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26篇“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下的电力市场化改革
- 2024年
- 自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特别是近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围绕加快新型电力体系建设作出了系列改革部署,我国电力市场化建设快速推进。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电力行业是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门。当然,电力行业主要是向其他行业和居民提供电力使用,并非自用而排碳。目前,中国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约占国内总排放的45%,全球电力系统的碳排放占比为40%左右。这意味着,如果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净零,碳减排问题差不多就解决了一半。
- 周小川
- 关键词: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行业碳排放碳减排气候变化
- 电力市场化改革下浙江中小企业现状及建议
- 2024年
- 浙江在有序推动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际运行中,针对中小企业电价上涨幅度大、售电公司服务差等问题,开展线上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各方诉求和意见建议,并提出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保障中小企业权益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浙江和我国其他省份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提供决策参考。
- 马建勋方智淳林少娃高函郭大琦王雨欣林佳宁
-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力市场化改革电价上涨
-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川渝地区天然气生产企业用电成本影响分析
- 2024年
- 为了应对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和绿电绿证交易发展,为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川渝地区科学制定电力交易方案提供决策参考,以企业市场交易对策和方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天然气生产企业的用电负荷特性以及川渝地区的市场和政策特点,测算采用不同电力交易方式对企业用电成本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川渝地区天然气生产企业的电力交易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分时电价对生产企业用电成本影响较大,针对非连续作业的生产流程,可通过专项错峰填谷的方案优化用电空间;②四川省参与市场化交易可有效降低到户电价,重庆市由于市场主要以火电为主,国网代理和市场交易购电没有价格差,参加市场化交易无法降低用电费用;③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进度保障、偏差考核及成本控制等因素选择售电公司,有助于提高议价能力及降低运营成本。结论认为:①优化成本中心设置方式,将单个机构的用能绩效考核调整为虚拟成本中心的绩效考核,可提升全公司的用能绩效;②探索建立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的评估体系,规划不同市场阶段的绿电购买量和购买路径,帮助企业实现清洁化用电。
- 曾伟肖长久梅琦王蓉张琨肖佳
- 关键词: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交易
- 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管理创新与技术发展
- 2024年
- 发电企业需主动应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变革和新趋势,完成企业内外部的管理创新,加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升级,努力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2023年10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3]813号),再次为电力市场化改革按下了快进键,也给现阶段各省份市场、区域市场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系统性地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发电企业需主动应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变革和新趋势,完成企业内外部的管理创新,加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升级,努力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进而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张英文
- 关键词:电力市场化改革国家发改委
- 与甘肃电力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量价费管理策略研究
- 2024年
- “十四五”以来,作为新能源发电大省,推进能源基地建设、建设电力输送大通道、开拓省外电力消纳市场等规划让甘肃充满了发展机遇。但在全国电力供需紧张的大环境下,现阶段甘肃电力市场存在省内省外市场电能供应之间的不平衡、省内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机制的不协调、系统调节容量日益不足等问题,需要更深层次地分析甘肃电力市场机制,通过协调省内省外交易、微调省内市场运行机制、出台多种平抑电力价格的措施,促使甘肃电力市场良性发展。
- 许杰高军鹏杨怡雯
- 关键词:电力市场化改革现货市场
-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发电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2024年
- 在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工作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发电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始发生巨大变化,需要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也在不断提升。为了保证发电企业能够实现稳定健康发展,文章先是对电力市场化改革及其意义作出了简要介绍,同时分析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发电企业产生的影响,并基于此分别从成本管控、资产优化以及运营改良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建议,以此助推电力企业能够不断向好发展。
- 闫云黄刚将
- 关键词:电力市场化改革资产优化成本管控
- 电力市场化改革下我国需求响应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 2024年
- 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通过需求响应深入挖掘需求侧资源潜力,提升需求响应能力和作用,对促进电力供需灵活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需求响应主要包括基于价格型和基于激励型两种类型。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各地逐渐形成差异化的需求响应价格形成机制。本文基于文献和实地调研,梳理总结了以上两类需求响应在我国典型省份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度剖析峰谷电价对供需形势反应滞后、需求响应补偿来源和力度亟须完善、需求响应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等典型问题,进而从全面推动需求响应市场化常态运行、完善电力零售套餐对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探索研究配网层面需求响应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赵晓东(译)王娟邓良辰周伏秋
- 关键词:需求响应价格机制电力市场化改革
- 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下电网交叉补贴定价研究——考虑精准明补的电网交叉补贴核算方法及平衡机制的分析
- 2024年
- 在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妥善处理交叉补贴成为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随着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电网交叉补贴面临收支失衡、补贴过度和责任分摊不公等突出问题,设计一套合理有效且符合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发展的电网交叉补贴机制已成为当前重点任务。本文从供需两侧同步清晰核算电网交叉补贴额度思路出发,以用电量差异表征补贴需求水平,基于浮动价格理论建立需求侧交叉补贴定价模型,依据电压等级及用户类型提出供给侧交叉补贴分摊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资金池的电网交叉补贴平衡机制。通过算例研究发现:所提核算方法及平衡机制在维持补贴收支平衡基础上,能够同步实现电网交叉补贴的精准分摊和精准收缩,为未来逐步取消交叉补贴提供思路,对完善电网交叉补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
- 阮迪(译)叶楠叶颖津林红阳韩雅儒朱雅芳
- 关键词:交叉补贴输配电价
-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碳成本传导机制的影响
- 2024年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碳成本传导机制,指出碳市场对促进电力行业减排的有效性依赖电力市场设计,电力市场化条件下,碳成本传导至电价将影响电力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关系,促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但我国碳市场建设处于初期阶段,流动性不足;电力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电价体系仍在由政府定价向市场竞争定价过渡;电力调度仍主要遵循“三公”调度,限制了碳成本传导至电价,碳市场有效性受到一定制约,需要提升碳市场活跃度、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 何凤枝
-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煤电行业错配的影响——来自南方电网五省的证据
- 2024年
-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煤电发挥兜底保供、系统调节的“压舱石”作用,机组的发电效率日渐引起关注。过去中国采取“三公”调度模式,部分高耗能、高污染机组被低效利用,导致了行业内资源错配现象的发生。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不断提升。以南方电网五省为例,运用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模拟经济调度情景,并使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电力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错配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省内经济调度可使供电成本和供电煤耗分别降低2.99%~6.41%和3.13%~6.85%。(2)南网五省内部采用经济调度可节约的发电成本由2011年的30.13亿元(4.09%)增至2018年的68.68亿元(8.42%)。(3)电力市场化改革减少了9.9%~10.3%的错配成本。研究结论为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金璐刘一然王铭铭陈浩
- 关键词:电力市场化改革经济调度煤电供电成本供电煤耗
相关作者
- 曾鸣

- 作品数:884被引量:5,205H指数:33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电力市场 电力系统 电力工业 需求响应 需求侧管理
- 井志忠

- 作品数:27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研究所
- 研究主题:市场化改革 伪满洲国 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市场化 市场化
- 彭光金

- 作品数:41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聚类算法 造价估算 电力市场化改革
- 张粒子

- 作品数:368被引量:4,299H指数:33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电力市场 电力系统 电价 机组组合 梯级水电站
- 刘纪鹏

- 作品数:329被引量:46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 股市 国资改革 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