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篇“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相关文章
- 泉州市2006—2020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前后泉州市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的发生与流行特征,为消灭脊灰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泉州市2006—2020年报告的VAP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20年共报告诊断VAPP病例8例,均为首剂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后发生,免疫儿童VAPP发生率为3.98/100万人,服用OPV者VAPP发生率为0.83/100万剂次,首剂服OPV者VAPP发生率5.83/100万剂次。首剂引入脊灰灭活疫苗(IPV)后,2017—2020年VAPP病例发生数为0。8例VAPP均为男性,为2~5月龄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距发热平均间隔16.9 d,距发生麻痹平均间隔22.0 d,病例均残留麻痹;2例有肛周脓肿史;57.1%(4/7)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疫苗株,其中2例分离到Ⅲ型疫苗株,2例分离到Ⅰ型疫苗株。结论 VAPP病例主要集中在小月龄、首剂OPV接种婴幼儿。2017年以来首剂均接种含3个血清型的脊灰灭活疫苗(IPV)后未再发现VAPP病例,显示脊灰疫苗策略转换成效。
- 陈秋婷陈雅红曾珊珊黄彩虹
- 关键词:预防接种
- 桐乡市首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分析
- 2018年
-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病例是因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引起的疫苗相关麻痹型病例,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严重者可造成儿童终生残疾。虽然VAPP发生率极低,每年每100万出生人口发生2~4例[1],但一旦发生将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2016年4月,浙江省桐乡市发生首例VAPP病例,现将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 高慧娟商颖钰盛钟嘉
- 关键词: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分析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VAPP出生人口
- 徐州市1例疑似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调查
- 2018年
- 目的描述及评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VAPP)的处置措施。方法通过对徐州市1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的调查与处置进行分析,开展标本检测、组织鉴定、脊灰疫苗(OPV)接种率调查等措施。结果病例确认为VAPP病例。结论徐州市AFP病例监测敏感,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达到良好效果。
- 宋晓哲孙永红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首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调查分析
- 2017年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首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病例于口服第3剂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21 d后出现左下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症状,预检时无异常,亦无肛周脓肿。提示除首剂次会发生VAPP病例外,其他剂次也可能发生。该病例属漏报病例,应进一步完善并统一VAPP诊断标准及流程,继续加强AFP监测管理工作,以防漏报。
- 杨丽萍李丽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急性弛缓性麻痹
- 河南省2004~2015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接种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病例发生规律,为其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04-2015年VAP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5年河南省共报告VAPP病例26例,发生率为0.16/100万剂次;其中首剂OPV接种后VAPP 20例(73.08%),发生率为1.11/100万剂次。发生数男女性比为5.5∶1。23例(88.46%)为2-6月龄儿童。接种至麻痹平均时间间隔为23天。病例麻痹部位主要为双下肢、单下肢。麻痹60天后随访均有残留麻痹。14例(53.85%)病例合并其他疾病,其中9例合并肛周脓肿。在13例脊灰疫苗病毒分离阳性的VAPP病例中,Ⅱ型占61.54%。结论 VAPP病例以低月龄、首剂OPV接种儿童为主。应密切关注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后VAPP发生情况。
- 张肖肖史鲁斌王燕肖占沛王长双路明霞马雅婷张延炀
- 关键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出现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2例被引量:2
- 2016年
- 1病例摘要
病例1,男,2011年7月20日出生。于2011年9月23日在双桥区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下第1剂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10月1日,家长发现患儿肛门周围出现1包块,随即包块逐渐增大。7日到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在全麻下进行了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
- 李春华张铁军柳国锋鲍承贤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预防接种
- 绍兴市越城区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5年
- 2013年5月,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发生1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ccine-ass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现将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及诊治经过患儿,男,绍兴市人,2013年2月18日出生。于5月6日出现发热(38.5℃),伴轻度腹泻,未经特别处理,2天后自行好转。
- 毛龙飞何茶清鲍文娴王华娣
- 关键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发生和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7
- 2015年
-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罕见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对全球VAPP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了估算,估计全球使用OPV的国家每年发生250~500例VAPP,或每年每100万出生人口发生2~4例VAPP。由于VAPP诊断和分类很复杂,不同国家VAPP纳入标准和估算方法不同,导致VAPP发生率差异很大。国内关于VAPP的文献也仅局限于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数据来源、病例诊断、估算方法不同,导致不同地区VAPP的发生情况缺乏可比性。现对国内外VAPP发生率的估算方法及VAPP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目的在于探寻、建立一个能准确、合理估算VAPP发生率的方法,总结VAPP流行病学特征,为我国实施新的疫苗免疫策略,有效预防VAPP的发生提供参考。
- 张丽芬余文周温宁罗会明
- 关键词: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发生率流行病学特征
- 八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背景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为主,部分患者可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并留下后遗症,一般多感染<5岁儿童,故俗称“小儿麻痹症”。自1988...
- 张丽芬
- 关键词: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特征发生率
- 患有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移民儿童患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和播散性卡介苗病
- 2015年
- 通过使用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脊灰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在美国,自2000年开始不再使用OPV,因为OPV可能导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1980-2000年,在美国平均每年报告8例VAPP。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区依然依靠0PV来协助消灭脊灰,0PV可以利用疫苗株脊灰病毒在人群中向未接种疫苗的人传播,成本更低,而且便于接种。
- 褚尧竹
- 关键词:脊灰减毒活疫苗免疫缺陷上臂三角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