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926篇“ 疗效比较“的相关文章
- 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失稳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腰椎间隙植入单枚与双枚融合器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该院诊断为L4、L5或S1节段Ⅰ°至Ⅱ°滑脱,采用椎间孔镜行椎间融合器植入、经皮椎弓根螺钉和钉棒系统固定的患者101例(101个椎体),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A组(单枚融合器组)和B组(双枚融合器组)。其中,A组51例,51个椎体滑脱,B组50例,50个椎体滑脱。于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和术后15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滑脱距离、椎间隙高度、椎间隙融合情况、椎体沉降率、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腰椎Oswer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的差异。结果101例患者均获得全程随访,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VAS评分为(7.32±0.57)分,B组为(7.14±0.61)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ODI为(27.44±9.52)%,B组为(21.89±8.4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9和15个月随访时,A组椎间隙融合率分别为11.76%、68.63%和90.20%,B组椎间隙融合率分别为18.00%、80.00%和96.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个月随访时,A组椎间隙高度为(0.45±0.07)cm,明显小于B组的(0.58±0.06)cm,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A组术后椎体滑脱距离为(0.33±0.18)mm,与B组的(0.28±0.21)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结论植入双枚融合器可以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和更佳的稳定性,缩短椎体融合时间,增加椎体融合率,减少椎体沉降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梅辛李雪弘冯瑶孙艳娟刁文杰
- 关键词:融合器腰椎失稳疗效
- 血栓外痔剥离术后外科护理的疗效比较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比较血栓外痔剥离术后常规护理与实验护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行血栓外痔剥离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优化后的护理方案。评估指标包括手术疗效、疼痛评分、手术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疗效方面,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47。疼痛评分中,实验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在手术恢复情况方面,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7)。并发症方面,实验组的总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47。结论 实验护理方案在血栓外痔剥离术后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恢复时间,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化护理方式。
- 鲁丛
- 关键词:外科护理手术疗效疼痛评分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比较研究
- 2025年
-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共52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8例采用Acostream外周血栓抽吸导管吸栓术治疗,对照组24例行血栓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跛行距离及卢瑟福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卢瑟福分级和踝肱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的踝肱指数略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9,P=0.03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后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但采用Acostream外周血栓抽吸导管吸栓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踝肱指数更高,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适合临床应用。
- 沈侣杰蒋草沈晓波
-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血栓切除术血栓抽吸临床疗效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5年
- 对比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从医院挑选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和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术后排气、进食及活动等时间均相比对照组缩短,血清炎症指标术前术后波动研究组较小,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中容易产生较大创伤,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性,降低手术损伤,有助于术后恢复,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 韩博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
- 高血压患者个性化降压方案与心血管事件预防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5年
- 本文旨在研究个性化降压方案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卫生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个性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个性化治疗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降压方案,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常规治疗组给予标准降压方案治疗。结果 个性化治疗组患者血压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用药依从性均好于常规治疗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降压方案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防治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这对于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有很大临床意义。
- 韩爱姨
- 关键词:心血管事件临床疗效个体化治疗
- 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5年
- 目的探讨磁牵引技术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安全性及其相较于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由同一主刀医师及固定助手行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21例患者及同期完成的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指标(血液学指标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等)和主观指标(患者疼痛等级、满意度和腹部外观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长比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稍长(U=299.5,P<0.001);磁牵引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U=157.5,P<0.001);同时,术后腹壁美观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U=147.0,P<0.001)。结论磁牵引技术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可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杨佳员张苗苗严小鹏李起袁嘉玮雷建军吕毅耿智敏白纪刚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非外伤性胃及小肠穿孔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5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非外伤性胃及小肠穿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比较并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2016年2月至2022年3月诊治的非外伤性胃及小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腔镜组)53例,行开腹手术患者(开腹组)4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炎症、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短[(55.5±21.6)min比(76.1±47.2)min,P<0.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早[(3.4±1.2)d比(5.4±1.0)d,P<0.001],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更短[(5.8±1.2)d比(7.9±1.7)d,P<0.001],住院时间更少[(9.9±2.3)d比(13.4±4.8)d,P<0.001],总费用更低[(1.58±0.50)万元比(2.54±1.58)万元,P<0.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3d炎症及营养指标更好(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
- 汪洋陆贤
- 关键词:非外伤性胃肠穿孔开腹手术临床疗效
- 利伐沙班与不同低分子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不同低分子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n=66)、低分子肝素钠组(n=64)、低分子肝素钙组(n=68)和依诺肝素钠组(n=66)。利伐沙班组予利伐沙班片治疗,低分子肝素钠组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低分子肝素钙组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治疗,依诺肝素钠组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各组平均用药周期为(9.33±1.93)d。比较4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利伐沙班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低分子肝素钠组的79.69%和低分子肝素钙组的86.76%(P<0.05);治疗3、7 d后,各组APTT、PT、TT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7 d后,各组TT明显延长(P<0.01),而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钠组延长不明显;治疗7 d后,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钠组和依诺肝素钠组D-D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均未降至正常水平。4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有出现皮下瘀斑患者,其中低分子肝素药物治疗组发生率更高。结论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低分子肝素类抗凝药物,其对凝血功能指标影响较小,且可降低D-D水平,利于血液高凝状态的缓解,同时不会增加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陈米林杨景然张惠锋刘宇普世瑾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临床疗效
- 癫痫患者中微生物调节的治疗模式及疗效比较分析
- 2025年
- 分析癫痫患者中微生物调节的治疗模式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优于对照组的100%。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生物调节治疗模式在癫痫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尤其在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杜叶
- 关键词:癫痫患者疗效比较
- 维得利珠单抗与乌司奴单抗作为初治生物制剂在中重度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中的疗效比较研究
- 2025年
- 背景维得利珠单抗(VDZ)和乌司奴单抗(UST)均可有效治疗克罗恩病(CD)。然而,两者作为CD患者的初治生物制剂的比较研究较少。目的比较真实世界中VDZ和UST在中重度活动期CD患者中作为初治生物制剂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究与临床疗效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使用VDZ或UST作为初治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CD患者资料。评估治疗14周和52周的临床疗效及治疗52周的内镜疗效和药物维持治疗率,分析治疗52周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并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72例CD患者,其中VDZ27例,UST45例;共67例完成14周治疗(VDZ24例,UST43例),57例完成52周治疗(VDZ 18例,UST 39例)。UST和VDZ治疗14周时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ST和VDZ治疗52周时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ST和VDZ治疗52周时的内镜应答率和内镜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2周药物维持治疗率方面,UST[86.7%(39/45)]高于VDZ[66.7%(18/27)](P=0.0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65,95%CI=0.938~0.993)、治疗14周临床应答(OR=8.483,95%CI=1.699~42.352)是UST治疗52周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P<0.05)。因单因素分析中没有发现VDZ治疗52周临床缓解影响的因素,故未进行多因素分析。VDZ[7.4%(2/27)]和UST[4.4%(2/45)]治疗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T作为初治生物制剂在中重度活动期CD患者中的临床和内镜疗效与VDZ相当,但UST治疗52周的药物维持治疗率高于VDZ。年龄和UST治疗14周临床应答与UST治疗第52周的临床缓解存在相关性。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
- 刘浏徐文航吕宾范一宏
- 关键词:克罗恩病生物制剂疗效比较研究
相关作者
- 杨国胜

- 作品数:840被引量:60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绿激光 输尿管软镜 腹腔镜 尿道 钬激光
- 邱晓拂

- 作品数:709被引量:77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绿激光 输尿管软镜 腹腔镜 尿道 钬激光
- 刘百川

- 作品数:572被引量:39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绿激光 腹腔镜 输尿管软镜 尿道 肾结石
- 王炳卫

- 作品数:554被引量:3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绿激光 输尿管软镜 腹腔镜 尿道 疗效分析
- 熊俊

- 作品数:416被引量:2,779H指数:24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热敏灸 针灸 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治疗 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