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22篇“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关文章
-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被引量:1
- 1998年
-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存在于正常的细胞中。癌基因可以通过病毒感染、非病毒因子诱发等多种途径被激活,然后诱导触发一系列与细胞生长分化有关的基因表达,从而至病。抑癌基因的丢失、突变、失活,也会导致细胞的癌变。
- 刘玲玉
- 关键词:癌基因抑癌基因致病机理致癌因子肿瘤病毒癌变机制
-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被引量:2
- 1996年
-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行使重要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新近发现的多肿瘤抑制基因,在75%的各种癌细胞中发生突变,它所编码的蛋白质之—P^(16)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一个直接控制细胞增殖周期的固有成份,在癌发生机制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认识。
- 姜文华
- 关键词:癌基因抑癌基因P16蛋白病因
-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被引量:2
- 1993年
- 任力强
- 关键词:致癌基因抑癌基因
-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水平变化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常见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水平变化。方法2017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5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1例,HCC患者50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癌基因转化基因(N-ras)、增殖相关基因(C-my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丝/苏氨酸激酶(PLK)1和抑癌基因铁调素(hepcidin)、清道夫受体(SCAR)A5、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16)蛋白水平。结果HCC组血清癌基因N-ras、C-myc、FGF2和PLK1蛋白水平分别为(17.9±2.4)pg/mL、(16.2±2.0)pg/mL、(19.0±3.2)pg/mL和(15.4±1.9)pg/mL,显著高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别为(10.3±1.4)pg/mL、(10.0±1.2)pg/mL、(10.2±1.4)pg/mL和(9.0±1.1)pg/mL,P<0.05】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别为(9.9±1.2)pg/mL、(9.9±1.1)pg/mL、(10.0±1.3)pg/mL和(9.1±1.0)pg/mL,P<0.05】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9.8±1.1)pg/mL、(9.7±1.1)pg/mL、(9.9±1.2)pg/mL和(9.0±1.0)pg/mL,P<0.05】或健康人【分别为(1.2±0.2)pg/mL、(1.1±0.1)pg/mL、(1.1±0.2)pg/mL和(0.9±0.1)pg/mL,P<0.05】;HCC患者血清hepcidin、SCARA5和P16蛋白水平分别为(1.1±0.3)pg/mL、(1.3±0.3)pg/mL和(1.7±0.4)pg/mL,显著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别为(5.3±0.7)pg/mL、(7.2±1.1)pg/mL和(6.4±0.8)pg/mL,P<0.05】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别为(5.6±0.8)pg/mL、(7.3±1.1)pg/mL和(6.3±0.8)pg/mL,P<0.05】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5.4±0.7)pg/mL、(7.9±1.1)pg/mL和(6.5±1.0)pg/mL,P<0.05】或健康人【分别为(12.9±1.2)pg/mL、(14.4±1.3)pg/mL和(11.6±0.9)pg/mL,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癌基因水平升高,而抑癌基因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病过程,其临床意义仍有待探讨。
- 陈少华吴哲魏志鸿陈鹏
- 关键词:肝细胞癌癌基因抑癌基因
-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伯基特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以下称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呈高度侵袭性,好发于儿童和青年,约占儿童及青少年非霍奇淋巴瘤的30%,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此外,患者常以癌基因MYC易位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为特征。依据流行病学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将Burkitt淋巴瘤进一步分为地方型、散发型与免疫缺陷型。地方型Burkitt淋巴瘤主要发生于非洲,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EBV感染。
- 房莹吴东常春康
- 关键词:癌基因抑癌基因伯基特淋巴瘤
-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对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不断趋于年轻化,且致死率高,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关系密切,本文就其对子宫颈癌的影响进展做一综述。
- 陈琴黄守国
- 关键词: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子宫颈癌
- 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恶性程度及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恶性程度及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放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肿瘤组织中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肿瘤组织中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原癌基因DEK、c-myc、PIK3CA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p53、SOCS-1、FHIT、PTEN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可有效降低肿瘤恶性程度,均衡原癌/抑癌基因的表达。
- 贾瑞娟张洋董巨浪魏君
- 关键词:晚期宫颈癌顺铂同步放化疗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 肿瘤代谢重编程中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被引量:3
- 2016年
- 目前对肿瘤特有的代谢模式的认识日益广泛深入,尤其是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的过程和机制受到关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改变着肿瘤的物质代谢途径和流量,使之适应肿瘤生长需求。本文讨论c-MYC、TP53、HIF-1α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及其相关通路在肿瘤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
- 徐欣元沈岚药立波
- 关键词:肿瘤癌基因抑癌基因
- 提高中医专业学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以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教学内容设计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分子生物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了解当代医学发展前沿和将来独立进行科研所需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思维的有力保证。为适应当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医学院校中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以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教学内容设计为例,探讨了几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应用。主要采用介绍相关理论课中有关内容的研究和探索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出相应的规律。结果提示:几种教学方法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
- 褚巧云孔璐王雅梅张玉
- 关键词: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
- 结肠癌发病机制中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研究及相关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综述结肠癌发病机制中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研究和药物治疗进展,为临床诊断、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结肠癌""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药物治疗""colon cancer""proto-oncogene""cancer suppressor genes""medication"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9-2014年Pub 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结肠癌的发病分子机制和药物治疗进展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询到文献45篇,其中有效30篇。结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原癌基因C-scr、Ras家族、C-myc等的失调或过表达,以及抑癌基因APC、DCC、P16INK4A、MMR等的不表达或失活均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基因研究进展的逐步深入,使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不断得到完善,一些新的抗癌药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DNA损伤剂、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等的不断发展,将为结肠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 刘静黄红
- 关键词:结肠癌原癌基因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