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8篇“ 瘀血阻络“的相关文章
头痛舒宁方加味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头痛舒宁方加味治疗偏头痛瘀血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诊疗的80例偏头痛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接受偏头痛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头痛舒宁方加味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记录并比较主要结局指标,结局指标包括整体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估]、脑血流速度[患侧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_(MCA))、后动脉(_(PC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峰值(V_(ACA)、V_(MCA)、V_(PC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降低,V_(ACA)、V_(MCA)、V_(PCA)均升高,且观察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V_(ACA)、V_(MCA)、V_(PCA)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IL-6、HS-CRP水平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瘀血证偏头痛患者应用头痛舒宁方加味治疗,能提高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降低炎症水平,患者急性发作时疼痛程度缓解效果好,且联合药物治疗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理想。
任宏伟任宏伟李林张楠张楠孙丹雨董冠中史宗康
关键词:偏头痛瘀血阻络证脑血流速度
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证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双重差分法(DID)模型分析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证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PSCI病人,均为瘀血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窍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脑动力学参数及认知功能,采用DID模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价远期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部血管搏动指数(PI)、力指数(RI)降低,平均血流速度(MV)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MoCA评分不同时间、组间、时间-组间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ID回归模型显示,治疗前,两组差分效应值为-0.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满足平行趋势假设;治疗后,两组差分效应值为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效应值高于对照组;双重差分效应值为1.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窍活血汤可提高瘀血证PSCI病人的临床疗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和远期认知功能。
李慧申红琴杨涛牛慧霞
关键词:脑卒中瘀血阻络证通窍活血汤认知功能障碍
软坚散结丸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瘀血证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软坚散结丸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瘀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的8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瘀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HBV)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软坚散结丸治疗,疗程为1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肝功能[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肝硬度值(LSM)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对照组脱落3例,试验组脱落4例,最终对照组37例、试验组36例纳入疗效统计。(2)疗效方面,治疗1年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33/36),对照组为67.57%(25/37),组间比较(χ^(2)检验),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血常规方面,治疗后,试验组的WBC、PL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WBC、PLT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的WBC、PLT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4)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AL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组患者的PT值和试验组的ALT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2组患者的TBIL、AST及对照组的AL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对PT值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的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肝脏硬度值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SM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
刘思晨胡敬宝鲁艳平姚晓莹孙姮辉朱琴艳
关键词:肝硬化瘀血阻络证肝功能肝脏硬度
中药熏洗治疗瘀血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瘀血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6例瘀血型LEADD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经剔除后,最终治疗组纳入55例,对照组纳入53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胰激肽原酶、贝前列素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通痹方熏洗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主症评分、下肢微循环状态、踝肱指数(ABI)及足背皮温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9%(49/55),对照组为73.58%(39/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下肢疼痛、下肢麻木、下肢发凉、跛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中医主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胫后动脉(左侧、左侧)、足背动脉(左侧、右侧)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胫后动脉(左侧、左侧)、足背动脉(左侧、右侧)血管内径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BI指数、足背皮温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ABI指数、足背皮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以化瘀通痹方熏洗治疗瘀血型LEADDP可提高疗效,缓解患者下肢症状,改善下肢微循环状态及微血管病变程度。
周玲郑晓佳陈玲朱向盈彭健韫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瘀血阻络型中药熏洗踝肱指数
电针联合椎间孔注射药物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椎间孔注射药物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岳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椎间孔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JOA)评分、实验室指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主观症状、临床症状、日常生活的JOA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的SF-36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联合椎间孔注射药物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下腰痛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尚进谌俊玲尚思颖周定波黎慕夫
关键词:电针瘀血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护理在瘀血型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25年
分析对瘀血型肩周炎患者提供中医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护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邢台市任泽区人民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瘀血型肩周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研究组(30例,中医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护理)、常规组(30例,常规护理),之后比较两组差异。结论 研究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炎性反应、SAS、SDS等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值均<0.05)。结论 对于瘀血型肩周炎患者而言,给予其中医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护理,这种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等方面均具有改善作用,并且能够缓解患者的炎性反应,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
于晓雅
关键词:瘀血阻络型肩周炎
通窍活血汤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对瘀血型急性脑梗死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丁苯酞疗贯疗法对瘀血型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瘀血型AI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和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①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连续服用90 d。调脂稳斑: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1次/d,睡前口服,连续服用90 d。营养神经治疗:苦碟子注射液40 mL,加入9 g/L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14 d。②丁苯酞序贯疗法。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12 h/次,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4 d。病情稳定后,序贯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口服,连续服用76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药物组成: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大枣、生姜、葱白),1 d 1剂,早晚饭后温服。14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4 d,共治疗5个疗程。两组均治疗90 d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8例,显效20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1.67%(49/60);对照组基本治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65.00%(39/6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血清中VEGF和bFGF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瘀血型AIS可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增加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王燃冰刘兰印朱龙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瘀血阻络通窍活血汤序贯疗法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药物对瘀血证偏头痛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瘀血证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8月盐城市中医院收治的瘀血证偏头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40例,采用常规疗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和结合组(40例,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与穴位注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头痛发作程度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以及治疗后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头晕、头痛、心慌、目眩积分及头痛发作频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结合组均较参照组更低,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均缩短,结合组较参照组更短;与参照组比,结合组患者入睡时间更短,觉醒次数更少,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均呈降低趋势,结合组均较参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采用常规疗法联合针刺与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瘀血证偏头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睡眠质量,增强血液流动性,进而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
刘坤
关键词:瘀血阻络证偏头痛针刺穴位注射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
尪痹止痛方结合常规治法治疗肝肾亏虚瘀血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尪痹止痛方结合常规治法治疗肝肾亏虚瘀血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1月在赣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肾亏虚瘀血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尪痹止痛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疾病活动度评分、中医症候疗效、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目均较治疗前少,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短,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采取尪痹止痛方对肝肾亏虚瘀血型RA实施干预,可缓解临床症状,下调ESR、CRP、RF水平,提升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袁伟黄晓超肖小斌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扶正化瘀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非一线NAs经治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瘀血证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非一线核苷酸类药物(NAs)经治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既往接受过非一线NAs治疗的100例代偿期CHB肝硬化瘀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连续治疗24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和肝损伤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两组治疗12、24周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阴转率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vs.72.00%,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D-二聚体(D-D)、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水平以及外周血NL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纤维蛋白原(FIB)、胆碱酯酶(Ch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vs.8.00%,P>0.05)。结论扶正化瘀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非一线NAs经治代偿期CHB肝硬化瘀血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和肝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肝纤维化,提高临床疗效。
蔡铭王静静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瘀血阻络证凝血纤溶功能

相关作者

唐艳萍
作品数:194被引量:1,427H指数:19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
研究主题:反流性食管炎 通降 活血 胃食管反流病 情绪障碍
陈志强
作品数:308被引量:1,835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化瘀通络中药 糖尿病肾病大鼠 通络中药 益气养阴
赵璐
作品数:100被引量:380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瘀血阻络
谭元生
作品数:167被引量:966H指数:16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高血压病 复方七芍降压片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钩藤 降压片
徐晶
作品数:56被引量:571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数据挖掘 化瘀通络中药 糖尿病肾病 化瘀通络 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