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8篇“ 盘龙城遗址“的相关文章
- 盘龙城遗址出土陶器的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生产背景
- 2024年
- 本文在文化因素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化学元素检测和岩相显微观察,对盘龙城不同文化风格陶器背后生产的资源与技术展开了探索。本文认为盘龙城遗址典型中原文化风格的陶器和大量具有本地文化风格的陶器,在稳定微量元素组成和岩相显微结构方面都显现出了相近性,并在稳定微量元素组成上与中原地区郑州商城、小双桥遗址陶器存在明显差异,推测其生产应共同处于本地的陶器生产体系下。盘龙城出土的少量以鼎为代表的周边地区文化风格的陶器,在岩相显微结构中可见与其他陶器有别,表明其陶土的处理有着独特的技术来源。而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在资源获取、技术选择上则与盘龙城普通陶器存在较大差异,指示出外来输入的可能。
- 孙卓彭苇苇苏昕
- 关键词:陶器文化因素化学元素岩相
-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北坡2019~2020年的发掘
- 2024年
- 2019~2020年对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北坡的发掘,发现4处铺石遗迹,出土遗物有陶隔、大口尊、豆等。遗存年代集中于盘龙城遗址第六、七期,铺石遗迹可能与杨家湾南坡大型建筑有关,推测具有礼仪或祭祀性的功能。这为进一步认识盘龙城遗址最晚阶段杨家湾地点的聚落布局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 孙卓黄天凤张昌平
-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
- 试论夏商时期遗址博物馆策展的物与叙事——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基本陈列为例
- 2024年
- 夏商时期遗址的遗物时代遥远,所载历史信息不直观,且遗址内部和遗址之间同质性均较强,观众欣赏、理解难度较大,需要通过解读和设计予以阐释,盘龙城展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手法。过分倚重“物”的运用易造成历史脉络和考古学认识的表达局限,不能实现“透物见人”目标。遗址博物馆有必要结合新近研究进展,向公众诠释对遗址的认识。盘龙城展览在展览框架上进行了探索,将遗址之内与遗址之外划分为不同叙事单元,强化了总体性视角。但比较视野仍然需要在展览中得到强调。同时,对遗址地位的突出不能代替对遗址性质的揭示,不应回避学术争议与热点问题,而应呈现最新学术动态,引发观众思考。
- 阮可欣
-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
- 因地制宜,在地而生——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 2024年
- 盘龙城遗址是目前所知长江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商代古城址之一,距今约3500年,是武汉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城遗址。盘龙城遗址及其代表的盘龙城文化,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公园内,地理条件优越,兼具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武汉市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0068 m2,总建筑面积为16296 m2,共有3个主展厅、1个临时展厅、1个4D影院及观众互动区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位于盘龙城遗址公园总规划用地西侧的中部,邻近城市主干道盘龙大道,与遗址公园西入口(主入口)相接,距南侧核心遗址区650 m,隔湖汊与之相对。用地四周环绕着自然起伏的、高差超10 m的坡地,以指状半岛形态嵌入盘龙湖中,内部拥有层次丰富、茂密的植被,以及零星的村舍、农田和水塘,呈现一片清秀、静谧的江南田园风光。
- 桂学文毛凯(文\摄影)章生平(摄影)无
- 关键词:精神家园
- 盘龙城遗址小嘴金属物料溯源研究
- 2023年
- 本研究通过对盘龙城遗址小嘴出土铜器、铜块和浮渣的微量元素与铅同位素比值进行测试,探讨了小嘴金属物料的产源问题。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小嘴样品的银、铋含量较高,与以往测试的盘龙城铜器存在差异。铅同位素分析显示样品中有5件含有高放铅,另外4件的206Pb/204Pb在16.5左右的低比值区域。过往研究显示这类低比值物料的产源应在中国北方,且主要发现在二里头四期至二里岗下层阶段铜器中。小嘴样品的整体年代为二里岗上层阶段,推测盘龙城铸铜活动中可能重熔了部分来自北方的早期铜器或利用了早期遗留的物料。低比值铅与高放铅相互混合则形成了以往认为具有盘龙城本地特征的中间比值组铜器。由此可见,来自长江中游地区以外的金属物料在盘龙城铜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 刘思然邹秋实路晋东陈坤龙陈建立
-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铅同位素微量元素
- 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 江汉泱泱商邑煌煌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基本陈列策展笔记
- 本书以“江汉泱泱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为依托,全面总结与回顾展览策展实践,全书分为“引言”“导览”“策展”“观展”“结语”五个部分,完整展现立项、筹备、策展、布展、开放、不断升级改造等各阶段,多视角解读展览特色与亮点...
- 万琳
- 盘龙城遗址 商王朝的军事据点
- 2022年
- 武汉市北,府河向东南而流,并与南流的滠(she)水一起注入长江,两河之地,低丘与湖泊杂间而处,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一座古城遗址,在府河之畔静卧了3000多年后,在考古调查中逐渐露出真容。后来,它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是武汉3000多年建城史的开端,2021年又入选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录。
- 秋兰菁
- 关键词:考古调查商王朝盘龙城遗址古城遗址考古发现
- 盘龙城遗址陶器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
- 以往对于夏商时期手工业制品的研究,多集中在青铜器、玉器,有关制陶工艺的研究一般较少,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研究仅侧重于制陶工艺,而未能深入发掘制陶工艺背后所体现的生产组织模式。因此,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盘龙城这一...
- 刘云松
-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商代陶器制陶工艺生产组织模式
-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出土绿松石产源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本研究对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绿松石进行宝石学、光谱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并通过已建立不同成因、矿区及矿带绿松石的产地区分方法对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绿松石进行产源研究后,认为盘龙城遗址出土绿松石主要来自鄂豫陕矿区的南矿带,即湖北十堰和陕西白河一带,另有少部分来自鄂豫陕矿区的北矿带,即陕西洛南和河南卢氏一带。
- 刘玲杨明星狄敬如姜炎何琰
-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绿松石
-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商代墓葬出土绿松石器
- 2022年
- 绿松石器是盘龙城商代高等级贵族墓葬中常见的礼器。本文系统梳理了盘龙城遗址杨家湾M11、M13、M17中出土的绿松石器。三座墓葬出土绿松石器数量多、类型多样,这些绿松石器与玉戈、铜礼器等共同体现墓主人身份地位,是盘龙城商代最高统治阶层的身份标志物。
- 付海龙赵雄赵雄赵东
-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商代墓葬
相关作者
- 张昌平

- 作品数:90被引量:43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青铜器 盘龙城遗址 殷墟文化 墓地 商代
- 孙卓

- 作品数:17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盘龙城遗址 中原文化 商代 陶器 墓葬
- 郝勤建

- 作品数:18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研究主题:墓地 随葬器物 盘龙城遗址 墓葬 遗址
- 陈晖

- 作品数:6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盘龙城遗址 商代 遗址 商代墓葬 建筑基址
- 张龙

- 作品数:31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轻工大学
- 研究主题:环境设计 电热 碳 多媒体语境 景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