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4篇“ 白垩系地下水“的相关文章
- 渗流—管流耦合水平井模型对于陇东白垩系地下水高效开采策略
- 2025年
- 在陇东地区,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形式较为特殊,地区较多地方极其缺水,所以该地主要取用白垩系含水层的地下水以满足日常经济利用发展的需要,为了取用白垩系地层(洛河组等)地下水,利用水平井的方式被认为比传统管井更适合。布设水平井应沿上游延伸时出水量较大,其次将水平井布置于洛河组最上层靠近地表的位置能够最大化出水量和出水效率,并且为了保证让所有设施正常运行且常年稳定,需要将井的井管长度还有井的抽取水量与竖井降深呈正相关出水效率呈负相关,管长建议控制在800~1000m,竖井降深建议控制在40~50m,还需保障井的透水能力要和洛河层的渗透能力相符合,且对于在一片区上的不同方向水平井,不能同时抽水,这样会使得抽水量下降,井与井之间相互会有影响,所以需选用相邻方向上的水平井抽水,而相反方向或者交叉方向的井先停用以达到最好的取水效果。
- 高文冰夏岩苏马博嘉郭路喻晓琳陈凯
- 关键词:水资源匮乏数值模拟法
- 山东省莒县白垩系地下水富集规律研究
- 2022年
- 莒县白垩系地层岩石结构致密,孔隙裂隙不发育,地下水资源缺乏,进行富水性研究,圈定富水块段,对于当地水源供给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莲池寺-天井汪地区为例,依据"1:5万东莞幅、招贤幅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调查分析数据,系统地进行白垩系富水性研究,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三个角度探析地下水富集规律,为在白垩系缺水地区找水总结成功经验。最后归纳为四个主要因素,认为具备合适的地形地貌、适宜的地层岩性、良好的径流条件以及有利的蓄水构造,就有较大可能形成富水块段,这对于今后在其它地区开展找水工程及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冷旭勇柳耀君崔素刘连王艳婷
- 关键词:白垩系
- 西峰区巴家咀白垩系地下水水源地水质与可开采水资源量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为应对西峰区应急供水危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本文对巴家咀白垩系地下水水源地水文地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含水层埋藏和分布特征,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单项组分和综合指数两种方法对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和可开采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巴家咀水源地地下水的感官性状良好,达到了地下水标准Ⅲ类水水质要求,可做为城市生活及工农业用水水源。水源地承压水地下径流补给量大于设计开采量,且保证程度较高,开采地下水不会引发诸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环境问题。
- 许泰蒋兴波张卓朱秀兰张巨峰杨峰峰
- 关键词:地下水水源地含水层水质评价水资源量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白垩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以2011~2017年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施工的8个水文地质补充勘探项目(4个地区)为依托,对白垩系地下水水化学成果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总结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气候条件自东南向西北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保安群西侧(阻水边界)和北侧(隔水岩组)的断裂构造形成的阻水边界;白垩系含(隔)水层间地层在垂直与水平方向没有统一完整的隔水顶、底板;大致以安边—四十里梁—东胜梁地表分水岭为界,东侧地下水与上部以垂向积极交替循环为主;西侧地下水垂向水力联系减弱;白垩系砂岩孔隙—裂隙水地下水流由中部(地表分水岭)向东、北、西三个方向"背离式"径流;地表分水岭附近,受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影响;地表分水岭东侧,受溶滤作用、混合作用影响;西北部地区,因气候因素受蒸发—浓缩作用明显。
- 张蕊蕊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白垩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
- 陇东盆地白垩系地下水赋存特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陇东盆地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形切割强烈。盆地内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然赋存规律不尽相同。本文对陇东盆地白垩系保安群地下水的赋存特征进行了分析,为解决该地区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用水提供参考,为盆地内地下水的进一步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 李彬
- 关键词:地下水赋存特征生态影响
-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系统多层结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深井钻探、PACKER试井、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水流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和手段,以主干水文地质剖面为研究对象,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巨厚的白垩系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系统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白垩系各含水岩组构成统一含水体,含水层中地下水流连续,在地形控制下形成了多个规模不等、循环深度不一的多层结构地下水流系统,具有穿层型多层结构水流模式;南部白垩系各含水岩组相互独立,各含水岩组之间地下水流不连续,地下水顺层运动,具有顺层型多层结构水流模式。
- 赵振宏张俊
- 关键词:地下水流系统多层结构白垩系鄂尔多斯盆地
- 彬长矿区白垩系地下水对煤矿开采的影响及防治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对彬长矿区白垩系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影响的分析,结合开采实际,提出了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 李贵娟苏方绒杨磊吕光罗
- 关键词:白垩系地下水煤矿开采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白于山附近白垩系地下水径流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白于山呈东西向展布,横亘于陕西北部,属黄土低中山。通过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和同位素场分析,白于山是无定河与洛河地表分水岭,也是第四系松散层和白垩系环河组地下水分水岭,而不是深层(埋深较大)的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分水岭。洛河组地下水分水岭在白于山北侧4 km~17 km。由于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分水岭的北移,为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 但永平王佳武李敏杰董小恒郝永红王平牛宝琪王宝庆
- 关键词:白垩系水动力场水化学场
- 鄂尔多斯沙漠高原白垩系地下水锶同位素的演化机理被引量:7
- 2011年
- 结合地下水化学资料,应用含水介质和地下水Sr含量及87Sr/86Sr比值,对鄂尔多斯沙漠高原白垩系含水层中水-岩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介质中钾长石、斜长石和碳酸盐矿物的87Sr/86Sr比值具有差异,地下水87Sr/86Sr比值介于0.709 871~0.711 792。地下水Sr来源主要为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和硅酸盐矿物中斜长石;白垩系环河组地下水-介质间主要发生碳酸盐矿物溶解、硫酸盐矿物溶解和斜长石溶解等作用,而洛河组地下水-介质间主要发生硫酸盐矿物溶解作用和钾长石溶解作用。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和硅酸盐矿物溶解作用是鄂尔多斯沙漠高原白垩系含水层中发生的主要水-岩作用。
- 苏小四吴春勇董维红侯光才
- 关键词:水-岩作用锶同位素地下水
- 鄂尔多斯沙漠高原白垩系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的多元统计分析被引量:30
- 2011年
- 结合稳定同位素(D1、8O1、3C),应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沙漠高原白垩系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环河组和洛河组地下水均可分为3大类,且大致在地下水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分别聚类,每一类的水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区地下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发生了岩盐溶滤、碳酸盐矿物溶解、硫酸盐矿物溶解、硅酸盐矿物溶解和阳离子交换等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相对洛河组地下水,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还受到了大气降水稀释作用和酸碱演化的影响。
- 吴春勇苏小四郭金淼董维红
- 关键词:水化学演化聚类分析地下水
相关作者
- 侯光才

- 作品数:79被引量:74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地下水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 地下水勘查 水化学
- 王疆霞

- 作品数:23被引量:182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 研究主题:GIS GIS技术 白垩系地下水 鄂尔多斯盆地 水资源
- 董维红

- 作品数:58被引量:53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 水化学 深层地下水 白垩系地下水
- 徐中华

- 作品数:16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 研究主题:白垩系地下水 GIS技术 GIS 鄂尔多斯盆地 水文地球化学
- 苏小四

- 作品数:162被引量:1,42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地下水 同位素 含水层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 水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