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篇“ 电针围刺“的相关文章
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珠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6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予以电针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肿胀程度、上肢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有助于减轻疼痛,消除患肢水肿,提高上肢运功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加强日常生活能力。
章璐罗发兰熊翼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中药熏蒸电针围刺上肢运动功能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索电针对肿瘤神经的作用
目的:探索电针调控肿瘤神经的候选靶基因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雌性BALB/c小鼠,皮下注射4T1细胞构建小鼠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与电针组,每组6只,通过肿瘤生长曲线、抑瘤率观察电针对肿瘤生长...
田叶红黄金昶齐雪维董珍珍邱晓伟姜欣
关键词:围刺乳腺癌转录组
浅谈电针加温针灸治疗腱鞘囊肿
2023年
通过与常规电针治疗对比,观察分析电针加温针灸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针灸科收治的52例腱鞘囊肿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囊肿局部进行,针尖穿透囊壁,直至囊肿基底部,加用电针2组,选用疏密波,以患者耐受为度,最后在囊肿中央施温针灸,出针时摇大针孔;对照组在囊肿局部进行针,加用电针2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30min,5次为一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6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复发率7.69%。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2%,复发率34.6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加温针灸治疗腱鞘囊肿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彭红霞张伟罗忠纯杨怡王依宁
关键词:腱鞘囊肿围刺电针温针灸
电针诱导小鼠乳腺癌微血管正常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诱导小鼠乳腺癌微血管正常化的作用。方法用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构建4T1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荷瘤组(tumor-bearing group,TG)、电针组(electroacupuncture tumorbearing group,EATG)、贝伐单抗组(bevacizumab tumor-bearing group,BTG),每组18只。TG组不予干预,EATG组电针30 min,BTG组腹腔注射10 mg/kg贝伐单抗。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5天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CD31、α-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表达情况;干预后第3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肿瘤微血管形态。结果干预前各组肿瘤组织CD31、α-SMA、HIF-1α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第3天,EATG组、BTG组肿瘤组织CD31、HIF-1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α-SM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干预后第5天,EATG组、BTG组肿瘤组织CD31、HIF-1α表达水平仍低于TG组(P<0.01),α-SMA表达水平高于TG组(P<0.05)。干预后第3天,HE染色各组肿瘤组织均可见微血管;扫描电镜观察显示,TG组肿瘤微血管管壁粗糙、有缺损、管腔出现明显畸形,而EATG组、BTG组肿瘤微血管管壁完整性较好,管腔未出现明显畸形。结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微血管密度,提高新生血管的周细胞覆盖,诱导小鼠乳腺癌微血管正常化,从而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
常馨卢涛黄金昶
关键词:电针围刺乳腺癌内皮细胞周细胞
载MOF药物微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小鼠黑色素瘤
李婵
电针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34/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PSQI评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电针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解金枝刘玉玲吴海滨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蛇串疮缠腰火丹电针围刺放血疗法
电针肌筋膜激痛点对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电针肌筋膜激痛点(TrP)对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腰部MP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肌筋膜TrP治疗,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障碍.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障碍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中的疼痛评估指数评分(14.31±2.12)分、视觉模拟评分(2.07±0.41)分、现时疼痛强度评分(1.56±0.18)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评分(4.21±0.8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38±2.57)分、(2.98±0.39)分、(2.01±0.21)分、(6.73±1.1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肌筋膜TrP治疗腰部MPS的效果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障碍.
卢杰卢心逸何继柔王晓宇
关键词:疼痛程度
循经远取结合电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结合电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拓展新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08例,将患者按照首次接诊的时间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对...
侯青琳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围刺电针
电针法治疗胫骨内髁炎的疗效观察
2021年
对比观察电针法与单纯外用扶他林治疗胫骨内髁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胫骨内髁炎患者随机分组,组采用疼痛部位周电针法,对照组仅局部疼痛部位外用扶他林乳胶剂。结果:从治疗有效率来看,电针组为97.5%;对照组为75.00%。结论:电针法治疗胫骨内髁炎疗效优于单纯外用扶他林乳胶剂。
倪金聪沈莲夏伟民
关键词:胫骨内髁炎围刺法电针
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的抑瘤机制
神经新生已成为肿瘤的重要获得性特征之一,研究表明通过基因技术特异性操控乳腺癌神经,激活交感神经促进乳腺癌进展,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乳腺癌生长。神经调控肿瘤的分子机制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阻断神经为抗肿瘤治疗提供重要靶标。然而...
田叶红
关键词:P75NTR神经新生围刺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陈蓓
作品数:8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术后镇痛 混合痔 电针围刺 针刺 针刺镇痛
陈科
作品数:18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泰胶囊 心肌梗死 电针围刺 电针 垂体后叶素
杜艳
作品数:69被引量:373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研究主题: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 针灸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穴位埋线
沈中秋
作品数:15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
研究主题:荨麻疹 刺络放血 顽固性荨麻疹 背俞穴 面部痤疮
吴君怡
作品数:44被引量:26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META分析 针刺 针刺镇痛 针灸 R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