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38篇“ 皮血管“的相关文章
PSV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血管腔内成形术后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血管腔内成形术后的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的8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周及6个月检测患者患肢股浅动脉PSV及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SV和ABI、TBI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周、6个月,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患肢股浅动脉PSV均低于术前,TBI、ABI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PSV、TBI、ABI水平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V与ABI、TBI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PSV可作为评估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血管腔内成形术后疗效的指标,在指导经血管腔内成形术方面起到可靠的效果,且无创、安全,是评估介入手术治疗预后的优选临床方法。
李晓波熊述曾竹青姚金萍章志
关键词: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收缩期峰值流速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120例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狭窄患者的腔内血管治疗策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20例接受经腔内手术治疗的椎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检查方式、手术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81例术前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患者仅26例提示椎动脉异常,13例在术前接受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中,10例提示椎动脉异常。12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平均残余狭窄率为(5.47±2.97)%。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及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出现术后一过性高灌注综合征,1例出现穿刺口假性动脉瘤,均在短期内好转。113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5年,椎动脉支架3年通畅率为90.74%。结论经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可获得理想的血管重建效果。
岳阳阳叶远鹏董健韩阳黄勋刘嘉欣王吉昌冯骏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腔内治疗
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经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经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收治的AVF血栓形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PT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肱动脉血流速度、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肱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肱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PTA治疗AVF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肱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王军艳
关键词:经皮血管成形术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
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疗效及术后内瘘失功的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或闭塞患者应用经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患者内瘘失功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10月本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7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开放手术重建术式治疗,观察组应用PT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平均手术费、住院时间)、内瘘初级通畅率与平均通畅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平均手术费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瘘初级通畅率、内瘘平均通畅时间差异显著,有可比性(P<0.05);较对照并发症总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PTA治疗AVF狭窄或闭塞,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能够较好改善患者内瘘初级通畅率与平均通畅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夏保滔张桦姚楠
关键词: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自体动静脉内瘘临床疗效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踝肱指数及不良事件影响
2024年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以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各40例的2组,对比常规方法治疗、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所取得的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严冬冬
关键词:退行性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非完全扩张管腔经血管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中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以下简称颅内动脉狭窄)非完全扩张管腔经血管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PTAS)的临床疗效和支架植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行非完全扩张管腔PTAS治疗的52例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狭窄率> 70%)患者。记录术中植入支架后的残余狭窄率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术前和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采用MeshLab软件将血管三维影像学资料进行编辑,虚拟修复狭窄接近正常管腔,并获得支架植入前后狭窄动脉各段管壁和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支架植入后的残余狭窄率为(15.34±6.12)%,优于支架植入前[(84.60±7.20)%;t=98.672,P=0.000]。术后6个月mRS评分(0.38±0.21)分,低于术前[(1.21±0.43)分;t=24.124,P=0.000]。与支架植入前狭窄动脉各段管壁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支架植入后动脉近端正常段、狭窄段、远端正常段动态压力、总压力、剪切力、剪切率、单元雷诺数降低(均P=0.000),狭窄分支根部动态压力(P=0.000)、总压力(P=0.000)、剪切力(P=0.000)、剪切率(P=0.008)、单元雷诺数(P=0.000)亦降低。与支架植入前狭窄动脉各段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支架植入后动脉近端正常段动态压力(P=0.000)、总压力(P=0.000)、血流速度(P=0.000)、涡度(P=0.005)、湍流动能(P=0.000)、湍流强度(P=0.000)、湍流耗散率(P=0.000)、湍流雷诺数(P=0.000)降低,单元雷诺数升高(P=0.000);除外血流速度(P=0.138),狭窄分支根部动态压力、总压力、涡度、湍流动能、湍流强度、湍流耗散率、湍流雷诺数值降低(均P=0.000);狭窄段动态压力、总压力、血流速度、涡度、湍流动能、湍流强度、湍流耗散率、湍流雷诺数、单元雷诺数降低(均P=0.000);远端正常段动态压力(P=0.000)、总压力(P=0.000)、血流速度(P=0.001)、涡度(P=0.000)、湍流动能(P=0.000)、湍流强度(P
韩永丰杨磊李虹张栋梁刘朝松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血流动力学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经血管成形术治疗进展研究
2023年
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通路并发症严重影响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主要的透析通路,动静脉内瘘狭窄是其最重要的并发症。将经血管成形术应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够有效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结合经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邓威张智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狭窄血管通路
置管溶栓联合经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经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LEASO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PTA治疗,观察组在PTA前2 d予以置管溶栓,溶栓药物为尿激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血管通畅率,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径、血流量、收缩期峰值流速(SPV)]水平,动脉硬化指标(趾肱指数、踝肱指数)水平,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的血管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SPV及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趾肱指数、踝肱指数、MCV、SC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溶栓联合PTA治疗LEASO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血管通畅率,改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动脉硬化程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良好,效果优于单用PTA治疗。
徐迪
关键词:经皮血管成形术置管溶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再通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椎动脉破裂引起的大量血胸1例
2023年
钝性椎动脉损伤(vertebral artery injury,VAI)导致的颅外段椎动脉破裂出血在临床中并不常见,最常见的致伤方式是车祸伤,其次是高坠、暴力。椎动脉破裂通常位于动脉的颅内段,而颅外段椎动脉破裂,尤其是颅外段椎动脉破裂导致血流进入胸腔更罕见,大量的血胸可造成出血性休克而致命。颅外段椎动脉破裂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失控出血,病死率高,因此,椎动脉损伤后及时明确椎动脉损伤的部位、性质(外伤性、病理性或两者并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及途径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造影技术和介入术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已发展成为治疗颅外段椎动脉破裂的重要手段。椎动脉延伸至颅内构成大脑基底动脉,成为供应人脑枕叶、小脑、脑干、丘脑等部位的重要血管,当其出现损伤或病变时,可出现相应的脑缺血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吴学君张汝铭张汝峰夏林述鑫
关键词:椎动脉损伤血胸
腹主动脉钙化与经血管成形术后动静脉内瘘通畅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与经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后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通畅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1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首次行经血管成形术的患者120例,记录其行PTA手术时的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ACs),根据AACs结果将患者分成高钙化组和低钙化组,观察3年内2组患者PTA手术后的AVF一期通畅率,并对影响PTA手术后AVF一期通畅率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钙化组患者的一期通畅时间明显短于低钙化组患者(t=2.358,P=0.020)。6、12、24、36个月时,低钙化组的一期通畅率为93.9%、84.7%、67.4%、53.6%,而高钙化组患者的内瘘一期通畅率为92.6%、79.4%、56.3%、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7,P=0.028)。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AACs(HR=2.893,95%CI:1.160~7.212,P=0.023)、AVF使用龄(HR=0.545,95%CI:0.320~0.928,P=0.026)均与患者PTA手术后AVF失功相关。结论腹主动脉钙化、内瘘使用龄是PTA手术后动静脉内瘘再狭窄的重要预测因子。
马伟华杜书同白伟伟王雅静王娜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终末期肾病主动脉钙化

相关作者

刘恒亮
作品数:171被引量:827H指数:1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 糖尿病 脉搏波速度 冠心病
李宝民
作品数:285被引量:1,43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血管成形术
缪中荣
作品数:376被引量:3,570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治疗
黄连军
作品数:329被引量:1,990H指数:2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 房间隔缺损
姜在波
作品数:211被引量:1,37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介入治疗 肝移植术后 介入性 放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