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9篇“ 痰细菌培养“的相关文章
- 475例肺炎患者痰细菌培养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肺炎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475例痰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结果 475例肺炎患者痰培养革兰阴性菌344株(63.82%),以肺炎克雷伯菌(79株,14.66%)为主,革兰阳性菌195株(36.18%),以肺炎链球菌(70株,12.99%)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厄他培南敏感率较高,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匹罗、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厄他培南敏感率较高。结论 内江市中医医院患者肺炎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各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治疗时应结合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刘颖
-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痰培养病原菌抗菌药物
- 血清PCT和SAA测定联合痰细菌培养诊断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淀粉样蛋白A(SAA)测定联合痰细菌培养诊断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实施分组,其中病毒性肺炎组60例,细菌性肺炎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学炎性指标检查结果[PCT,SAA,C反应蛋白(CRP)]、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析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的血清PCT、SAA水平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SAA水平,以及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是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PCT、SAA、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的P值对细菌性肺炎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41.67%、35.00%、78.33%、81.67%。结论:血清PCT和SAA水平对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具有较为良好的鉴别诊断意义,PCT和SAA测定联合痰细菌培养可以进一步提升对细菌性肺炎的预测诊断价值。
- 刘爱波张玉侠
-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
-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聚焦于分析我院儿科被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痰液中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 在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共确诊了669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病例,这些病例构成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这些患儿的痰液样本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病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痰液样本中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并评估了这些微生物对常用临床抗菌药物的药敏性。结果 在对669名儿童的痰液样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成功分离出143株细菌,其检出率为21.38%。在这些分离出的菌株中,革兰氏阳性菌共计40株,占总阳性菌株的27.97%。具体而言,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革兰氏阳性菌,占阳性菌株的20.98%,肺炎链球菌占6.99%。革兰氏阴性菌占62.94%,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占比依次是13.29%、12.59%、9.79%;13株真菌中多为白色念珠菌,占比9.09%;在对三种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时,发现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和美罗培南完全敏感,但对头孢唑啉高度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和环丙沙星等也显示出完全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和米诺环素等同样表现出完全的敏感性,但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唑啉则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在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和呋喃妥因等均表现出完全的敏感性,但对克林霉素、青霉素和红霉素则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利奈唑胺和利福平等敏感率也为100%,但对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则显示出较高的耐�
- 常闰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药敏试验病原菌分布
- 痰细菌培养标本留取时间对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细菌培养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痰细菌培养标本留取时间对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细菌培养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34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随机采集组与晨起醒后组,每组170例。随机采集组为入院以后当日即随机采集痰细菌培养标本,晨起醒后组即为入院次日清晨7:00~8:00于患者空腹下采集痰细菌培养标本,比较两组痰培养结果。结果晨起醒后组的准确率高于随机采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起醒后组革兰阳性菌为18.03%(22/122),革兰阴性菌为81.97%(100/122);随机采集组革兰阳性菌为19.12%(13/68),革兰阴性菌为69.12%(47/68),真菌为11.76%(8/68)。结论为提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菌培养标本检测结果准确率,可于患者晨起时空腹状态下采集标本,从而为今后临床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 王岩
- 关键词:痰细菌培养医院获得性肺炎
- 痰细菌培养标本留取时间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细菌培养标本检测结果准确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痰细菌培养标本留取时间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细菌培养标本检测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本院儿科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23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研究组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时采集患儿痰标本,对照组于入院当天任意时间采集患儿痰标本。痰标本培养3 d后,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分析痰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痰培养阳性检出率(72.03%)明显高于对照组(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痰培养准确率(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细菌培养标本的最佳留取时间为清晨空腹时,可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 王莹莹刘琳琳马晓铮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准确率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 2022年
-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3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样本实施细菌学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总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结果638例患者痰细菌培养中共分离致病菌778株,其中真菌检出144株,占比为18.51%,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114株,占比为14.65%;G+菌检出65株,占比8.3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占比分别为5.14%、2.31%,其他G+菌检出7株,占比为0.90%;G-菌检出569株,占比为73.14%,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占比分别为25.45%、13.75%、9.13%,其次是奇异变形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比分别为4.24%、3.86%,其他G-菌检出102株,占比为13.11%。结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G-菌,对患者进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提高临床用药抗菌药物合性。
- 赵静
- 关键词:痰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用药合理性金黄色葡萄菌
- 动态检测降钙素原与痰细菌培养在ICU重症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分析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感染患者行动态检测降钙素原(PCT)并结合痰细菌培养检测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ICU重症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经痰细菌培养诊断为感染,并明确感染病原菌类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再予以动态监测PCT指导治疗方案调整。比较所有患者不同类型病原体感染患者间PCT值,比较观察组患者确诊时、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的PCT,比较两组患者抗菌治疗方案调整次数、抗菌药物类型调整次数、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次数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高于混合型感染(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的血清PCT值较确诊感染后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方案调整次数、抗菌药物种类调整次数、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次数较对照组患者高;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检测降钙素原与痰细菌培养相互结合可有效提升ICU重症感染患者诊断效率,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患者死亡率,对ICU重症感染患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李远波王小梅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重症感染痰细菌培养抗菌药物使用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者痰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3—8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者180例,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实验,分析痰液标本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布情况以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结果 该研究共检出致病菌180株,革兰阴性菌78.89%,革兰阳性菌11.67%,真菌9.44%。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100.00%)高,对头孢替坦(8.33%)、阿卡米星(6.25%)、妥布霉素(6.25%)的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替坦(100.00%)、头孢唑林(100.00%)、呋喃妥因(100.00%)、氨苄西林(100.00%)、头孢曲松(96.55%)的耐药率高,对妥布霉素(6.90%)、庆大霉素(3.45%)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100.00%)、头孢替坦(91.67%)、呋喃妥因(87.50%)耐药率高,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8.33%)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82.35%)高,对阿卡米星(11.76%)、亚胺培南(11.76%)的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87.50%,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00%,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低于10%。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通过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席莉莉
- 关键词:痰标本药敏实验革兰阴性菌
- 肺炎新生儿的痰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肺炎新生儿痰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化州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60例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负压收集痰液,对痰液进行培养,开展药敏试验,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痰液培养为阳性,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药敏试验发现,大部分致病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诺氟沙星等药物的耐药较低。结论:导致新生儿肺炎出现的病菌较多,大多数病菌对青霉素耐药强,在临床治疗中,要重视开展药敏试验,然后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减少花费,减少耐药菌的形成。
- 吴丽静曾成林黄杰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痰细菌培养细菌耐药性新生儿
- 老年肺心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方法:选取7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于抗生素治疗前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痰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痰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结果:7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细菌培养阳性54例(77.14%),共分离82株菌株,革兰阳性菌45株(54.88%),其中肺炎链球菌18株(21.95%)、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18.29%);革兰阴性菌34株(41.4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6株(19.51%)、铜绿假单胞菌12株(14.63%);真菌3株(3.66%);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100.00%),其次为头孢唑林;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最高(25.00%);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耐药性最高(100.00%),其次为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最高(100.00%),其次为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结论:老年肺心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广泛,且对不同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 苏真娟
- 关键词:老年肺心病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细菌培养
相关作者
- 彭才静

- 作品数:16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住院患儿 儿童 RSV
- 冯桂银

- 作品数:17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小儿肺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肺炎患儿 乏氧诱导因子-1 HIF-1
- 郑洪

- 作品数:57被引量:236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肺纤维化 肺心病 小鼠哮喘模型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气道重建
- 刘恩梅

- 作品数:430被引量:5,083H指数:3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哮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
- 任洛

- 作品数:51被引量:262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住院患儿 儿童 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