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6篇“ 男性泌尿生殖道“的相关文章
左氧氟沙星治疗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2024年
通过对比分析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和单药治疗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60例,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单药组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联合组在使用左氧氟沙星的基础上增加其他治疗方法。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联合组显著高于单药组(%96.67 vs %76.67);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联合组显著低于单药组(3.33% vs 26.67%);在治疗后的IgA和IgM水平上,联合组显著高于单药组;在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上也明显优于单药组。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于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改善患者情绪和免疫功能也有明显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博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
3685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检测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皮肤科和泌尿外科门诊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男性患者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疱疹病毒2型(HSV2)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回顾性分析3685例疑似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生殖道分泌物中Uu、CT、NG及HSV2检出率,并分析病原体感染率与年龄及临床诊断间的关系。结果3685例样本病原体总检出率为30.72%,Uu、CT、NG、HSV2检出率分别为23.53%、8.66%、10.72%、2.17%,各种病原体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u、NG、CT在21~50岁年龄段内检出率最高,而HSV2感染在51岁以上人群检出率最高,各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中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u、CT、NG在不同临床诊断中感染率与无症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V2在包皮龟头炎、尿炎、前列腺炎、附睾、精囊炎中检出率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u、CT、NG感染是男性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常见病原体,低年龄段和高年龄段存在一定的感染率,应加强该年龄段人群的性病防治工作。
张永乐施新萍魏建波姜凯
关键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生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病原体
沈阳地区就诊不育男性泌尿生殖道UU、HPV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就诊不育男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在沈阳地区20个生殖医疗机构2018年1月-2021年1月就诊的18~50岁不育男性各200例共2000例,采集调查对象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UU、HPV检测,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分析影响不育男性泌尿生殖道UU、HP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放20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21份,回收率96.1%。1921例中检测出UU阳性531例(27.64%),HPV阳性78例(4.1%)。UU感染组初中及以下学历、无固定职业、吸烟、个人卫生差、有临时性伴侣的占比高于UU未感染组,HPV感染组初中及以下学历、个人卫生差、有临时性伴侣的占比高于HPV未感染组(均P<0.05)。UU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年龄、饮酒史未见差异,HPV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年龄、职业、吸烟史、饮酒史未见差异(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个人卫生差、有临时性伴侣是不育男性泌尿生殖道UU、HPV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沈阳地区不育男性泌尿生殖道UU感染率较高,HPV感染率较低。学历低(初中及以下)、个人卫生差、有临时性伴侣是导致不育男性UU、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谢庆鹏刘世博胡滨
关键词:不育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
精浆弹性蛋白酶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诊疗中的意义分析
2022年
分析精浆弹性蛋白酶(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elastase,PMNE)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将139例确诊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男性作为疾病组。服用阿奇霉素十天后临床症状缓解者为好转组。好转组病例继续服用阿奇霉素七天后临床症状消失者为治愈组。将同期接受正常生育咨询的122例男性作为对照组。最后收集各组的精浆标本,通过精浆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PMNE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疾病组、好转组和治愈组的PMN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好转组与疾病组的PMNE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的PMNE浓度低于好转组和疾病组(P<0.05)。结论:PMNE检测对于辅助诊断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有重要价值,但在临床治疗疗效监测方面欠理想。
林泽耿刘燕玲赵莹李秋娴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
一种造成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机会致病菌——解葡萄糖苷棒杆菌
2022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棒杆菌属的致病力被低估了,该类菌属甚至能使无易感因素的免疫活性个体发生感染。棒杆菌属作为重要的机会致病菌逐渐被人们深入认知,近年来,相继有解葡萄糖苷棒杆菌引起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例报。解葡萄糖苷棒杆菌对男性泌尿生殖道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其作为一种机会致病菌,能引起男性非淋菌性尿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无诱发因素的持续性或反复性膀胱炎等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该文主要从解葡萄糖苷棒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可能的致病机制、临床意义及相关抗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遵循。
张旺杨宁王欢刘明张甜鲍春梅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膀胱炎
精液黏稠度在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中的意义分析
2021年
分析精液黏稠度在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15例有泌尿生殖道疾病的男性精液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262例正常生育咨询的男性精液作为对照组。在显微镜下观察精液液化程度并检测其精液黏稠度。记录试验组中液化正常与异常的标本数,以及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精液黏稠度正常与异常的标本数。采用(2检验统计分析试验组的精液液化异常率与精液黏稠度异常率差异,同时分析两组的精液黏稠度异常率差异。结果:试验组中精液黏稠度异常率明显高于精液液化异常率(P<0.01),试验组的精液黏稠度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液黏稠度异常在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中更常见,在临床诊疗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林泽耿刘燕玲汤淑银
关键词:精液液化黏稠度泌尿生殖道疾病
重庆市不育男性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调查重庆市不育男性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病奈瑟菌(NG)及生殖支原体(MG))感染现状,为不育男性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12月重庆市人口计生研究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男性的精液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核酸等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对标本分别进行CT-RNA、UURNA、NG-RNA和MG-RNA检测;并对就诊男性按照就诊类别、年龄及病原体感染类型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1、受试男性精液中CT、UU、NG和MG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2.5%、29.3%、1.5%、1.6%,UU阳性检出率与其他三种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组男性UU阳性检出率为37.1%,高于健康男性UU阳性检出率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67例不育男性阳性病例中共检出7种不同病原体感染类型,以单独UU感染率最高,阳性率为35.9%,构成比占85%,与其他感染类型感染率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年龄阶段分组中,健康体检组男性和不育组男性UU感染率都高于CT、 NG和MG感染率;不育男性UU感染率高于健康体检男性感染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UU、NG和MG是我院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UU病原体感染率远远高于其他三种病原体;不育男性UU阳性率高于健康男性,这说明UU感染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华琼孙岚杨学妞丁杰张天枫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核酸扩增技术
已婚育龄男性泌尿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2019年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男性泌尿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情况,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HPV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和服务场所的18~50岁的已婚育龄男性,对其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并采集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73名已婚育龄男性,HPV感染率为2.75%,其中有1例(0.21%)为双重感染(检出68和70两种HPV亚型)。吸烟者的HPV感染率(4.17%)略高于不吸烟者(1.56%)。结论上海松江地区已婚育龄男性的HPV感染率较低。但是吸烟可能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其深层次原因仍需进一步探索。
杨琴周颖武俊青金梦华张俊国姜楠李玉艳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
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影响与不育关系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探究男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精液质量造成的影响与男性不育间的关系。方法:在2018年8月~2018年10月间来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育男性患者中随机选择250例纳入不育组,在同期于我院施行体检的已生育健康男性中随机选择30例纳入已育组,通过PCR基因扩增法对尿分泌物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施行检测,综合运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 CASA)和人工精液分析方法对精液(液化时间)、精子(存活率、浓度、形态、前向活动力)等参数施行检测。结果:不育组单纯 UU、CT感染和CT+UU混合感染阳性率均显著比已育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UU感染组与CT感染组间精液相关参数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已育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男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在不育男性中极易发生感染,会对精液各项参数造成不利影响,感染者精液质量会显著下降,最终造成男性不育。
陈甫王伟周王路和帅军陈蕾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精液质量不育
育龄男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育龄男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生殖道感染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和服务场所的18~50岁的育龄男性,对其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并采集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培养法和PCR方法进行UU和HPV的检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1例育龄男性,泌尿生殖道UU阳性率为44.93%(279/621),HPV感染率为2.90%(18/621),UU和HPV双重感染率为2.42%(15/621)。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者的UU感染率(50.54%,140/277)高于不吸烟者(40.41%,139/344);高中/技校研究对象HPV感染率(4.84%,12/248)略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初中及以下研究对象相比,大专及以上者UU感染的风险较低(OR=0.61,95%CI:0.39~0.96);吸烟者UU阳性的风险高于不吸烟者(OR=1.46,95%CI:1.01~2.01)。结论:上海松江地区育龄男性的UU感染率较高,HPV感染率较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吸烟育龄男性的UU筛查,以期降低UU的阳性率。
周颖武俊青杜联芳杨琴王慧萍姜楠金梦华李玉艳
关键词:育龄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

相关作者

王和
作品数:159被引量:470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
研究主题:细菌L型 细胞壁缺陷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沙门菌
宋永胜
作品数:353被引量:1,08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膀胱癌 膀胱移行细胞癌 预后 膀胱肿瘤 前列腺癌
潘伯臣
作品数:80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男性不育 勃起功能障碍 男性不育症 无精子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贺锐
作品数:44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低出生体重儿 肠道菌群 病原菌 耐药性 荧光定量PCR
杜强
作品数:80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勃起功能障碍 诊疗体会 他达拉非 男性不育 男性不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