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6篇“ 病毒癌基因“的相关文章
基于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信号通路探究α-番茄碱对肝细胞糖酵解的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α-番茄碱基于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信号通路作用于肝细胞糖酵解的机制。方法将肝细胞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α-番茄碱低剂量(1μmol·L^(−1))组、α-番茄碱中剂量(2μmol·L^(−1))组、α-番茄碱高剂量(5μmol·L^(−1))组,经过多实验筛选,最终确定5μmol·L^(−1)的α-番茄碱作为人肝细胞干预浓度。将Huh7细胞随机均分为对照组、α-番茄碱组、LY294002抑制剂组(25μmol·L^(−1))、α-番茄碱(5μmol·L^(−1))联合LY294002(25μmol·L^(−1))抑制剂组。用3-(4,5-二甲基-2-噻唑基)-2,5-二苯基-2H-四唑溴化物[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用穿越小室(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的侵袭能力,用划痕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Bax),KRAS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的表达情况;用邻甲苯胺法检测葡萄糖含量,用对羟基联苯比色法检测乳酸释放量,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α-番茄碱对Huh7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α-番茄碱能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抑制葡萄糖消耗、乳酸释放和降低ATP含量,促进细胞凋亡。α-番茄碱在Huh7细胞中激活mTOR/PI3K信号通路,并通过mTOR/PI3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进一步抑制糖酵解。结论α-番茄碱通过mTOR/PI3K信号通路抑制糖酵解,降低肝细胞的活性及侵袭和迁移能力。
张金忠朱应超李富永郭晓青亓久德张磊
关键词:肝癌糖酵解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的治疗进展
2024年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是人类恶性肿瘤中普遍出现的癌基因,但长期以来被定义为不可成药的靶点。KRAS突变型的非小细胞肺(NSCLC)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KRAS主要功能为调节鸟嘌呤三核苷酸磷酸(GTP)和鸟嘌呤二核苷酸磷酸(GDP)之间的转换,在细胞增殖、迁移、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KRAS G12C抑制剂(如sotorasib和adagrasib)的研发取得显著进展,极大地推动了针对KRAS G12C突变晚期NSCLC的治疗。文章将系统介绍KRAS突变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 KRAS的结构域与功能,以及相关治疗进展,重点就KRAS靶向及联合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刘嘉寅李丹王玉栋
关键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耐药
孤立性肺腺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及生存结局关系探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腺患者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及生存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20例孤立性肺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MSCT表现,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MSCT表现与EGFR、KRAS状态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MSCT表现,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孤立性肺腺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决策曲线分析MSCT表现及生物因子联合预测孤立性肺腺患者预后的净收益率。结果120例孤立性肺腺患者经MSCT检查发现,肿瘤直径(16.22±3.31)mm,分叶征88例,毛刺征74例,血管集束征16例,胸膜凹陷征76例,囊腔样改变12例,纯磨玻璃密度影75例,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影45例,圆或类圆形67例,不规则形53例。孤立性肺腺患者MSCT表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囊腔样改变)与EGFR、KRAS状态呈正相关(P<0.05)。随访12个月,4例失访,96例生存,20例死亡。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分叶征、胸膜凹陷征、EGFR及KRAS突变型是孤立性肺腺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P<0.0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阈值为0.1~0.5时,联合分叶征、胸膜凹陷征、EGFR及KRAS状态的模型预测孤立性肺腺患者死亡净收益率优于单纯指标的预测价值。结论孤立性肺腺患者MSCT表现与EGFR、KRAS状态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预后的净收益率更高,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董旭鹏张晶晶张强
关键词:肺腺癌孤立性肺结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V600E基因突变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细胞学、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V600E基因突变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评估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的灵敏度为98.06%,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8.43%,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2.31%,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测。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高(Kappa=0.950),高于BRAF V600E基因突变(Kappa=0.877)和FNA细胞学(Kappa=0.772)单独检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甲状腺)103例,阴性24例,分别作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患者FNA细胞学检测评分明显高于良性组,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CT值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联合检测对甲状腺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王明军薛源乔楠乔乐乐刘九洲任宁程维刚
关键词:甲状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基因突变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大鼠肉瘤癌基因在甲状腺中的表达及甲状腺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大鼠肉瘤癌基因(RAS)在甲状腺中的表达及甲状腺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78例甲状腺患者作为观察组,61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RAS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及不同临床特征甲状腺患者BRAF、RAS阳性表达情况。根据治疗效果将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治疗成功和治疗不成功,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BRAF、RAS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肿瘤家族史甲状腺患者BRAF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甲状腺患者RAS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甲状腺患者中,治疗成功48例,治疗不成功30例,治疗成功与治疗不成功甲状腺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水平、BRAF表达情况、RAS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S表达情况、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均是甲状腺患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BRAF、RAS在甲状腺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并且BRAF阳性表达与肿瘤家族史有关,RAS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RAS表达情况、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均是甲状腺患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邢丽培黄丽贞田冬明寇小兵
关键词:甲状腺癌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体B基因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体B(BRAF)基因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样本中对甲状腺乳头状诊断的价值,并联合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以期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在术前的诊断准确性和检出率,以及在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4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液基细胞学检查、BRAF基因检测以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探讨以上方法联合检查与甲状腺乳头状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通过3种方法:超声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及BRAF基因检测,并与手术后取得的病理组织结果进行比较,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98.44%,在单一诊断方法中最高;BRAF基因检测的特异性最高、表现最优;对术前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血清学指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PTC)组中TSH水平(4.8±2.0)mU/L高于良性组(3.9±2.0)m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TC组的TRAb水平(3.7±2.0)U/L高于良性组(2.3±1.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在单方法学的诊断中,BRAF基因检测的诊断效能最优;超声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BRAF基因检测方法的两两联合的诊断效能均高于任何一种单方法学。同时行血清学指标检查,更有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
谢璐茜党裔武戴文斌罗钢
rigosertib联合化疗对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突变型结直肠小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023年
目的探讨rigosertib(RGS)与结直肠经典化疗药物联合对KRAS突变型结直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裸鼠皮下接种构建KRAS突变型结直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数余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RGS组、5-氟尿嘧啶(5-FU)组、奥沙利铂(OXA)组、伊立替康(IRI)组、5-FU+RGS组、OXA+RGS组和IRI+RGS组,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和肿瘤体积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末端标记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抑制及凋亡情况,通过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及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化疗联合RGS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OXA与RGS联用对KRAS突变型结直肠细胞DLD1和HCT116的协同作用。结果对照组、RGS组、5-FU组、OXA组、IRI组、5-FU+RGS组、OXA+RGS组和IRI+RGS组小鼠移植瘤均成瘤,肿瘤生长快慢不一,其中OXA+RGS组肿瘤增长较慢。到给药后55 d,OXA+RGS组的肿瘤体积倍数为37.019±8.634,均小于RGS组(77.571±15.387,P=0.029)和OXA组(92.500±13.279,P=0.008),具有协同效应。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对照组、OXA组、RGS组和OXA+RGS组小鼠移植瘤组织Ki-67指数分别为(100.0±16.8)%、(35.6±11.3)%、(54.5±18.1)%和(15.4±3.9)%,OXA+RGS组低于对照组(P=0.014),但与OXA组和RG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UNEL荧光染色结果显示,OXA+RGS组凋亡细胞荧光信号强度为3.878±0.547,高于OXA组(1.515±0.442,P=0.005)和RGS组(1.966±0.261,P=0.00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OXA+RGS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8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OXA组和RGS组。裸鼠接受RGS、5-FU、OXA、IRI等单药和联合治疗后,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但OXA+RGS组白细胞为(0.385±0.215)×10^(9)/L,血红蛋白为(56.000±24.000)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98±0.605)×10^(9)/L和(153.333±2.231)g/L,均P<0.01]。结论RGS与5-FU、IRI联用治疗KRAS突变型结直肠不能增
张昊晨周欣毅富栋梁丁雨薇肖乾袁瑛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化疗
血清IgA型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2023年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抗体水平,探讨IgA型抗BRAF抗体在RA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RA患者61例、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6例、痛风患者16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21例、健康对照22例,以重组的BRAF蛋白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分析IgA型抗BRAF抗体与R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组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滴度明显高于SLE组(P=0.011)、痛风组(P<0.001)、OA组(P<0.001)和健康对照组(P<0.001)。RA组与SS组相比,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在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的RA患者中仍可以检测到IgA型抗BRAF抗体。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无相关性。将RA患者分为IgA型抗BRAF抗体升高组及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显著高于SLE、痛风、OA及健康对照组,且可在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的RA患者中升高,提示IgA型抗BRAF抗体可能参与RA的发病过程,且可能有助于血清阴性RA患者的诊断。
金银姬孙琳赵金霞刘湘源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联合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联合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和淋巴结清扫的122例PTC患者,均进行US-FNAB及BRAF基因检测。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PT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US-FNAB、BRAF基因检测及二者联合对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PTC患者的肿瘤多灶性、被膜外侵犯情况、回声强度及边界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S-FNAB联合BRAF基因检测诊断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US-FNAB或BRAF基因检测,且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3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US-FNAB联合BRAF基因检测诊断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95%CI:0.857~0.974),高于US-FNAB、BRAF基因检测的0.806(95%CI:0.723~0.888)和0.699%(0.604~0.794)。结论 US-FNAB联合BRAF基因检测对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提供参考依据。
姚晶晶郑兰兰杨爽灵王飞亚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癌基因E6和E7调节细胞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与多种人类症密切相关,其中最典型的是宫颈。高危型HPV最重要的两个病毒癌基因为E6和E7,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基因组是病毒癌基因E6和E7实现持续表达的一种方式。HPV癌基因E6和E7能够靶向宿主细胞途径,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导致HPV发挥其在细胞中的致作用。对于病毒癌基因E6和E7研究最充分的细胞靶点分别是p53和pRb,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两种病毒蛋白具有调节更多细胞作用靶点的能力,包括细胞中调节表观遗传标记和剪接变化的蛋白质等。高危型HPV E6和E7蛋白通过调节这些靶点使细胞发生过度增殖和致作用。
刘淼孙峥嵘
关键词:E6E7

相关作者

黄杰
作品数:152被引量:2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国家参考品 试剂盒 国家标准品 基因分型 测序法
孙峥嵘
作品数:84被引量:25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人巨细胞病毒 多态性研究 多态性 临床低传代分离株 基因多态性
高尚先
作品数:111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试剂盒 体外诊断试剂 棒状杆菌 质控品 标记免疫分析
余四九
作品数:328被引量:950H指数:14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研究主题:牦牛 细胞凋亡 卵母细胞 卵巢 胚胎移植
刘淼
作品数:10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16型 免疫组织化学 病毒癌基因 E7 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