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7篇“ 电镀法“的相关文章
- 电镀法制备超高密度Cu/Sn凸点和Cu/SnAg凸点及其微观形貌研究
- 2025年
- 以超高密度Cu/Sn微凸点和Cu/SnAg微凸点为研究对象,采用COMSOL软件建立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焊料凸点高度对键合可靠性的影响;采用电镀法制备Cu/Sn凸点阵列和Cu/SnAg凸点阵列,重点对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SnAg凸点高度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凸点键合界面应力,从而提高芯片键合可靠性。金属凸点尺寸越小,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生长越快,空洞数量越多。雾锡凸点的晶粒尺寸大于亮锡凸点,而且晶界数量较少,使得凸点界面上IMC的生长速度较慢。因此,雾锡凸点能够有效减少凸点界面空洞的形成,SnAg合金替代纯锡材料可以进一步减少凸点界面空洞的形成。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成功制备出点间距为8μm,像素阵列为1920×1080的超高密度Cu/SnAg金属凸点。
- 罗灿琳林畅曾煌杰张永爱孙捷严群吴朝兴吴朝兴周雄图
- 关键词:电镀
- 一种基于电镀法的线路板表面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表面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镀法的线路板表面处理方法。获取线路板电镀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多维过程数据和多维反馈数据;分析多维过程数据的波动情况获得电镀过程杂乱度;分析多维反馈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得效率影...
- 陈林男王志华王新华李步相
- 高磁损耗FeNiCo/PET叠层膜的电镀法制备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磁性合金薄膜在高频微波段具有高损耗的优势,但其磁性能随着厚度的增大而快速衰减,本文探讨磁性金属膜磁性能随厚度变化的原因,并发展一种大厚度条件下保持高磁损耗的低成本方法。方法以PET为基材,采用电镀法制备高磁损耗FeNiCo薄膜,通过多层叠加,层压获得具有绝缘夹层结构的磁性金属叠层厚膜。结果当PET夹层厚度为5μm、FeNiCo磁性膜厚度为1.7μm、总层数为10层即总厚度为67μm时,在1 GHz处的磁导率虚部仍可达到40.69,tμ''值为2726。经微带线法测试,[FeNiCo/PET]10叠层复合膜在1 GHz处的S21为−9.0 dB,Ploss/Pin为0.83,显著高于60μm厚的传统磁性贴片商品性能(分别为−1.9 dB和0.58)。结论绝缘间隔层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层间的涡流效应,使其在较厚的厚度下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磁导率和磁损耗,从而实现高效的电磁噪声抑制性能。
- 陈方蓉李维刘星王峰余本潮陈志宏官建国
- 关键词:电镀法涡流效应吸波材料高磁导率
- 一种电镀法固定金属合金氧化物除磷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法固定金属合金氧化物除磷的方法,以稀土金属元素镧结合金属元素铁、铜为原料,通过电镀方法、共沉淀方法制备合成氧化金属及合金氧化物除磷剂,将其投入含磷废水中,使其与水中的磷反应,达到出磷目的,然后再采用N...
- 江映翔郭治衡王栋曹强
- 基于V型腔阵列表面的可控电镀法在制备高灵敏SERS基底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型腔阵列表面的可控电镀法在制备高灵敏SERS基底中的应用,包括:1)制备电镀模板,采用V型腔体结构的AAO模板,以固定角度及恒定速率蒸镀10nm铬和120nm银,形成一层紧密结合的AAO银膜电镀层;...
- 方靖淮刘闯王素吴静
- 电镀法在30CrMnSiA表面制备Zn-Ni耐蚀镀层研究进展
- 2024年
- 航空高强度结构钢30CrMnSiA具有极强的氢脆敏感性,并且在服役过程中由于长期处于雨林潮湿环境下,结构钢表面镀层损坏更快,加速腐蚀更加严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要求高强度结构钢能满足长时间处于海洋潮湿环境的要求,以此减少腐蚀带来的损失。传统Cd镀层虽然具有很好的防腐性能,尤其是是海洋环境下,抗腐蚀能力更好,但Cd有剧毒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原则;而Zn镀层在一般工业大气环境下耐蚀性能优异,氢脆敏感性低,但不适合在海洋环境下,耐蚀性能很差。纵观各种电镀技术,Zn-Ni镀层因抗腐蚀能力强,不易发生氢脆而备受关注,是目前最有潜力替代传统镀Cd的技术之一。从电镀Zn-Ni合金工艺、 Zn-Ni合金共沉积机制、 ZnNi合金镀层耐蚀机制3方面对电镀Zn-Ni合金技术进行展开论述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 庄治平刘皓靳磊于庆河林岳宾
- 关键词:航空电镀ZN-NI合金碱性电镀
- 电镀法改进模具使用寿命
- 2023年
- 电镀作为一种传统强化模具性能的方式,其对模具寿命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模具的质量与制件质量紧密相关。许多模具(如压铸模)的表面必须进行电镀,以提高其综合性能。传统的镀铬技术尽管工艺成熟,质量稳定,但其生产过程并不环保,甚至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保护环境,探索清洁生产的可替代电镀方法相应而生。概述了模具的主要类型、电镀法对模具寿命产生的影响,并使用实验制备镍钴合金镀层,以期提高模具性能及使用寿命。
- 何成邢佳蓉周靖朋陈芷颖姜雄华
- 关键词:电镀法镍钴合金
- 电镀法实现毫米厚单晶铜板的制备被引量:1
- 2023年
- 在单晶衬底上外延电镀金属为获得高度有序的金属薄膜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在传统外延电镀过程中,随镀层厚度增加,缺陷数量变多,出现孪晶,并进一步导致镀层结构向多晶转变,使得传统单晶衬底上的外延电镀只能获得几微米厚的单晶薄膜.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策略来调节电镀过程,实现更厚金属单晶的制备.本文以高指数单晶铜箔(25μm)为阴极,利用外延电镀法成功制备出毫米厚的单晶铜板.研究发现,高指数单晶铜表面独特的原子台阶,能够引导铜原子的有序沉积,减少缺陷、层错或晶格孪晶的形成,进而有助于更厚单晶铜的外延电镀.与相同厚度的多晶铜相比,所制备的单晶铜在电导率、延展性和疲劳性能方面有显着提升.该工作为单晶铜板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的策略,有望推动单晶铜在高速、大功率、柔性电路等领域的高端应用.
- 李兴光张智宏张志斌寇金宗吴慕鸿赵孟泽乔瑞喜丁志强张志强刘放杨晓楠邹定鑫王新强高鹏付莹王恩哥刘开辉
- 关键词:电镀过程镀层厚度镀层结构电镀法金属薄膜单晶铜
- 电镀法制备裂变电离室电极铀膜
- 2023年
- 裂变电离室电极镀铀(235 U)的均匀性、镀膜厚度和结合力是影响中子探测器灵敏度等性能关键所在,以无水乙醇为电镀液,铂丝为阳极,通过考察阴极镀件(铝管)处理工艺、pH值、电流密度、电镀时间和镀液中U(Ⅵ)初始浓度对电镀效率及镀膜的影响,进而确定了电镀铀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6.50 mA/cm^(2)、电镀时间为30 min、pH=2.6、极间距为12 mm、镀液中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96 mg/mL时,电镀效率约达92.4%,镀膜厚度可达2.26 mg/cm^(2)。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EDS)等对镀层进行了表征。XPS表明U以六价态的UO_(2)+2聚合物和四价态的二氧化铀(UO_(2))形式存在,且纯度较高。SEM显示镀层表面平整、致密。划痕法测试结果表明,镀层结合力一般。
- 葛孟团孙光智刘海峰肖伟赵东黄磊曾乐邱顺利江重祥孙祁
- 关键词:工艺参数结合力
- 一种利用电镀法制备泡沫金属的设备及其制备工艺
- 一种利用电镀法制备泡沫金属的设备及其制备工艺,属于电镀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制备设备长期使用后,预镀辊上沉积的金属镍会爆开,导致制备的泡沫镍受到损伤的技术问题,一种利用电镀法制备泡沫金属的设备及其制备工艺,包括第一导向...
- 王云龙
相关作者
- 姚怀

- 作品数:110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镁合金 力学性能 MG-2 化学镀 镁合金组织
- 刘雅琴

-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镀液 立方氮化硼薄膜 立方氮化硼 电镀法 氨基磺酸镍
- 魏永生

- 作品数:72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硼氢化钠 催化剂 水解制氢 制氢 燃料电池
- 苌清华

- 作品数:85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化学镀 铝合金 镀液 电镀 铸轧
- 刘伟

- 作品数:155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钨合金 SUB 水热反应 氧化铅 偏钨酸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