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篇“ 病原学分型“的相关文章
肝包虫病的流行病特征及病原学分型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肝包虫病的流行病特征及病原学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173 933名居民,随机选取5 000名行超声检查,分析肝包虫病的流行病特征及病原学分型。结果 肝包虫病患病率为1.04%;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31~40岁、41~50岁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CE1、CE3、CE4型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结论 民勤县肝包虫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以女性为主,31~40岁、41~50岁人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疾病类型以CE1、CE3、CE4型为主。
李红梅杨雪英
关键词:肝包虫病流行病学超声筛查病原学
血清降钙素原在急诊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病原学分型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急诊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病原学分型中的价值,为临床抗菌治疗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6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诊治的感染患者240例,同时在体检中心选择120名健康受试者纳入研究。酶联免疫反应定量检测血清PCT浓度,通过设计诊断试验全面评价PCT在急诊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病原学分型中的价值:对照组和细菌感染者诊断试验;革兰氏染色阳性与阴性患者诊断试验。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浓度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革兰氏染色阴性组PCT浓度显著高于革兰氏染色阳性组(P<0.05)。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进行诊断试验结果显示:AUC曲线下面积为0.978(95%CI:0.958~0.991,P<0.001),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99.4%,PCT最佳截断值为1.36 ng/mL;G+组与G-组间诊断试验结果:AUC曲线下面积为0.817(95%CI:0.757~0.868,P<0.001),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7.3%,PCT最佳截断值为3.61 ng/mL。结论血清PCT为良好的细菌病原学分型的生物标记物,能够为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毛小强陈毓金晶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细菌病原学分型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原学分型及药物敏感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病原学分型顺位前两位的菌株,及其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的药物敏感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乌鲁木齐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527例,鉴定其相应的病原学分型,对于病原学分型顺位前两位的菌株,分别采用药敏敏感药物两性霉素B、氟康唑进行临床治疗,比较菌株对2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找出相对敏感药物。结果:527例VVC患者中优势致病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83.4%,第二位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7.3%。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均提示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敏感。对于这两种感染患者,每组均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两种敏感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观察疗效,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对这两种病菌感染患者治疗均无复发,治疗效果满意;氟康唑治疗组复发36例,更换两性霉素B治疗后效果满意,无复发。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白假丝酵母菌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显著,可作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王芳茹庆新秦天华郭淼常君王晓蓉何金芳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两性霉素B氟康唑药物敏感度
广州市9482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型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9482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情况,为医疗机构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病例的三问分布及病原学分型情况,用Excel2007和SPSS13.0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研究单位报告的手足口病患儿逐年增加,累计报告9482例,5岁以下的儿童占94.1%,男女比例1.53:1;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每年的4—7月,正好是广州的梅雨季节,9—10月出现一次小高峰;共检测手足口病标本7344份,肠道病毒分离阳性的共6892份,阳性检出率为93.85%,其中EV71型、CoxA16型、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25.79%(1894例)、32.27%(2370例)及35.78%(2628例)。结论各级医院的儿科应继续重视手足口病的监测管理,在每年手足口病高发时期(夏秋季),做好手足口病的知识宣教,各级部门做好对重点人群(5岁以下儿童)的保护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
邹晓妮张小庄王波张畅斌
关键词:妇幼保健手足口病病原学
宁波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型和肠道病毒71型的全基因组特征研究
目的: 1、通过对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的生物样本进行检测,鉴定宁波地区引起HFMD病原种类,分析HFMD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为HFMD的综合防治提供科依据...
王锦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肠道病毒71型
2008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型情况。方法应用流行病方法对2008年该市的手足口病流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依据疫情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45例,其中CoxA1638例,EV71型7例,其他肠道病毒0例。2008年该市临床报告手足口病例1067例,报告发病率为23.19/10万,比2007年上升442.34%,男女发病比为3.1∶1。发病年龄最小的为0岁组,最大的为8岁;0~5岁组,共计发病976例,占总发数的91.47%。发病数的构成以散居儿童最多,占76.66%。地区分布:全市各个区县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但城区的总体发病率高于县。结论连云港市手足口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控制传染源是有效防止该病流行的关键。
宋华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型
密云县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诊断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了解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诊断与疫情报告之间的差距,准确掌握密云县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基线资料,为今后制定科的防治策略提供科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2008年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对其进行...
李立琴王娅琼王化勇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分型诊断血清学监测
北京市密云县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诊断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诊断与疫情报告之间的差距,准确掌握北京市密云县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基线资料,为今后制定科的防治策略提供科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8年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对其进行流行病调查或血清检测。结果2005~2008年网报急性病毒性肝炎总例数为455例,核实确诊305例,符合率为67.03%。305例中甲型病毒性肝炎3例,占急性病毒性肝炎的0.98%;乙型病毒性肝炎161例,占52.79%;丙型病毒性肝炎27例,占8.85%;丁型病毒性肝炎1例,占0.33%,戊型病毒性肝炎58例,占19.02%;未分型肝炎55例,占18.03%。2005~2008年,密云县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以乙型为主,甲型比例很小,但戊型肝炎的发病不容忽视。结论乙型肝炎、戊型肝炎应为当前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同时继续定期开展病毒性肝炎的血清监测。
李立琴王亚琼王化勇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分型诊断流行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急性、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216例的病原学分型研究
目的:对急性、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调查。方法:本文报道对1984-2004年20年间本院收治的重型肝炎(重肝)的病原学分析所做的研究。重肝共216例,急性重肝(FH)26例,亚急性重肝(FHS)190 例。全部做...
王莲
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炎标志物非甲非乙型肝炎亚急性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及诊断依据
2003年
罗远超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

相关作者

肖德明
作品数:30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TTV 庚型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基因序列分析
万宝美
作品数:30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
研究主题:流行性出血热 慢性乙型肝炎 庚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朱万孚
作品数:91被引量:660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研究主题: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结构
王莲
作品数:14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市传染病院
研究主题:成人麻疹 麻疹 病原学分型 重型病毒性肝炎 疫苗
庄辉
作品数:740被引量:12,368H指数:5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戊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