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3篇“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相关文章
- 双石通淋胶囊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观察双石通淋胶囊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就诊的10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型)患者依据区组随机化分为治疗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盐酸多西环素口服治疗7 d,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双石通淋胶囊口服7 d。两组患者在停药后7 d进行复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病原体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和84.6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刺痒、尿道分泌物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3.12±0.38)、(3.34±0.44)、(4.12±0.68)、(4.03±0.59)、(3.36±0.32)和(3.56±0.52)d,均优于对照组的(4.26±0.76)、(4.76±0.83)、(4.89±0.89)、(5.12±0.92)、(4.56±0.82)和(4.64±0.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各症状评分分别为(0.86±0.18)、(0.94±0.23)(0.79±0.16)、(1.01±0.27)、(0.83±0.20)和(0.97±0.2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0.46)、(1.54±0.52)、(1.46±0.49)、(1.50±0.51)、(1.44±0.43)和(1.32±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原体转阴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治疗组发生胃肠道反应、头痛、斑丘疹、口干例数分别为1、1、0、1例,对照组分别为1、2、2、0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的9.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石通淋胶囊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湿热下注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病原体转阴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韦一洪志明陈子龙陈文铄王胜杰邱俊峰翁浩伟
- 关键词:尿道炎多西环素湿热下注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4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淋清治疗,两组均完成2周治疗并在第1、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激素水平、免疫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激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激素水平FSH、LH、PLR及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s-CRP、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IgA及IFN-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乏力及腹泻发生率、治疗后第1、3个月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淋清用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能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患者免疫水平,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能降低治疗后复发率。
- 陈朋飞吕水林李周侯世浩
- 关键词:热淋清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免疫水平激素水平
- 茯苓解毒方加减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茯苓解毒方加减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茯苓解毒方加减治疗。记录两组症状评分、炎症因子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道灼痒、尿急、尿频及尿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组间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00%(5/50),与对照组的8.00%(4/50)进行组间比较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00%(5/50),低于对照组的26.00%(13/50),组间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茯苓解毒方加减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 王麦绒贺利明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炎症因子
-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3种不同取样方法的比较分析
- 2020年
- 目的:对比研究3种取样方法在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88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患者的尿液、尿道拭子和精液,应用实时荧光RNA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进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检测,对三种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88例男性患者中,UU在尿液、尿道拭子和精液的阳性率分别为48.3%(139/288)、50.0%(144/288)和50.7%(146/288),三种标本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CT在尿液、精液和尿道拭子的阳性率分别为17.0%(49/288)、18.4%(53/288)和18.8%(54/288),三种标本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UU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尿液、尿道拭子和精液三种标本均可作为SAT检测UU和CT的临床样本,尿液取样无创,方便,可推广应用。
- 赵光华伍启康陈斌鸿李炜煊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
- 交沙霉素联合热淋清胶囊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交沙霉素联合热淋清胶囊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男性NGU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交沙霉素0.4mg口服,每天3次;B组在应用交沙霉素的同时,加用热淋清胶囊1.5 g口服,每天3次;持续用药1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病原体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B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原体转阴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交沙霉素联合热淋清胶囊对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 庞永冰王琳琳谢明夫文兆峰武庆杰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交沙霉素热淋清
-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真菌感染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真菌感染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328例。收集所有患者尿液标本,采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患者尿液病原菌进行鉴定,使用药敏试剂条进行药敏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28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检测出真菌11.59%(38/328),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占36.84%(14/38),而热带念珠菌占31.57%(12/38),光滑念珠菌占13.16%(5/38);所有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均无耐药性,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热带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热带念珠菌对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三者的耐药性均为8.33%,而白色念珠菌对上述三种真菌药物耐药性均为7.14%。结论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真菌感染以热带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的病原菌,两者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合适的抗菌药物,并控制给药剂量。
- 胡瑞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真菌感染抗菌药物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14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84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10天一疗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加中成药疗法,10天一疗程,每组均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尿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检查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纳入统计受试者共284例,治疗1疗程后,对照组:治愈68例(47.9%),显效28例(19.7%),有效37例(26.1%),无效23例(16.2%),治疗组:治愈93例(65.5%),显效21例(14.8%),有效19例(13.4%),无效9例(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可靠。
- 许斌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 312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真菌感染检验结果,为临床防治真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312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收集所有患者尿液标本,检测病原菌并实施药敏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12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真菌感染率为10.26%,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占37.50%,而热带念珠菌占31.25%,光滑念珠菌占18.75%;热带念珠菌对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三者的耐药率均为10.00%,而白色念珠菌对上述3种真菌药物耐药率均为8.33%。结论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真菌感染以热带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的病原菌,两者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合适的抗菌药物,并控制给药剂量。
- 康小会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真菌感染耐药分析
- 588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真菌感染检验结果观察
- 2016年
- 根据临床经验发现,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产生是由于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时间长、用量大等不合理情况,该炎症属于一类性传播疾病,患者发病后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尿道瘙痒、疼痛且含有较多的黏性分泌物,患者排尿困难,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睾丸炎等其他炎症。而对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临床是一般是会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治疗,
- 李晓松张学军张凌凌孙艳艳
- 关键词: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真菌感染抗菌药物性传播疾病临床症状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63例疗效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双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阿奇霉素与非淋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为7.94%,低于对照组的1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取得了满意成效,且明显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刘磊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 任军

- 作品数:45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 非淋菌性尿道炎 自觉症状 寻常型银屑病
- 冯桥

- 作品数:58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壮医药线点灸 壮药 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壮医
- 任勇

- 作品数:16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病因 带状疱疹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阴道加德纳菌 性接触传播
- 韦国强

- 作品数:49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中国商环 勃起功能障碍 包皮环切术 他达拉非 小剂量
- 叶顺章

- 作品数:103被引量:1,200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淋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沙眼衣原体 淋病 生殖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