别为0.720和0.280;单位面积蓄积量、鼠害防治率和退化林修复面积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敏感性最高,防火投入、封山育林面积和森林抚育投资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敏感性较低。总体上,各省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水平较低,但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结果相对稳定,采用熵值法确定的评价权重较合理。
- 秦会艳刘婷婷黄颖利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敏感性
相关作者
- 张大瑜

- 作品数:21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比较优势 玉米 省域尺度 玉米生产 水稻
- 马仁锋

- 作品数:412被引量:2,208H指数:23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文化创意产业 海洋经济 地理学 城市
- 高旺盛

- 作品数:311被引量:4,213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保护性耕作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 农牧交错带 农业
- 沈玉芳

- 作品数:124被引量:1,24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
- 研究主题:长三角 长江三角洲 生产性服务业 区域经济 长江经济带
- 王筱春

- 作品数:48被引量:32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 研究主题:主体功能区 旅游资源 省域尺度 主体功能区划 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