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篇“ 留茬覆盖“的相关文章
- 旱地春玉米休闲期机械化秸秆粉碎留茬覆盖保墒技术规程
- 本标准规定了芹菜采收、分级、预冷、贮藏、包装、标识、运输、销售等冷链流通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鲜食本芹、西芹的冷链流通。
- 免耕不同留茬覆盖对旱作燕麦田土壤水分及温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研究了免耕不同留茬覆盖方式对旱作燕麦田土壤水分及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各留茬覆盖处理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极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各土层土壤含水率高低顺序依次为免耕高留茬高覆盖〉免耕低留茬高覆盖〉免耕高留茬低覆盖〉免耕低留茬低覆盖〉常规耕作。与土壤含水率相反,免耕各留茬覆盖处理不同测定时期的09:00—11:00内在10 cm和20 cm处土壤温度均显著低于常规耕作,各土层地温高低顺序与含水率顺序相反。免耕不同留茬覆盖对燕麦产量具有显著地提高作用,其中免耕高留茬高覆盖产量最高,为2 111.4 kg/hm2,较对照增产18.6%,产量总体表现为免耕高留茬高覆盖〉免耕低留茬高覆盖〉免耕高留茬低覆盖〉免耕低留茬低覆盖〉常规耕作。
- 王润莲刘景辉张志栋刘慧军
- 关键词:免耕留茬覆盖土壤水分土壤温度
- 免耕留茬覆盖对旱作燕麦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以旱作燕麦田为试验对象,设置免耕高留茬高覆盖、免耕低留茬高覆盖、免耕高留茬低覆盖、免耕低留茬低覆盖和常规耕作5个处理,研究了免耕留茬覆盖对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留茬覆盖各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0—10cm和1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及速效养分含量,0—10cm土层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10—20cm土层;免耕留茬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整个生育期抽穗期达到最大值,0—1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大于10—20cm土层,其中免耕高留茬高覆盖处理效果最佳;免耕留茬覆盖对0—10cm和10—20cm土壤微生物商有显著提高作用,免耕留茬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免耕留茬覆盖对燕麦产量影响显著,其中高留茬高覆盖处理产量最高,为2 111.4kg/hm^2,较常规耕作增产18.6%,产量总体表现为免耕高留茬高覆盖>免耕低留茬高覆盖>免耕高留茬低覆盖>免耕低留茬低覆盖>常规耕作。
- 王润莲张志栋刘景辉刘慧军刘金泉武俊英
- 关键词:免耕留茬覆盖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
- 免耕留茬覆盖模式对旱作农田突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严重,农田土壤是重要的有机碳库.农田土壤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受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与分布.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本试验研究表明,免耕留茬覆...
- 李晓婷李立军
- 关键词: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
- 留茬覆盖免耕对河西走廊灌区春玉米田土壤容重和硬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在20 cm留茬压倒(NPS20)、40 cm留茬压倒(NPS40)、40 cm立秆留茬(NS40)、20 cm立秆留茬(NS20)和传统耕作(CT)5个处理的基础上增加5 400 m3/hm2灌溉量(I1)、3 600 m3/hm2灌溉量(I2)两种灌溉量,共设计了10个处理,研究了小麦不同留茬高度、不同留茬方式以及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田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覆盖免耕处理有助于休闲期土壤表层疏松,留茬覆盖免耕处理0-5 cm层的平均土壤容重较CT降低2.04%;苗区适当的留茬覆盖量能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稳定性;增大灌水量提高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能;土壤耕作可以显著减小耕层土壤的抗楔入性,而免耕则使耕层土壤的抗楔入性增大。
- 张文颖张恩和
- 关键词:河西走廊灌区留茬覆盖免耕土壤容重土壤硬度
- 不同留茬覆盖模式对土壤蒸发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秸秆覆盖模式可显著影响土壤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本研究根据小麦机械收获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小麦留茬高度和覆盖量,研究了不同留茬高度和覆盖量组合对冬小麦收获后土壤表层含水量和土壤蒸发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冬小麦留茬高度0~35 cm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蒸发影响较小,而覆盖会明显改善土壤含水量和降低土壤蒸发量。当留茬高度为0~15 cm、田间剩余秸秆覆盖量为0.348~0.470 kg/m2时,试验期间(31 d)土壤累积蒸发量较无覆盖减少了16%~51%。考虑机收特点,建议小麦留茬高度为5~15 cm,其余残留碎杆覆盖在土壤表面,以减少土壤蒸发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 李艳刘海军
-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土壤蒸发
- 不同留茬覆盖模式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华北平原是我国农业主产区之一,但是水资源短缺和降水量较少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在降水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秸秆覆盖可显著较少土壤蒸发量和作物蒸散量,进而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是现在在华北平原冬小麦机械收割时留茬...
- 李艳刘海军
- 关键词:栽培模式留茬覆盖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 文献传递
- 基于HJ-1B数据的冬小麦留茬覆盖度遥感估算被引量:7
- 2011年
- 作物茬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碳、水和能量的流动与循环。建立了基于HJ-1B数据的冬小麦留茬覆盖度遥感估算模型,为区域作物留茬覆盖度遥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以山东禹城市冬小麦为例,分析了冬小麦留茬覆盖度与HJ-1BCCD数据各波段反射率、红外多光谱成像仪IRS数据的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反射率及三种归一化光谱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IRS归一化指数构建冬小麦留茬覆盖度光学估算模型。使用独立的地面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模型估算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4.96%,平均相对误差为9.28%,达到了一定精度。
- 张淼蒙继华李强子吴炳方杜鑫张飞飞
- 关键词:遥感冬小麦HJ-1B
- 免耕留茬覆盖对土壤呼吸和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1年
- 研究了不同留茬高度与不同覆盖量组合的土壤呼吸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为明确保护性耕作对内蒙古武川县上秃亥乡的气候变化和土壤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当地农田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09年进行,共设3个处理:传统耕作(CT)、留低茬半量覆盖(DH)、留低茬全量覆盖(DW)、留高茬半量覆盖(GH)、留高茬全量覆盖(GW)。采用静态箱法测定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并分层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进行测定,来明确该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在拔节期达到峰值,免耕留茬覆盖与传统耕作相比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降低,免耕同一留茬高度不同覆盖量差异显著,而免耕同一覆盖量不同留茬高度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呼吸速率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减少。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免耕留高茬全量覆盖处理与大气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9239。传统耕作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大气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8652,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免耕留茬覆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0~5cm和5~10cm土层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的活性。土壤呼吸与除全氮及过氧化氢酶外的土壤养分和水解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养分和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间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免耕留茬覆盖较传统耕作能显著降低土壤呼吸速率,且全量覆盖的土壤呼吸速率低于半量覆盖,能提高土壤表层0~5cm和5~10cm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且全量覆盖优于半量覆盖。
- 崔凤娟李立军刘景辉高婕王永强
-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
- 少耕留茬覆盖小麦间作玉米的水分利用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针对河西绿洲灌区间套种植耗水量多与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矛盾,通过大田试验,在不同供水水平下,研究了间作小麦高茬收割覆盖对间作群体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解析了间作结合留茬影响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基本机理,得到了如下主要...
- 陶志强
- 关键词:绿洲灌区少耕留茬覆盖间作棵间蒸发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刘景辉

- 作品数:434被引量:3,531H指数:28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燕麦 土壤酶活性 免耕 盐碱地 水分胁迫
- 宋秋来

- 作品数:144被引量:3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秸秆还田 寒地水稻 耕作栽培技术 水稻秸秆
- 张志栋

- 作品数:10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免耕 燕麦 留茬覆盖 温室气体排放 旱作
- 马春梅

- 作品数:143被引量:935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豆 秸秆还田 大豆植株 保护性耕作 氮素
- 龚振平

- 作品数:235被引量:1,545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豆 秸秆还田 水稻 施肥 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