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86篇“ 白血病化疗“的相关文章
- 整体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 观察全面、细致的整体性护理模式在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改善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50例纳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 8,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GQOL、ADL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细致的整体性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和康复技能,缓解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根据病房环境、医护人员护理措施,调节患者内心情绪,整体护理的实施,可实现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的改善,护理效果明显。
- 苏健玉
- 关键词:整体护理白血病化疗
- 营养支持护理改善白血病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价值探讨
- 2025年
- 探讨针对按白血病予以精准诊断实施化疗的患者重视开展营养支持护理干预获取的价值。方法 选取按白血病予以精准诊断实施化疗的患者共计118例,病例搜集时间范围介于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之间,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各有59例录入,对照组在施以照护时,运用常规方案,观察组在施以照护时,重视对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方案的运用。结果 观察组所涉病例有更高的营养生化指标值(P<0.05)。观察组所涉病例在开展干预后,营养状况评测分值居于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所涉病例有更低的医院感染事件率(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按白血病予以精准诊断的患者,在采用化疗方案实施治疗过程中,重视对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模式的运用,可促使机体营养状况得以最大程度改善,同时可防范医院感染事件,开展价值显著。
- 程琴
-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营养支持营养状况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的特殊护理要点分析
- 2025年
- 此次主要评估特殊护理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常规护理组,B组为常规护理加特殊护理组。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对两组家属满意度情况分析,统计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对小组生活质量综合评估。结果 通过本次组间调研表明,组间护理满意度均有提升,其中B组显著高于A组;对于不良反应的评估中,B组患儿症状明显减轻,相较于A组,B组患儿不良反应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在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B组患儿的各指标均表现出更显著的改善(P<0.05)。此次调研表明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采用特殊护理的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缓解化疗引起的不适反应,并改善其生活质量,这充分说明特殊护理在提升患儿整体健康状况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张凤玉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特殊护理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的心电图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的心电图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1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和心电图检查资料。在化疗前期、早期强化治疗期和缓解后巩固治疗期,分析患儿的心电图表现,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ST改变、ST-T改变、T波改变、Q-T间期延长、房性前期收缩和室性前期收缩指标变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儿化疗期间心电图参数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缓解后巩固治疗期患儿窦性心动过速、ST改变、T波改变的发生率均高于化疗前期及早期强化治疗期的患儿,且早期强化治疗期患儿的上述各项指标高于化疗前期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后巩固治疗期及早期强化治疗期患儿的ST-T改变、Q-T间期延长、房性前期收缩及室性前期收缩发生率明显低于化疗前期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后巩固治疗期与早期强化治疗期患儿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危险度为中危的患儿心电图参数异常率明显低于疾病危险度为高危的患儿,化疗后患儿的心电图参数异常率明显高于化疗前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危险程度及化疗时间是心电图参数出现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心电图异常存在,且异常的发生与患儿疾病危险度及化疗时间有关,需通过心电图严密检测分析心脏损伤情况以及时有效的措施降低心脏毒性,以确保化疗效果最大化。
- 位静波刘春丽周东民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心电图心脏毒性
- 亲子互动的医疗游戏干预在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亲子互动的医疗游戏干预在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湖南省某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94例白血病化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47例)及对照组(n=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亲子互动的医疗游戏干预,干预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创伤后成长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评分、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评分、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评分及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iatric Quality Life Inventory TM 4.0,PedsQL TM 4.0)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亲子互动的医疗游戏干预能有效减轻白血病化疗患儿的不良情绪,促使患儿积极应对疾病,提高患儿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进而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 吴优珍肖嫔罗天女
- 关键词:亲子互动儿童白血病化疗不良情绪创伤后成长
- 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项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研究于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项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项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弹性(CD-RISC各项评分)、希望水平(HHI各项评分)、生活质量(QLQC30各项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CD-RISC各项评分、HHI各项评分及QLQ-C30功能领域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QLQ-C30症状领域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100.00%),对照组(78.13%),(P<0.05)。结论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项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心理弹性、希望水平改善,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刘媛
-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以问题为导向专项护理
- 子午流注温和灸联合四磨汤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便秘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温和灸联合四磨汤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化疗期间发生便秘的AL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子午流注温和灸联合四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便秘情况[便秘评分系统(CCS)、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量表(BSF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及便秘复发情况。结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大便形态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CCS、BSFS、SAS、SDS评分及PAC-QOL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联合组患者CCS、BSFS、SAS、SDS评分及PAC-QOL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随访1个月的便秘复发率为0%,与对照组患者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子午流注温和灸联合四磨汤能显著促进AL化疗患者排便,改善便秘情况及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黄瑞萍董珂丽苏继亮戴文丽
- 关键词:四磨汤急性白血病化疗便秘
- 叙事护理结合五常法护理模式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观察白血病化疗患者接受叙事护理+五常法护理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3年1月~2024年12月时间段随机抽选38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开展研究,通过电脑程序随机抽签分组。对比组(19例,普通护理)与应用组(19例,普通护理+叙事护理+五常法护理模式),比对不同护理模式应用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应用组护理质量、依从表现、生存质量、满意度更高,负性情绪、睡眠障碍更低P<0.05。结论 白血病化疗患者在叙事护理+五常法护理模式下可以享受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优化依从表现,改善情绪、睡眠障碍问题,提高生存质量。
- 侯方方
- 关键词:白血病护理质量
- 赋能理论指导的自我管理模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患者中采取赋能理论指导的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AML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0.53±2.36)岁,病程(13.59±3.54)个月;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0.59±2.42)岁,病程(13.62±3.61)个月;接受赋能理论指导的自我管理模式干预。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中的积极情感层面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情感层面评分低于对照组[(28.87±2.14)分比(19.82±2.01)分、(13.51±1.37)分比(18.82±1.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236、15.691,均P<0.05);健康促进策略量表中的自我减压、正面态度、自我决策评分分别为(28.98±1.62)分、(41.18±2.37)分、(11.24±1.1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72±1.51)分、(34.84±2.26)分、(8.91±1.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80、11.453、8.550,均P<0.05);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中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评分分别为(26.73±1.51)分、(15.95±1.27)分、(26.64±1.42)分、(16.84±1.5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9.98±1.46)分、(10.31±1.14)分、(21.41±1.37)分、(13.93±1.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012、19.552、15.681、8.168,均P<0.05);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的心理健康、周围环境、生理健康、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68、6.488、9.396、9.306,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1%(2/35)比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结论赋能理论指导的自我管理模式可减轻AML化疗患者的消极心理�
- 杜露露朱趁红刘瑞莹孙静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自我管理模式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运动干预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运动干预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96例白血病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运动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运动自我效能、6 min步行距离、癌因性疲乏[癌性疲乏量表(CFS)评分]、生活质量[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运动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运动干预能有效提升白血病化疗病人运动自我效能及运动耐受性,有效减轻病人癌因性疲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王新雨谭仙程丹丹
-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运动干预白血病化疗癌因性疲乏
相关作者
- 顾龙君

- 作品数:370被引量:1,782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
- 李红

- 作品数:91被引量:24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肠造口 白血病 化疗 生活质量
- 陈森敏

- 作品数:40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化疗 化疗后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麦惠容

- 作品数:90被引量:163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文献复习 化疗
- 吴敏媛

- 作品数:194被引量:858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儿童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