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7篇“ 白质损害“的相关文章
突发性耳聋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明确不同分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突发性耳聋患者与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WML)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可能的风险因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11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脑部MRI检查,根据Fazekas评分将患者分为WML组201例(Fazekas评分>0分)和NWML组110例(Fazekas评分=0分)。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d均完成纯音测听检查,依照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评估听力改善情况。结果突发性耳聋并发WML患者201例。WML组全聋型、听力损失分级显著高于NWML组。WML组和NWML组在治疗前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治疗后PTA及治疗后听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治疗前PTA、全聋型、听力损伤层级与WML发生风险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低龄,平坦下降型、较低的Fazekas评分与良好的恢复相关。结论WML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出现不良的治疗效果相关,并且合并高龄、全聋型更具有增加不良预后风险的趋势,且具有更佳预测价值。
于鲲姜振华王娟娟孟媛媛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脑白质损害预后
白质损害对伴心房颤动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功能转归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WML)严重程度与伴心房颤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术后功能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就诊的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接受机械取栓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颅脑MRI或CT图像,分别采用Fazekas量表或van Swieten量表对WML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无/轻中度脑白质损害组、重度脑白质损害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脑白质损害严重程度与伴心房颤动急性大血管闭塞MT术后90 d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69例患者,无/轻中度WML组106例、重度WML组63例,86例MT术后90 d预后良好。重度WML组血脂异常史患有率、基线NIHSS评分高于无/轻中度WML组,MT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低于无/轻中度W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闭塞部位、基线NIHSS评分、基线SBP、sICH、重度WML与患者MT术后90 d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0.900,95%CI:0.844~0.961,P=0.002)、重度脑白质损害(OR=1.998,95%CI:1.023~3.092,P=0.043)为患者MT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基线影像学重度WML与伴心房颤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MT术后90 d不良结局显著增加相关。重度WML可能有助于预测伴心房颤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MT术后临床预后。
肖明辉张聪张帆周敏曾国勇
关键词:脑白质损害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心房颤动
帕金森病中神经血管改变与临床表型及白质损害的关系
2024年
帕金森病包含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异质性,黑质纹状体系统中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改变不能完全解释临床表型异质性。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等检查及检验技术的发展,帕金森病中神经血管的结构及功能改变、早期且广泛的白质损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既往帕金森病研究中已发现的特异性神经血管结构及功能改变、不同帕金森病临床表型间神经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异同点、帕金森病中神经血管改变与白质损害及临床表型的关联性,发现了帕金森病中神经血管改变可能通过白质损害对临床表型产生影响,以期促进对帕金森病临床表型、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进展及预后的认识。
李司晨诸玉霞赖泓宇达晓慧廖婷刘熙邓芬陈莉芬
关键词:帕金森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白质损害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眼底血管与脑白质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眼底血管与脑白质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均进行头颅MRI检查和眼底血管检查。根据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不同脑梗死严重程度患者Fazekas视觉半定量评分、年龄相关脑白质改变(ARWMC)量表、眼底血管分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差异,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眼底血管与脑白质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轻度组48例,中度组65例,重度组39例,3组Fazekas、ARWMC评分随脑梗死严重程度加剧而逐渐升高(均P<0.05);3组眼底血管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MMSE、MoCA评分随脑梗死严重程度加剧而降低(均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血管分级、Fazekas、ARWMC评分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8,均P<0.05),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1,P<0.05),眼底血管分级与Fazekas、ARWMC评分呈正相关(r=0.62、0.59,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眼底血管与脑白质损害程度相关,可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评估提供参考。
王永盛赵涵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早期认知功能眼底血管
磁共振T2 Flair中脑室旁及深部白质损害信号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短期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T2 Flair中脑室旁及深部白质损害信号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rt-PA治疗的AIS患者127例,rt-PA治疗前患者均进行MRI检查,于MRI T2 Flair序列中获取上脑白质高信号(WMH)、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H)及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rt-PA治疗后随访90d,记录患者术后24h出血转化、72h神经功能恶化(END)及预后情况,对比不同人群WMH、PVH、DWMH病变程度,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rt-PA治疗后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WMH、PVH、DWMH与AIS患者END、出血转化及预后的联系。结果整理随访资料可知,127例患者中溶栓治疗后24h发生出血转化者26例(20.47%),72h发生END者39例(30.71%);90d后预后不良者44例(34.65%);有、无出血转化者的WMH、PVH、DWMH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者重度WMH、DWMH病变占比高于无END者(P<0.05),两组PVH病变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WMH病变程度、DWMH病变程度、出血转化、END程度、入院时NIHSS评分、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90d预后结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转化、END、入院时NIHSS评分、重度WMH、DWMH、HDL-C为影响AIS患者rt-PA治疗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分析结果:WMH、PVH、DWMH程度与患者出血转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PVH、END程度与预后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WMH、DWMH程度与END、预后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WMH、DWMH病变程度与AIS患者rt-PA治疗后出血转化风险未见明显联系,但对患者短期不良神经功能发生及预后有预测价值。
邬政宏吴冬秋王红刘四斌
关键词:白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114例偏头痛患者行磁共振成像、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检查,明确患者脑白质损伤及右向左分流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14例患者,发生脑白质损伤35例(30.7%),无脑白质损伤79例(69.3%)。脑白质损伤患者中存在单发病灶7例,多发病灶28例,共计72个病灶;脑白质损伤部位以额叶(36.1%)、顶叶(23.6%)为主。脑白质损伤患者头痛病程、头痛持续时间显著高于无损伤患者(P<0.05),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脑白质损伤患者右向左分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脑白质损伤患者大量分流占比为50.0%,显著高于无脑白质损伤患者(P<0.01)。回归分析显示,头痛病程、右向左分流分级是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危险因素(OR=2.440、3.174,P<0.01)。结论部分偏头痛患者存在脑白质损害,主要病灶在脑额叶、顶叶;头痛病程及右向左分流分级是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危险因素。
马娜张盼盼何慧君刘远洪刘素梅朱明振牛智领闫斌
关键词:偏头痛脑白质损害右向左分流
丁苯酞对慢性缺血性脑白质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可否改善慢性低灌注所致脑白质损害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灌注组及丁苯酞组,每组24只。低灌注组及丁苯酞组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建立慢性前循环低灌注模型,丁苯酞组于术后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腹腔注射。建模30 d后,通过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静脉注射结合共聚焦激光扫描法检测脑微血管密度,通过伊文思蓝静脉注射后测定脑组织荧光强度检测血脑屏障完整性,通过Kluver-Barrera氏髓鞘染色检测白质纤维密度。结果:丁苯酞组大鼠脑白质微血管密度高于其他2组(均P<0.05)。低灌注组大鼠伊文思蓝浓度较对照组大鼠显著增高(P<0.01);丁苯酞组伊文思蓝浓度较对照组大鼠增高(P<0.05),但较低灌注组降低(P<0.05)。低灌注组大鼠脑白质纤维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丁苯酞组大鼠脑白质纤维密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但较低灌注组增高(P<0.05)。结论:丁苯酞可减轻慢性低灌注状态导致的脑白质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减轻血脑屏障破坏有关。
林琅黎红华骆文静吴非
关键词:慢性低灌注脑白质损害血脑屏障微循环丁苯酞
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白质损害延缓效果
2022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延缓脑白质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郓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均随访3年。比较两组血压、血脂及脑白质损害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血压、血脂及脑白质损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1.23±0.27)m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1,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DLC)水平[(2.75±0.15)m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7,P<0.001);观察组治疗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PWMH)及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DWMH)水平[(10.26±2.50)mL、(7.39±1.82)mL、(2.88±0.70)mL]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54、3.149、4.356,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0,P=0.538)。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有效调节血压、血脂水平,延缓脑白质损害进展,且安全性高。
夏祥敏李懂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替米沙坦血压水平血脂水平
血清β_(2)微球蛋白升高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损害的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β_(2)微球蛋白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β_(2)微球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头颅MRI主要表现为脑白质高信号的脑小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使用Fazekas量表和改良Scheltens量表对纳入患者头颅核磁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两量表评估结果一致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并按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22例患者,其中轻度组112例(50.45%),中重度组110例(49.55%)。中重度组患者年龄、高血压、β_(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8,95%CI:1.05~1.127)、高血压(OR=2.576,95%CI:1.116~5.946)、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37,95%CI:1.005~1.07)、β_(2)微球蛋白(OR=1.685,95%CI:1.04~2.731)、D-二聚体(OR=3.587,95%CI:1.219~10.55)是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β_(2)微球蛋白对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此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年龄、高血压也是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璇冷慧层张英杰仇慧慧张志英郭爱斌马丹丹尹榕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
不同焦虑程度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患者的全脑血流量和脑白质损害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患者焦虑程度与全脑血流量和脑白质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CCCI伴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45)和重度组(n=30),比较各组患者脑血流情况以及脑白质损害情况。结果110例患者平均焦虑评分为(66.38±7.82)分。患者左右侧VA、ICA的横截面积与V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左侧、右侧ICA和VA的Vm及全脑血流量、脑白质损害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不同焦虑程度的CCCI患者脑白质损害及脑血流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脑白质损害程度越严重,脑血流灌注不足越严重,则造成的焦虑程度也越严重,临床上应重视心理干预内容,以改善患者预后。
王薇薇盛琳琳宋爽
关键词:焦虑脑白质

相关作者

袁宝莉
作品数:19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白质损害 新生大鼠 1,6-二磷酸果糖 丰富环境 脑内
周国庆
作品数:120被引量:46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老年 雌激素 老年人 脑白质损害
段立晖
作品数:55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颈动脉狭窄 老年人 脑白质损害 认知功能障碍
张璋
作品数:26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大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性 小动脉 脑梗死 患者血浆
赵士福
作品数:93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细胞凋亡 神经病学 脑老化 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