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1 篇“ 番茄叶霉病菌 “的相关文章
番茄 叶 霉病 菌 对氟唑菌 酰羟胺敏感基线的建立及氟唑菌 酰羟胺田间防病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氟唑菌 酰羟胺(pydiflumetofen)是一种新型SDHI类杀菌 剂,目前在中国仅登记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和油菜菌 核病,为明确其对番茄 叶 霉病 的防治潜力,测定了番茄 叶 霉病 菌 Passalora fulva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菌 株对氟唑菌 酰羟胺的敏感性,并验证了其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唑菌 酰羟胺对番茄 叶 霉病 菌 不同发育阶段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对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在0.10μg/mL剂量下抑制率均达50%以上。采用菌 丝生长速率法测得从山东省8个地区采集分离的103个菌 株的EC50值在0.04~1.74μg/mL之间,平均值为(0.67±0.41)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单峰曲线,可将该平均EC50值作为番茄 叶 霉病 菌 对氟唑菌 酰羟胺的敏感性基线。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 酰羟胺悬浮剂(SC)以有效成分200 g/hm^(2)剂量连续施药两次,距末次施药后7 d对番茄 叶 霉病 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 灵(thiophanate-methyl)有效成分540 g/hm^(2)和氟吡菌 酰胺(fluopyram)有效成分150 g/hm^(2)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氟唑菌 酰羟胺在防治番茄 叶 霉病 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李秀环 禾丽菲 李北兴 姜林 刘峰 慕卫关键词:番茄叶霉病菌 杀菌活性 敏感基线 田间防效 番茄 叶 霉病 菌 对咯菌 腈敏感基线的建立及田间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番茄 叶 霉病 是危害温室番茄 的重要病害之一,其致病菌 对常用杀菌 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亟待开发高效替代药剂。研究旨在探索番茄 叶 霉病 菌 (Fulvia fulva)对咯菌 腈的敏感性,建立敏感性基线,明确咯菌 腈在田间的防治效果。【方法】在山东济南、泰安、聊城、潍坊、莱芜、淄博6个蔬菜产区采集感叶 霉病 的番茄 叶 片,经分离纯化后,培养得到126株番茄 叶 霉菌 株;采用菌 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咯菌 腈对3株代表菌 株菌 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3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活性;利用菌 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地区的126株菌 株对咯菌 腈的敏感性,并建立敏感性基线。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评价咯菌 腈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结果】咯菌 腈对番茄 叶 霉病 菌 芽管伸长和菌 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平均EC50值分别为0.30和0.80μg·m L^(-1),而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弱,平均EC50值均>100μg·m L^(-1)。不同地区番茄 叶 霉病 菌 群体间对咯菌 腈的敏感性均无显著差异。其中,潍坊地区叶 霉菌 株对咯菌 腈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值为0.43μg·m L^(-1);淄博地区叶 霉菌 株敏感性相对较低,平均EC50值为0.79μg·m L^(-1)。泰安、济南、聊城、莱芜地区的叶 霉菌 株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平均EC50值分别为0.65、0.75、0.71、0.58μg·m L^(-1)。咯菌 腈对供试菌 株菌 丝生长的EC50值在0.16—1.69μg·m L^(-1),平均值为0.64μg·m L^(-1),敏感性频率呈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可作为番茄 叶 霉病 菌 对咯菌 腈的敏感性基线。2016—2017年田间试验表明,咯菌 腈对番茄 叶 霉病 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咯菌 腈在60.75 g a.i./hm^2剂量下对番茄 叶 霉病 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72.21%—75.02%和61.94%—70.65%,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100 g a.i./hm^2、代森锰锌700 g a.i./hm^2和甲基硫菌 灵540 g a.i./hm^2,与氟吡菌 酰胺150 g a 禾丽菲 陈乐乐 肖斌 赵时峰 李秀环 慕卫 刘峰关键词:番茄叶霉病菌 咯菌腈 敏感基线 田间防治效果 山东地区番茄 叶 霉病 菌 对四种杀菌 剂的敏感性测定及田间防治技术研究 番茄 叶 霉病 是我国北方保护地番茄 的重要病害之一,由(Passalora fulva(Cooke) U. Braun&Crous(syn. Cladosporium fulvum))侵染引起,主要为害番茄 叶 片,也可侵染番茄 的... 陈乐乐关键词:番茄叶霉病菌 杀菌剂 抗药性 敏感性 喷雾助剂 垫形汉斯霉——番茄 叶 霉病 菌 重寄生真菌 在中国的首次报道(英文) 2016年 在山东省莱阳的温室大棚中发现,番茄 叶 霉病 病菌 Passalora fulva的霉层上发生一种重寄生真菌 ,导致番茄 叶 霉病 菌 的橄榄绿色霉层被一种白色真菌 菌 丝体覆盖最终导致番茄 叶 霉的完全崩溃。通过分离培养获得了该重寄生菌 的单孢菌 株HMQAU130012,经形态学观察和rD NA-ITS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重寄生真菌 为垫形汉斯霉Hansfordia pulvinata,这是番茄 叶 霉重寄生真菌 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杨小凤 刘喆 梁晨 李宝笃 郑长英关键词:番茄叶霉病 新疆番茄 叶 霉病 菌 拮抗木霉菌 的筛选及防效测定 番茄 叶 霉病 为一种世界范围广泛分布的病害,由丝孢纲(Hyphomycetes)钉孢属(PassaloraFries)黄褐钉孢(Passalora fulva)引起。该病严重威胁保护地番茄 生产,可直接导致番茄 减产,并严重影响... 周勇关键词:番茄叶霉病 木霉菌 抑菌特性 文献传递 新疆石河子加工番茄 叶 霉病 菌 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3年 以“TIN606”加工番茄 品种为试材,对新疆石河子地区分离到的叶 霉病 菌 的生物学特性及部分流行环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斑产孢适宜温度范围为15-25℃,在20℃产孢量最大,而在4、35℃几乎不产孢;其茵落在20-25℃范围内生长最好,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菌 落生长迟缓。在相对湿度范围为75%~100%内病斑能够产孢,产孢量随湿度的上升、保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pH6.0时茵落生长最好,产孢量最高。全黑暗条件下比光照条件下病斑产孢量高、菌 落生长快;紫外线照射对病斑产孢、茵落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分生孢子主要在夜间飞散,在株高范围20-90cm内,70cm处分生孢子数量最多。 李辉玲 田丽萍 薛琳关键词:加工番茄 叶霉病 生物学特性 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 叶 霉病 菌 室内抑菌 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进一步探索竹醋液复合硅对防治番茄 叶 霉病 的作用效果。从室内研究了竹醋液复合硅、硅酸钠、竹醋液对番茄 叶 霉病 菌 (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影响,测定其对番茄 叶 霉病 菌 孢子萌发、菌 丝生长及产孢量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番茄 叶 霉病 菌 抑制作用增加。其中通过对菌 丝生长、孢子萌发,产孢量的回归分析表明,竹醋液复合硅主要影响番茄 叶 霉病 的产孢量从而达到对该病的抑制效果,并且抑制效果要高于硅酸钠、竹醋液的处理。 张志英 杜相革关键词:竹醋液 硅 番茄叶霉病菌 番茄 叶 霉病 菌 拮抗细菌 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液活性的研究 针对番茄 叶 霉病 的拮抗细菌 ,本试验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包括:拮抗菌 株的分离和筛选、菌 株的鉴定、菌 株摇床发酵的优化、发酵液活性物质理化性质的研究。试验结果摘要如下:1.本试验采用稀释分离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细菌 58株,通... 孙杨关键词:拮抗细菌 发酵条件 理化性质 番茄 叶 霉病 菌 产毒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使番茄 叶 霉病 菌 (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的产毒条件达到最优化,本试验研究了番茄 叶 霉病 菌 产毒能力与培养条件、环境因子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产毒条件下病菌 产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最佳产毒条件是:采用pH为6的PS液体培养基在26-30℃、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21d,接菌 数量5碟。 李小波 康立功 路盼 张贺 李景富关键词:番茄叶霉病菌 毒素 番茄 叶 霉病 菌 ISSR-PCR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10年 以番茄 叶 霉病 菌 (Passalora fulva)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该菌 ISSR-PCR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Mg2+、dNTPs、引物、模板DNA、TaqDNA聚合酶、缓冲液、循环次数)和引物进行筛选和优化,并对退火温度进行了梯度优化,建立了番茄 叶 霉病 菌 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Mg2+1.5 mmol/L,dNTPs 0.4 mmol/L,引物1.5μmol/L,模板DNA45 ng,TaqDNA聚合酶1.0 U,1倍的PCR缓冲液,循环40次,退火温度50℃。 张培培 梁晨关键词:番茄叶霉病菌
相关作者
韩巨才 作品数:236 被引量:1,270 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番茄早疫病菌 抗药性 杀虫剂 敏感性 番茄叶霉病菌 刘慧平 作品数:179 被引量:1,051 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杀虫剂 敏感性 抗药性 番茄叶霉病菌 内生细菌 王美琴 作品数:88 被引量:411 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番茄 番茄叶霉病菌 抗性检测 乙霉威 多菌灵 杨媚 作品数:104 被引量:682 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纹枯病菌 香蕉枯萎病菌 水稻纹枯病 水稻 立枯丝核菌 纪明山 作品数:499 被引量:2,950 H指数:26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抗药性 除草剂 玉米 灰霉病菌 拮抗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