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4篇“ 癌相关抗原“的相关文章
- 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1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癌胚抗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1(CEACAM1)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长兴分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75例(宫颈癌组),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的175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SCC、CEACAM1及ANGPTL2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CC、CEACAM1及ANGPTL2联合检测在宫颈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CC、CEACAM1及ANGPTL2表达水平分别为(1.65±0.24)ng/ml、(5.14±0.53)ng/ml及(3.26±0.41)ng/ml,与对照组的(1.42±0.15)ng/ml、(4.54±0.49)ng/ml、(2.83±0.30)ng/ml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a期、Ⅰb期及Ⅱa期患者血清SCC、CEACAM1及ANGPTL2表达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低分化、中分化及高分化宫颈癌患者血清SCC、CEACAM1及ANGPTL2表达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血清SCC、CEACAM1及ANGPTL2联合诊断宫颈癌的AUC 0.890(95%CI:0.856~0.924)高于SCC、CEACAM1及ANGPTL2单独诊断的AUC值[0.791(95%CI:0.742~0.839)、0.749(95%CI:0.697~0.800)及0.780(95%CI:0.762~0.8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191,P<0.001;Z=9.656,P<0.001;Z=7.908,P<0.001)。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SCC、CEACAM1及ANGPTL2水平呈高表达,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 张小红吴珊珊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宫颈癌
- 铜蓝蛋白、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系及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铜蓝蛋白(CER)、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系及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6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200 mg/24 h,102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00 mg/24 h,67例)。比较两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及血清CER、SCCA水平,分析CER、SCCA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随访12个月,观察病情进展,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CER联合SCCA对病情进展的预测效能。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ER、SCCA水平均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CER、SCCA水平均与Scr、BUN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FR、CER、SCCA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ER联合SCCA预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AUC为0.925,明显大于GFR的0.620(P<0.05)。结论:血清CER、SCCA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呈负相关,联合预测病情进展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 鲍楠朱燕亭张蓬杰吴冰常琳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铜蓝蛋白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病情进展
- 一种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试剂盒的成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试剂盒的成型装置,涉及试剂盒生产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手动卸料容易出现危险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下模具,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边缘固定...
- 黄孟
- 文献传递
- 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水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与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关系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水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态与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2年内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8)和未复发组(n=17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SCCA水平和HR-HPV感染状态,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水平、HR-HPV感染状态与术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间质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血清SCCA阳性率和HR-HPV阳性率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化、深肌层浸润、SCCA阳性和HR-HPV阳性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血清SCCA阳性率和HR-HPV阳性率均较高,两者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
- 万颖马鸿云田春花张巧瑞马贵霞
- 关键词:宫颈癌复发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 阿帕替尼对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β2-微球蛋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0月华中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清SCCA、β2-MG、NSE表达、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6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CCA、β2-MG及NSE表达水平[对照组(11.05±1.27)ng/L、(289.47±106.21)ng/ml、(28.45±10.16)pg/ml,观察组(11.01±1.18)ng/L、(288.98±106.14)ng/ml、(28.16±9.79)pg/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3、0.022及0.136,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CA、β2-MG及NSE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51.587、7.027及10.679,对照组t=44.355、5.670及6.969,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1.56±0.29)ng/L、(169.49±38.16)ng/ml、(12.07±2.01)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2±0.12)ng/L、(192.26±40.63)ng/ml、(17.56±2.0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90、2.710及12.684,均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2.2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2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64%,15.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4.950,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可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从而达到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预后的目的。
- 张继东胡娟张世应孙绪举
- 关键词:宫颈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Β2-微球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对Ⅰ~Ⅱ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 D-CPA)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提高Ⅰ~Ⅱ期宫颈癌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分为Ⅰ期组(53例)和Ⅱ期组(66例),纳入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3 D-CPA检查结果及SCC-Ag、CEA水平以及不同分期患者3 D-CPA、SCC-Ag、CEA的检测阳性率。结果3组3 D-CPA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VI、FI低于对照组,Ⅱ期组VI、FI、钙化直径大于Ⅰ期组(P<0.05)。3组SCC-Ag、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SCC-Ag、CE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Ⅱ期高于Ⅰ期(P<0.05)。Ⅱ期患者3 D-CPA、SCC-Ag、CEA检测阳性率高于Ⅰ期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3 D-CPA、SCC-Ag、CEA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9、0.637、0.535、0.841,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77.4%。结论3 D-CPA、SCC-Ag、CEA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Ⅰ~Ⅱ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于芳陈纪昀高子涵
- 关键词:宫颈癌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癌胚抗原
-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血清总蛋白构建模型在银屑病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血清总蛋白(T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银屑病中的差异及其模型在银屑病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2-8月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病院确诊的104例银屑病患者为试验组,以同期51例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2组SCCA、TP、NLR进行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模型在银屑病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结果试验组血清SCCA为7.7(2.3,18.9)ng/mL,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为4.63(3.32,5.88)×109/L,NLR为2.47(1.76,3.76),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CCA、NEUT、NL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TP[(66.6±7.1)g/L]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淋巴细胞计数(LYMPHC)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CA、TP、NLR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辅助诊断模型,模型对试验组可以正确分类92.9%,诊断模型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9.8%,阳性预测值为95.28%,阴性预测值为88.00%。模型辅助诊断寻常型银屑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983,优于TP与SCCA单独使用(P<0.05)。结论SCCA与TP构建的模型是银屑病实验室辅助诊断的有效指标。
- 周挺刘佳丽刘三媛张妮张维维王婧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总蛋白寻常型银屑病
-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人多效蛋白联合检测在肺癌诊疗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分子标记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antigen 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Ag)、人多效蛋白(Pleiotrophin,PTN)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的诊断和监控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124例肺癌患者、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A125、Scc-Ag、PTN水平,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与肺癌不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单因素分析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评估预后。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A125、Scc-Ag、PT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清CA125、Scc-Ag、PTN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明显相关(均P<0.05)。肺癌血清CA125、Scc-Ag、PTN高水平表达组预后无事件(无复发、转移或死亡)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表达组(P<0.01)。CA125、Scc-Ag、PTN三项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与各单项及部分组合检测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CA125、Scc-Ag、PTN与肺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三项联合动态检测可以作为肺癌早期诊断和监控治疗的有效指标。
- 张念伦吴鹏徐风亮
-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记物诊疗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肺鳞癌患者疗效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肺鳞癌患者疗效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朝阳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肺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以及顺铂的新辅助化疗,对照组给予重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及顺铂的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SCC、Pro GRP水平,以及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4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00%(P<0.05)。治疗后,两组SCC、Pro G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肺鳞癌患者的疗效较好,还可有效改善SCC、Pro GRP水平,安全性也较高。
- 张大勇
-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术前新辅助化疗肺鳞癌疗效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糖类抗原199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CA199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在肺癌的诊断、分型、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186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7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VEGF、NSE、CEA、CA125、CYFRA21-1、CA199及SCC水平;比较上述肿瘤标志物在不同肺癌分期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肺癌组患者中VEGF、NSE、CEA、CA125、CYFRA21-1、CA199及SCC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发生转移者的VEGF、NSE、CA125、CEA、CYP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均P<0.01),而CA199和SCC水平在转移患者中未见明显增高。CEA、CA125对肺腺癌诊断的灵敏度较高,VEGF、CYFRA21-1和SCC对肺鳞癌诊断的灵敏度较高,NSE对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灵敏度更高,上述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对肺癌病理分型的敏感性更高,且特异度较好。结论VEGF、NSE、CEA、CA125、CYPFRA21-1、CA199及SCC水平在肺癌诊断中均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其水平和表达的变化可作为肺癌分期的参考,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李文明徐海军陈钰杨爱珍
相关作者
- 陈志南

- 作品数:295被引量:85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肝癌 肝肿瘤 HAB18G/CD147 CD147
- 罗国容

- 作品数:168被引量:32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肝癌相关抗原 肝癌 肿瘤相关抗原 癌-睾丸抗原
- 樊代明

- 作品数:846被引量:3,903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 研究主题:胃癌 胃肿瘤 胃癌细胞 单克隆抗体 肿瘤
- 谢小薰

- 作品数:187被引量:3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癌-睾丸抗原 OY-TES-1 肝细胞癌 肿瘤免疫治疗 MAGE
- 袁玫

- 作品数:174被引量:5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软骨细胞 肿瘤 热休克蛋白 癌相关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