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7篇“ 盆底结构“的相关文章
盆底结构的仿真教学方法、装置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盆底结构的仿真教学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显示盆底三维模型;该盆底三维模型为基于盆底实物模型所构建的三维模型;盆底实物模型中包含各个盆底肌肉组织组件;每个盆底肌肉组织组件中设置有压力...
李建华何晨
经会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肛提肌形态及膀胱解剖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肛提肌形态及膀胱解剖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入的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n=38)与阴道分娩组(n=48);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50例未生育正常女性设为未生育组。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产前6个月、产后6个月及未生育组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尿道后角(RVA)、尿道旋转角(URA),以及肛提肌裂孔参数(前后径值、左右径值、面积)。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结果产前6个月,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BND、URA、RVA,以及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值、左右径值、面积均明显大于未生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BND、URA明显大于未生育组,且阴道分娩组明显大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RVA明显大于未生育组;阴道分娩组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值、左右径值均大于未生育组,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未生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POP发生率为13.16%(5/38),低于阴道分娩组的33.33%(1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U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发现,与剖宫产方式比较,阴道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肛提肌形态及膀胱解剖造成的影响更大,可增加POP风险。
武云哲张凯胡江敏
关键词:盆底结构肛提肌膀胱
静动态MRI对初产妇分娩前后盆底结构变化的评估
2024年
目的采用静动态MRI观察并评估初产妇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盆底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志愿者,分别于产前、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行盆底静动态MRI检查,分析和测量静息期及力排期盆底结构的各项形态学指标,包括:膀胱颈至耻骨尾骨线(PCL)的距离(B-PCL)、子宫最下缘至耻骨尾骨线的距离(U-PCL)、耻骨联合下缘至直肠后壁肛管直肠交界部(ARJ)的距离(H线)、H线末端至耻骨尾骨线的垂线距离(M线)、肛提肌裂隙面积(LHA)、提肛板角(LPA),静息状态图像测量双侧肛提肌厚度(PRT)。两两比较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各参数分别在静态MRI和力排期MRI的差异。参照MRI诊断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标准及临床诊断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标准将产后受试者分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组和正常组,进一步比较两组在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的盆底各测量参数差异。结果两位医师测量的静息期及动态期各盆底指标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75。受试者产前与产后3个月比较,静息态的M线、LP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静息态参数及力排期诸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前与产后6个月比较,静息态的M线、LPA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静息态参数及力排期诸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3个月与产后6个月比较,静息态及力排期各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PFD组与正常组比较:产前力排期的B-PCL、U-PCL、L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力排期参数及静息态诸测量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3个月力排期的B-PCL、U-PCL、H线、M线、LHA、L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态各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6个月力排期的B-PCL、U-PCL、M线及静息态的B-PC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静息态及力排期各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动静态MRI检查能全面评估盆底结构变化,并能早期发现
张彩霞林晓南刘碧英兰鹏张小镇叶成斌
关键词:盆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磁共振成像
经阴道分娩对不同年龄初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对不同年龄初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4例,年龄<23岁的28例初产妇作为低龄组,年龄23~30岁的28例初产妇作为适龄组,年龄>30岁的28例初产妇作为高龄组。产后6周用盆底三维超声对产妇静息时、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PUA)、子宫颈外口位置(CMP)、膀胱颈位置(BNP)进行测量,并计算尿道旋转角(URA)、膀胱颈移动度(BND)、子宫颈外口移动度(CDD)。记录三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高龄组静息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适龄组和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最大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面积、CMP、BNP均大于适龄组和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URA、BND、CDD均大于适龄组和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子宫脱垂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和低龄组,膀胱膨出发生率高于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尿道内口漏斗形成、膀胱膨出、子宫脱垂发生均呈正相关(r_(s)=0.425、0.361、0.374,P<0.05)。结论:初产妇年龄越大,在分娩过程中盆底结构和功能受损的程度可能越严重。
唐小燕张辉林康艳亭周丽萍
关键词:初产妇盆底结构盆底功能年龄
盆底超声多参数联合评价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的临床研究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多参数联合评价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南京江北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所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初次分娩产妇60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盆底超声检查,在不同状态下,采用盆底超声获取患者肛提肌裂孔的左右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HA)、并计算膀胱颈移动度(BND)参数水平,分析盆底超声多参数联合在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评估中的综合性应用价值。结果:阴道分娩组静息状态下、Valsalva动作下,盆底肛提肌裂孔的左右径、盆底肛提肌裂孔前后径、HA、BND均高于对照组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性尿失禁组静息状态下、Valsalva动作下,盆底肛提肌裂孔的左右径、盆底肛提肌裂孔前后径、HA、BND均高于非压力性尿失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超声多参数联合诊断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异常的灵敏度为98.33%,特异度为98.00%;盆底超声多参数联合诊断初次分娩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灵敏度为92.59%,特异度为93.94%。结论:盆底超声多参数联合在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较为准确地观察和评估女性的盆底结构和功能,可为盆底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施晓兰陈瑞李媛媛
关键词:盆底结构盆底功能
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60例,经阴道分娩)和手术组(60例,经剖宫产术分娩),同期纳入于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经会阴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检测。比较研究对象的三维超声指标、盆底功能异常发生情况、肛提肌裂孔超声指标及膀胱超声指标。结果顺产组的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UVJ-M)、膀胱尿道后角角度(As、Ar)、膀胱颈距离耻骨联合下缘距离(Ds、Dr)大于手术组,肛直肠连接部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ARJ-VD)小于手术组(P<0.05)。顺产组的膀胱膨出、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发生率显著高于手术组(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va状态下,顺产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手术组及对照组,手术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va状态下,顺产组的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位移距离均大于手术组与对照组,手术组的膀胱颈角度、膀胱旋转角度以及膀胱颈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最大Valsava状态下,顺产组的膀胱颈角度大于手术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针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可准确评估其盆底结构与功能,可用于早期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情况,且经阴道顺产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风险高于剖宫产产妇。
安晓楠闫红莲王丹刘璐
关键词:盆底结构盆底功能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对初产妇产后盆底结构和功能效果的评估分析
2024年
初产妇中,探究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扫描的具体步骤、应用价值及对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筛选研究对象,经过调查发现,50例初产妇为本次研究实验组,另选取40例健康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在实验组中,包括:阴道分娩初产妇、剖宫产初产妇,分别为25例、25例,而后提供临床检查,具体项目为: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扫描,统计最终结果。结果 (1)将盆膈裂孔测量参数作为观察内容进行分析,筛选研究对象的具体表现为:LR、AP、HA指标,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扫描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静息状态、缩肛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下,实验组数据较高,P<0.05;在实验组中进行分析,关于LR、AP、HA指标,阴道分娩初产妇较剖宫产分娩初产妇更高,P<0.05;(2)缩肛状态下,关于盆底参数进行分析,在As、Ps、Rs方面,实验组数据更低,P<0.05;对于本研究活动筛选初产妇进行调查,不同分娩方式后,其盆底参数也各有不同,在As指标、Ps指标、Rs指标中,剖宫产分娩初产妇的统计数据为(0.16±0.09、0.14±0.11、0.23±0.02),阴道分娩初产妇的统计数据为(0.12±0.02、0.11±0.04、0.16±0.09),比较结果得出:阴道分娩初产妇数据更低,P<0.05。结论 初产妇分娩后,对于盆底结构、功能的掌握,临床上可采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扫描技术,具体干预后,能够更好地分析初产妇身体状况,在最终结果方面进行调查,阴道分娩初产妇的盆底功能损伤比较严重,临床上需引起高度重视,为了保障初产妇预后效果,还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康复治疗。
梁晓虹
关键词:初产妇
绝经期激素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的影响
2024年
分析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这一疾病的时候,给予绝经期激素联合盆底肌训练的综合疗法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对于患者的恢复情况的促进意义。方法 在2022年1~12月的全年时段之间,挑选出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36例患者,把所有患者都按照本次研究设定的纳排标准进行了筛选,在确定研究对象之后,把上述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在对照组中的18例患者单纯接受盆底肌训练,而对于其余18例纳入到观察组中的患者则额外给予了绝经期激素疗法。对两组在不同方法作用之下的临床治疗情况,以便于评估疗法的异同。结果 在联合疗法的作用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要明显更加显著有效,其指标改善情况也要更加明显,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联合绝经期激素的联合治疗方法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过程之中,其效果更为积极有效,对患者的恢复更为推动作用。
武慧君
关键词:盆底肌训练盆底结构
绝经期激素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背景绝经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逐渐增加,压力性尿失禁(SUI)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的探索绝经期激素疗法(MHT)联合Kegel运动对轻中度SUI患者盆底结构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年期门诊的绝经综合征伴轻中度SUI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MHT组和对照组,MHT组再按1∶1随机分为替勃龙亚组和雌孕激素联合治疗(EPT)亚组。对照组和MHT组均给予盆底肌训练(PFMT)治疗,又称Kegel运动,15~30 min/次,2~3次/d,2~3 d/周,连续12个月。对照组在PFMT基础上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d,持续治疗12个月。MHT组在PFMT基础上,同时给予绝经激素治疗。EPT亚组包括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戊酸雌二醇片1mg+地屈孕酮片10mg,1次/d)、雌孕激素连续序贯疗法(芬吗通12个疗程),替勃龙亚组口服替勃龙,连续用药12个月。检查治疗前后各组及亚组间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尿道旋转角(URA)、逼尿肌厚度(BDT)、膀胱尿道后角(PVUA)、肛提肌裂孔面积(LHA)以及尿失禁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临床疗效、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改良牛津肌力分级(MOS分级)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束时,MHT组失访7例(其中替勃龙亚组失访5例,EPT亚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共纳入65例。治疗1年后,MHT组和对照组FSH、E2、MO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MHT组和对照组PUVA、BDT、UR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T组LHA低于对照组(P=0.028)。治疗1年后,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PUVA、BDT、URA、L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MHT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治疗1年后,MHT组尿失禁量、ICI-Q-SF评分、KMI评分低于对照组(
高帅英杨慕坤孙明利白文佩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评价经阴道分娩对不同年龄初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24年
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在经阴道分娩对不同年龄初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功能科2020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60名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生育年龄段的不同,将60名初产妇分为 3组,低龄组(20例)<23岁、适龄组(20例)23-28岁、高龄组(20例)>28岁;三组产妇均在产后6周予以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年龄因素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比较三组产妇产后6周各项检测参数[LHA、PUA、UTA、CMP、BNP、URA、BND、CDD],低龄组<适龄组<高龄组(P<0.05)。对比三组盆底异常情况检出率,高龄组较适龄组及低龄组的尿道漏斗形成率更高(P<0.05);高龄组较适龄组的膀胱膨出率更高(P<0.05);三组子宫脱垂、直肠前壁膨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显示,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其经阴道分娩后的盆底结构和功能改变越明显,产后盆底恢复越差;应用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可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结构及功能状态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从而为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治疗起到参考作用,值得推广。
唐小燕张辉林康艳亭周丽萍黄美玲
关键词:经阴道分娩盆底结构

相关作者

唐海林
作品数:156被引量:441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胎儿 超声辐照 微泡 超声 超声心动图诊断
姜珏
作品数:324被引量:1,646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弹性成像 超声 超声检查
余珊珊
作品数:101被引量:389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 超声检查 压力性尿失禁 三维超声
张新玲
作品数:147被引量:1,01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超声 盆底 会阴
徐英姿
作品数:18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研究主题:盆底 盆底结构 会阴 分娩方式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