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篇“ 痂下水肿液“的相关文章
家兔烧伤早期水肿中白蛋白的吸收现象及药代动力学观察
正常机体受到热力损伤后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烧伤早期体渗入第三间隙并潴留在其中,引起第三间隙异常。这部分体中白蛋白含量较大,是造成血浆蛋白浓度降,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王震
关键词:烧伤痂下水肿液人白蛋白
文献传递
家兔烧伤早期水肿中自蛋白的吸收现象及药代动力学观察
烧伤早期白蛋白就可渗入水肿并潴留在其中,国外称之为组织(subesehar tissue fluid,STF)。这部分白蛋白含量较大,是造成血浆蛋白浓度降,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王震荣新洲
关键词:烧伤药代动力学
核因子-κB在水肿诱导单核细胞表达细胞因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烧伤患者水肿(STF)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中的作用,探讨STF激活单核细胞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收集烧伤患者水肿和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患者STF、烧伤患者STF+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PBMCs(依次分为对照组、STF组、STF+PDTC组)。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检测单核细胞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PBMCs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含量。结果:刺激PBMCs后0.5 h,STF组NF-κB活性迅速升高,0.5 h达(32.23±4.12)×104积分灰度值,1 h达(36.44±5.01)×104积分灰度值,达高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刺激2 h后NF-κB活性逐渐回复基础状态;STF刺激PBMCs后1h,细胞培养上清TNF-α含量即升高达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上清中IL-8含量在刺激后4 h达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TF+PDTC组较STF组NF-κB活性、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8含量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STF可通过活化NF-κB,从而刺激PBMCs对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提示NF-κB活化在STF诱导PBMCs分泌细胞因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李志清黄跃生杨宗城王甲汉
关键词:烧伤单核细胞NF-ΚB
家兔烫伤后早期水肿中白蛋白吸收现象及药代动力学观察
2009年
目的了解家兔烫伤后早期水肿中白蛋白的浓度变化,分析其规律。方法采用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3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7只。实验组家兔背部制成8%TBSA的Ⅲ度烫伤,同时注射人血白蛋白作为示踪白蛋白,于伤后2、4、8、16、24、48、72h取血标本1.5mL;对照组家兔除不予烫伤外,其余处理同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示踪白蛋白的浓度,以生化分析仪检测家兔血清白蛋白的浓度。采用3P9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拟合模型并计算示踪白蛋白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实验组家兔伤后各时相点示踪白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于伤后8h达峰值[(421±10)μg/L]。(2)实验组家兔血清白蛋白浓度呈先降后回升趋势,对照组浓度变化不大。(3)实验组家兔示踪白蛋白的分布相半衰期(4.0271h)约为对照组(12.0907h)的1/3,曲线面积(22336.38μg·h·mL^-1)则约为对照组(5827.77μg·h·mL^-1)的4倍。结论正常情况,皮组织中的白蛋白可以回吸收进入血循环;出现明显炎性反应(如深度烧伤)后其白蛋白回吸收更早、更快、量更大;烧伤后早期白蛋白经血管外渗的同时也存在回吸收入血的现象。
王震荣新洲张涛杨荣华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白蛋白痂下水肿液
严重烧伤后阿米卡星在水肿药代动力学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于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单剂使用后在水肿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10例严重烧伤早期患者在60min内单剂匀速静脉滴注阿米卡星400mg,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水肿,利用TDx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浓度,使用3P97软件计算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显示,静脉滴注400mg阿米卡星后,水肿药物浓度-时间数据以二房室模型拟合最佳,阿米卡星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4.35±1.66)h,t1/2β=(80.04±9.52)h,Vc=(13.17±1.32)L,AUC=(1802.49±285.68)μg·h·ml-1,CLs=(0.2272±0.0383)L·h-1。结论阿米卡星在严重烧伤患者水肿的总体清除率明显减少,半衰期明显延长,为正常健康者血清半衰期的(28.20 ̄44.78)倍,单剂使用后其有效抗菌浓度可维持24h以上,说明早期短程用药即能长时间潴留在第三间隙,在创面基底和创周形成有效的抗生素屏障,有利于防治烧伤创面侵袭性感染。
杨荣华荣新洲张涛华荣
关键词:烧伤阿米卡星痂下水肿液药代动力学
严重烧伤患者应用万古霉素后水肿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了解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应用万古霉素后水肿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10例严重烧伤患者,入院后1~2h开始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mg,60min匀速滴完。于给药后1、2、4、8、24、48、96、144、192、240h各取水肿0.5ml,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采用3P9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药物浓度数据,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参数。结果 患者水肿万古霉素浓度一时间数据以二房室模型拟合为最佳,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布相半衰期(3.7±2.6)h、消除相半衰期(92±12)h、表观分布容积(26±6)L、曲线面积(1279±256)μg·h·ml^-1,总体清除率(0.40±0.08)L/h。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使用万古霉素后,该药能较长时间潴留在第三间隙,其抗菌浓度可维持24h以上,有利于防止创面侵袭性感染。
杨荣华荣新洲张涛华荣
关键词:烧伤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痂下水肿液
严重烧伤后万古霉素及阿米卡星在水肿药代动力学变化
大面积严重烧伤机体由于体及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加上创面温度和湿度较适宜,细菌很容易侵袭至深层组织导致创面感染,进而发展成全身严重感染,所以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烧伤感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
杨荣华
关键词:烧伤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痂下水肿液
文献传递
严重烧伤后万古霉素在水肿药代动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于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单剂使用后在水肿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 10例严重烧伤患者在60分钟内单剂匀速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mg,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水肿,利用TDx 以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
杨荣华荣新洲张涛华荣
文献传递
严重烧伤后万古霉素在水肿药代动力学变化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于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单剂使用后在水肿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 10例严重烧伤患者在60min 内单剂匀速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mg,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水肿, 利用 TDx 以荧光偏振免疫法(FPI...
杨荣华荣新洲张涛华荣
文献传递
水肿对烧伤机体的利弊作用被引量:1
2004年
荣新洲
关键词:烧伤痂下水肿液机体微血管通透性救治医务工作者

相关作者

荣新洲
作品数:132被引量:43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痂下水肿液 腐胺 烧伤后 药代动力学
周一平
作品数:115被引量:467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痂下水肿液 烧伤创面 内皮细胞 成批烧伤
李志清
作品数:124被引量:54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内皮细胞 痂下水肿液 烧伤早期 创面
陈惠英
作品数:16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痂下水肿液 水肿液 烧伤病人 核黄素
任加良
作品数:50被引量:23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痂下水肿液 创面愈合 烧伤后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