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0篇“ 皮瓣游离“的相关文章
分叶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分叶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9年7月—2024年4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有1个部位创面符合入选标准的34例皮肤缺损创面患者,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26~59岁,受区创面面积为3.0 cm×2.0 cm~25.0 cm×20.0 cm。对19例患者行以旋髂浅动脉的分支为蒂分叶的腹股沟皮瓣切取,对15例患者行以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主干为蒂分叶的腹股沟皮瓣切取,皮瓣总面积为6.0 cm×2.2 cm~27.0 cm×23.0 cm。将皮瓣分成2~4叶,各个分叶面积为2.0 cm×1.0 cm~17.0 cm×12.0 cm。将皮瓣各个分叶重新组合、拼接或直接移植于创面,将供区创面分层缝合。术后观察皮瓣分叶成活情况、受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受供区创面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利克特5级量表评价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术后4例患者均有1个皮瓣分叶的尖端出现少量坏死,经修整后愈合;其余30例患者的皮瓣成活。受区创面均顺利愈合。3例患者的供区缝合口边缘出现少量坏死,经局部修整+换药后愈合;其余31例患者的供区创面愈合良好。随访6~42个月,受区均恢复良好,供区外形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中对疗效非常满意者15例、比较满意者15例、一般满意者4例。结论通过术前超声检查定位,根据血管走行设计腹股沟皮瓣,以旋髂浅动脉的分支为蒂进行皮瓣分叶或以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主干为蒂进行皮瓣分叶,其解剖过程可靠,分叶后的皮瓣血运丰富,可满足各类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需求,且修复效果较佳,供区损伤小,值得推广。
张伟张卫东徐军辉陈斓龚翔刘峰周锦秀杨飞谢卫国
关键词:穿支皮瓣动静脉吻合修复外科手术
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末端指腹缺损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末端指腹缺损的效果及对再造指外形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末端指腹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观察组行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临床指标、手指指腹功能恢复情况、再造指外形美观度、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远期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皮瓣存活率(100.00%vs.96.67%)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术后近期及远期指腹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再造指外形美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末端指腹缺损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再造指外形和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远期效果良好。
许生领魏龙雨张浩贾其余
关键词:拇趾腓侧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一种可更换刀片的皮瓣游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刀片的皮瓣游离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刀架,所述刀架的前端设置刀头,刀头上卡槽式安装刀片,刀架的后端连接手柄;刀架表面设置第一防滑纹,手柄表面设置第二防滑纹。本实用新型的刀头与刀片采用卡槽式连...
徐欢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联合骨搬运序贯治疗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伴大段胫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联合骨搬运序贯治疗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伴大段胫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4月—2024年1月,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伴大段胫骨缺损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7~58岁。清创后,小腿创面面积为17 cm×8 cm~30 cm×12 cm,胫骨缺损长度为9~12 cm。行Ⅰ期手术: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对遗留创面,采用大腿自体皮片移植修复。待创面愈合后行Ⅱ期手术:拆除外固定支架并换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延长架(以下简称外固定延长架)搬运胫骨近端截骨修复大段骨缺损。记录Ⅰ期术中动静脉吻合情况及皮瓣供血方式,术后供受区皮瓣/皮片成活情况,受区创面愈合时间。记录Ⅱ期术后完成骨搬运耗时和外固定延长架保留时间及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记录受区创面及患肢是否有不良事件发生。末次随访时,依据Paley评分对患肢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并观察患肢功能。结果2例患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伴行静脉与胫前或胫后动、静脉近端行端端吻合顺行供血、顺行回流;2例患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胫前动脉远端行端端吻合逆行供血,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伴行静脉与胫前静脉近端行端端吻合顺行回流;3例患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胫后动脉远端行端端吻合逆行供血,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伴行静脉与胫后静脉远端行端端吻合逆行回流;1例患者采用健肢血管桥式交叉供血游离皮瓣修复患侧小腿损伤。8例患者供受区皮瓣/皮片均成活,受区创面愈合时间为14~30 d。该组患者完成骨搬运耗时93~125 d,停止搬运后外固定延长架继续保留7~14个月;骨搬运期间,仅1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经换药及加强护理后得到控制。随访时,受区创面未�
赵海磊孙志刚赵晓慧杨彬史明沈余明
关键词: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骨缺损
1例双侧下颌骨巨大成釉细胞瘤患者进行双侧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的围术期护理
2025年
总结1例巨大成釉细胞瘤患者进行双侧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本文从营养支持、生命体征的维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皮瓣的护理、供区的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心理护理、吞咽功能训练等8个方面总结护理经验。通过医生精湛的手术治疗和护士精心的护理,患者的移植皮瓣存活,外貌及功能恢复良好,病情稳定,术后第15天顺利出院。
赵艳琼何杏芳黄秋雨王帅
关键词:成釉细胞瘤皮瓣护理
一种皮瓣游离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瓣游离装置,通过转动刀柄第一锁定销,使得刀柄第一锁定销底部抵住或松开位于刀柄第一固定架下方的刀柄;通过转动调节杆,使得调节盘相对刀柄第一固定架产生调节杆轴向上的位移;通过按压压柄的尾部调节滚筒组与刀片之...
李宝江王红月李琪温翔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手部创面九例报告
2024年
目的探讨小腿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手外科9例采用小腿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手部创面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7~58岁,平均40岁。外伤机制:重物轧伤5例,电动锯切割伤3例,热压伤1例。本组创面面积3.0 cm×4.2 cm~4.0 cm×6.0 cm,切取皮瓣面积4.0 cm×5.0 cm~5.0 cm×6.5 cm,9例皮瓣小腿供区皆可直接缝合。结果9例皮瓣术后全部成活,供、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30个月,色泽、质地与手部皮肤相似,皮瓣感觉S3,7例皮瓣无明显臃肿,2例皮瓣有部分臃肿,小腿瘢痕隐蔽,其中有3例患者供区瘢痕增生。结论小腿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解剖恒定,供区隐蔽,皮瓣血运丰富,有效抗感染,皮瓣下脂肪含量少,游离移植覆盖手部创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朱雷武竞衡赵风景卫顺学王庚伟
关键词:手损伤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8例四肢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12 cm×9.34 cm~15.23 cm×32.74 cm,均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7.35 cm×10.34 cm~17.63 cm×34.49 cm。观察手术疗效、术后损伤部位功能、感觉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通过皮瓣供血优良度判断,术后优86例,良12例;DASH评分为18~24分,平均(21.46±1.27)分,下肢功能LEFS量表评分为36~52分,平均(43.97±5.57)分。79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至S3,其余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觉为5.3~8.2 mm。供区皮肤饱满红润,无感觉功能障碍。出现并发症共4例(4.08%),其中,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皮瓣边缘坏死1例,经换药或皮瓣移植后愈合,未发生血管危象、感觉障碍等情况。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疗效显著,能够改善缺损部位的外观和功能,恢复损伤肢体感觉,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李康岳文强张宏峰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四肢皮肤缺损
一种乳腺手术皮瓣游离电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手术皮瓣游离电夹,包括上端盖、下端盖、滑轮、电刀、电切电凝组件和上下盖调节组件;上端盖和下端盖平行设置;上下盖调节组件设置于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尾端,能够调节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距离并固定;滑轮设置于上端...
吴凯男于跃伍子钰薛文俊吴佳伍千云
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烧伤后软组织缺损18例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四肢烧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骨科共收治四肢烧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男14例,女4例;烧伤部位:手部和前臂5例,小腿13例;损伤原因:热压伤10例,烧伤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5.0 cm×10.5 cm~8.5 cm×16.0 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筋膜和(或)肌肉坏死,2例伴骨质外露。均应用削薄的ALTPF游离移植修复,切取皮瓣面积6.0 cm×11.5 cm~9.5 cm×17.0 cm。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早期定期来院门诊复诊,半年后采用电话、微信和网络相结合的方式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皮瓣外观、弹性、质地及功能恢复情况,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按照按下肢功能评分(LEFS)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术后2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16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12~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肘、腕及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均无明显受限,供区留线形瘢痕,无增生。5例上肢软组织缺损修复后功能恢复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优3例、良2例;13例下肢损伤功能恢复按照LEFS,结果优7例、良4例、可2例。结论削薄ALTPF血供稳定,可切取面积大,应用灵活,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是修复四肢烧伤后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张远华陈为坚彭剑飞陈志刚吴登将钟涛王晓飞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四肢热压伤

相关作者

郭翱
作品数:200被引量:404H指数:10
供职机构:台州骨伤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阔筋膜瓣
李俊
作品数:79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台州骨伤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 游离移植修复 动脉损伤 趾腹皮瓣 皮瓣修复
杨晓东
作品数:272被引量:360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 游离移植修复 浅动脉 创面
刘杨武
作品数:121被引量:152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 游离移植修复 创面 浅动脉
唐举玉
作品数:296被引量:2,044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穿支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