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9篇“ 直肠全系膜切除“的相关文章
-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探讨
- 2025年
- 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82例直肠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1例,比较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6 h、12 h、24 h各时点的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激及炎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TME方案的微创优势显著,术后疼痛程度更轻,恢复速度更快,炎症反应更轻,并发症更低,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TME方案减少了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使患者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生活。此外,该方案引起的炎症反应较轻,降低了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腹腔镜TME方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确保了患者术后生活的质量。
- 姜海广贾永喜金冬林王少军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应激炎症
- 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效果研究
- 2024年
- 分析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作用,未临床治疗中低位置直肠癌提供参考。方法 在本文研究选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开展不同的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存在差异,包括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进食快,留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淋巴清扫数目少,引流量低(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优势显著。
- 王辉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做样本,分组下对照组执行传统看富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分析各方面结果。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运用能够提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更好地控制与改善患者炎症反应,保障患者免疫功能情况,同时合理抑制相关并发症的产生,综合效果突出。
- 王海波陈树伟刘延军李风臣冷东
-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临床疗效
- 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3-01河南上蔡县蔡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全腹腔镜直肠TME(观察组)、45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TME(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检测术前、术后24 h及48 h患者的血糖(Glu)、白细胞分化抗原-63(CD63)、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PAC-1)水平。评价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各时间点的Glu、CD62P、CD63、PAC-1水平,以及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TME比较,全腹腔镜直肠TME治疗直肠癌患者手术创伤更轻、恢复进程更快,而且对患者的血糖、血小板活化水平影响较小,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 时占强马超张定喜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辅助切口
-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在为中晚期直肠癌(rectalcancer,RC)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直肠全息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 excision,TME)+动脉置泵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随机在医院接受中晚期RC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8例开展实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24,治疗方案:腹腔镜直肠TME+动脉置泵灌注化疗)与对照组(n=24,治疗方案:腹腔镜直肠TME)。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生存质量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中晚期RC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直肠TME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的应用有助于患者术后指标的改善,在提高临床疗效、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围术期并发症的出现。
- 温茜
-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对直肠癌患者予以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选自于2018年10月-2022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方法分组观察,予以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手术效果(手术效果、并发症、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更佳(P<0.05);研究组并发症比较对照组更低(P<0.05);炎性因子水平(CRP、IL-6),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对照组更高(P<0.05);生活质量,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比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予以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效果突出,可优化手术指标,降低创伤性,可使并发症减少,可减轻炎性反应,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建议推广。
- 李万松陈玉宝
-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效果炎性因子
-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针对临床以直肠癌为诊断的患者,均通过以腹腔镜相关设备的辅助作用下,开展实施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治疗手段,对其免疫功能、手术指标等治疗效果予以观察分析。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20年8月-2023年4月期间,研究场所为本院,随机选取共计入60例临床以直肠癌为诊断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按照不同方式的手术模式予以治疗选择分组,分为2组,对照组所包含患者采纳较为传统的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所包含的患者则采纳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的临床各指标显示观察组数据更低(P<0.05)。在手术治疗前、与治疗后的IgA、IgG、IgM数据,组别比较未见显著差别(P>0.05)。显示均在手术治疗前组别炎性因子数据比较,差异较均衡(P>0.05),均在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IL-6检测所得数据均更低(P<0.05)。观察组所得到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数据呈现更低(P<0.05)。在术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在各个时段的数据显示均更低(P<0.05)。结论 针对临床以直肠癌为诊断的患者,对其采纳在腹腔镜的辅助作用下实施全系膜直肠切除手术后,相对开腹手术治疗而言,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影响较小,得到的不良事件更少,疼痛较轻,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应用突出。
- 韩立强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
-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开腹TME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TM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水平、术后恢复指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开腹TME。
- 牛超
-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视觉模拟评分法
- 保留邓氏筋膜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3年
- 目的:观察保留邓氏筋膜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50例男性结直肠癌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根据是否保留邓氏筋膜分为保留组与切除组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记录手术前后排尿功能[最大尿流(Qmax)、剩余尿量(RUV)]的变化,并对其手术安全性进行客观性评价。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Qmax、R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保留组改善程度优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可见保留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常见方法,但术中保留邓氏筋膜在促进患者康复、保护排尿功能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而言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卢旭强
-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功能排尿功能
- 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后并发症影响
- 2023年
-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共8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预见性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 吴若梅张丽妹阳霞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腹腔镜并发症
相关作者
- 王存川

- 作品数:462被引量:3,269H指数:30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肥胖症 减重手术 腔镜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
- 王绪麟

- 作品数:26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VEGF-C 直肠癌 乳腺肿瘤 乳腺癌患者
- 马君俊

- 作品数:230被引量:2,545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检查 直肠肿瘤 微创外科 结直肠肿瘤
- 郑民华

- 作品数:720被引量:8,603H指数:4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检查 微创外科 直肠肿瘤
- 方艺聪

- 作品数:15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 研究主题: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保肛手术 括约肌 直肠全系膜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