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篇“ 男子400M栏“的相关文章
东京奥运会男子400m冠军Kareten Warholm运动学特征模型
2024年
运用视频图像解析、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东京奥运会男子400 m冠军Kareten Warholm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冠军技术模型,探求其运动规律。发现:Warholm跨跑全程速度分配较合理,具备较强的加速能力、速度保持能力与冲刺能力,是典型的速度型运动员;比赛全程节奏稳定,速度呈现“一提两降”,过时间出现“两角一方”,步幅特点是双减速模式,以上指标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特征。
龚旭阳苑廷刚马国东侯金宝刘嘉伟朱和平冷欣
关键词:东京奥运会运动学特征
中外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分段成绩及全程节奏比较
2024年
为揭示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分段成绩及全程节奏特征,探究中外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成绩和技术的发展特征及具体差距,搜集了男子400 m世界排名前3的运动员沃霍姆、本杰明、桑托斯及中国运动员谢智宇近3年的主要比赛决赛视频,采用Dartfish软件对视频进行逐帧解析,并对比赛成绩、步幅、步频、速度及节奏变化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国外优秀运动员在H1—H2阶段速度达到全程最大,为(8.77±0.72) m/s,且前3速度变化呈现“N”形态,谢智宇在绝对速度上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在H1—H2阶段差距最大,差值接近1.00 m/s;国外优秀运动员间步数基本固定,大部分运动员在比赛中会有1次步数调整,第1次调整在H7居多,谢智宇在间的步数变化次数多于国外优秀运动员.
郑哲王辉朱厚伟孙刚
关键词:节奏策略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男子400 m决赛前3名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分析
2024年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解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男子400 m决赛前3名运动员的竞技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反应时成绩不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因素。(2)无论哪种类型的运动员都应保持节奏稳定,避免速度大幅波动,以确保技术水平的发挥。(3)运动员在第3阶段可能会降低速度、改变步长或变换攻腿,增加了跨技术的难度。(4)在400 m比赛中,起跑到第1间步数会影响全程节奏;第1至第4阶段需培养速度和平跑能力;第4至第7阶段要维持速度耐力和抗乳酸能力;第7至第10阶段要保持速度准备冲刺;第10至终点阶段需加强乳酸堆积时的冲刺能力训练。基于此,建议:(1)运动员应根据自身节奏模式加强薄弱环节训练;(2)通过训练找到最佳节奏,加强非惯用脚技术训练或调整步幅和频率来保持使用惯用脚上;(3)运动员需注意上技术、起跨点和重心控制等细节,并根据个人特点决定加速时机,以达到最佳速度。
冷平刘坤
关键词:运动员竞技表现
世界顶尖男子400m运动员技术分析
2023年
对2000年后男子400 m成绩在47 s以内的4名运动员和东京奥运会400 m成绩在48.50 50.00 s的8名运动员进行研究,并对东京奥运会冠军Warholkm开展个案分析。认为:400 m全程可分为加速阶段、速度保持阶段、调整阶段、速度衰减阶段和冲刺阶段;全程5个分段用时、3个间用时及过用时均与成绩呈正相关,最大分速度和最小分速度与成绩呈负相关;世界顶尖运动员短距离加速能力、最大速度保持能力、后程速度耐力和冲刺加速能力都较强,全程速度分配合理且速度变化平稳;世界顶尖运动员具备优良的全程跑动节奏和跑跨结合技术,全程跑动节奏更好,间速度快且呈13步节奏;Warholkm在体能上有良好的速度素质和速度耐力,在技术上有出色的跑跨结合能力和过技术,但全程速度波动较大,且间跑动节奏存在由13步转为15步的情况。建议:运动员应重视平跑能力,提高短距离加速能力、最大速度保持能力、速度耐力和全程速度分配能力;重视跑动节奏,将全程步数趋于起跑至第1为20~21步、间13步和第10至终点为16~18步;重视跑跨结合技术,加强上技术和跑跨结合能力训练;高水平400 m运动员的训练要根据自身特点提高针对性和个性化。
刘嘉伟苑廷刚韩鹏鹏侯金宝
中外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全程节奏特征分析
2022年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获得第14届全运会男子400m前两名运动员与第32届东京奥运会男子400m前三名运动员的全程步数、间时间、过时间进行对比,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全程节奏的差异。为我国男子400m运动员的相关能力提供改进建议,以期提升我国男子该项目整体竞技水平。
刘伟浩刘长江曲强彭麟凯杨玉成
关键词:400M栏男运动员
优秀男子400运动员关键运动学特征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本文旨在完善我国男子400运动学特征研究,全面掌握优秀400运动员主流技术发展趋势,探索400运动员运动学模型和技术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从400运动员跨节奏、步长、步频、步数、速度、反应时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为教练员提供合理化的训练指导与建议,以期对运动员发展专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我国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结论:①男子400m跨节奏有不同的模式,首先是间跑步幅在13—15步,其次是主力腿替换需要依据运动员个人习惯不同而改变。②步长分为大步长、中步长、小步长。另外通常步长变化明显出现在第七。③国外运动员采用匀步频—慢步频—匀步频的模式,国内运动员均采取匀步频—快步频或慢步频—快步频的模式。④优秀运动员通常在0—H1采用22步的模式,间跑为15步,呈现出奇数+偶数或偶数+奇数的特点。⑤男子400最大速度一般出现在前三,优秀运动员速度保持阶段可持续至第七。⑥男子400反应时与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宜过分追求反应时长。
龚旭阳苑廷刚侯金宝韩鹏鹏刘嘉伟朱和平
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全程节奏特征与运动成绩关系研究
研究目的:400m是典型的速度-力量+技术主导的周期性体能类项目,隶属于跨越障碍、快速移动的非对称性项目,是田径比赛中难度较大的项目之一,从竞技能力的组成上除了技术和体能之外,对于间节奏有极高的要求,对于全程节奏的统...
王艺杰
关键词:400M栏节奏
我国优秀男子400运动员体能、专项能力与成绩关系的研究
研究目的:对于400m这种速度与技术、节奏组合的项目而言,我国男子项目的实力和东京奥运会参赛成绩标准(48.90s)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差异的原因究竟是运动员体能、技术还是其他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外诸多研究从...
冯志强
关键词:400米栏
世界顶尖男子400m选手运动技术分析
研究目的:田径男子400m项目在2000年之后已有4名运动员、累计9次跑进47.00s以内,其中挪威选手KaestenWARHOLK更是以45.94s成为首位进入46.00s以内的运动员,对该项目顶尖运动员进行研究,以...
刘嘉伟苑廷刚杨奕韩鹏鹏侯金宝
我国青年男子400运动员宋家辉大周期训练安排的研究
当前我国大力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将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在这种背景下涌现出众多成绩优异的青少年运动员,宋家辉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学生运动员,仅经历两年时间的训练就在2019年...
王远兴
关键词:青年运动员400米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