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00篇“ 电刺激疗法“的相关文章
双极刺激疗法与单极刺激疗法之间的转换
描述了用于在具有双极极组合的刺激与具有单极极组合的刺激之间切换的装置、系统和技术。在一个示例中,处理路被配置为接收包括限定第一刺激的双极极组合的第一刺激参数集,估计与该第一刺激参数集对应的神经激活体积(VN...
N·A·托格森C·H·德拉斯洛J·K·米勒G·R·贝德曼T·R·亚伯拉罕T·L·乔伊纳德
提高人流术中神经肌肉刺激疗法对子宫康复的作用研究
2025年
研究与分析提高人流术中神经肌肉刺激疗法对子宫康复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人流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参与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0例效果,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7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子宫复旧情况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如便秘、尿潴留、肠胀气等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人流术中应用神经肌肉刺激疗法能有效提升子宫康复情况,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施丽青
关键词:人流术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刺激疗法辅助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促泌乳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NMES)联合常规促乳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促泌乳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行剖宫产产妇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术后予以乳房按摩、耳穴压豆干预,观察组辅以NMES干预,两组连续干预3d。对比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8h泌乳量,评估产后48h乳房胀痛程度,测定产后24h、48h、72h对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两组产后3d母乳喂养评分和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25.54±6.12h)早于对照组(32.43±5.87h),产后48h泌乳量多的占比(52.7%)高于对照组(38.2%),产后48h乳房胀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产后24h血清泌乳素水平无差异(P>0.05),产后48h、72h血清泌乳素水平观察组(322.57±36.23ng/ml、372.54±41.31ng/ml)均高于对照组(285.49±30.29ng/ml、341.37±38.32ng/ml),产后3d母乳喂养评分(8.11±0.74分)高于对照组(7.32±0.87分),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67.3%)高于对照组(45.5%)(均P<0.05)。结论:按摩、耳穴压豆基础上联用NMES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泌乳有促进作用,能够减轻乳房胀痛,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李盼盼邢燕燕
关键词:产后泌乳神经肌肉电刺激乳房按摩母乳喂养
咽部冰刺激结合低频脉冲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2025年
分析咽部冰刺激+低频脉冲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排标准选择一年内(2023.1至2023.12)至玉林市中医医院接受康复训练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0%病人接受咽部冰刺激(设置为参照组),另50%病人在咽部冰刺激的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刺激疗法(设置为研究组,仪器LGT-2350A吞咽神经肌肉低频刺激仪)。组间比较治疗有效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以及其他吞咽指标、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结果 组间比较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数据更高(P<0.05)。康复训练前,组间比较吞咽功能、有效吞咽次数、吞咽速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康复训练后,各项数据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组吞咽功能评分更低,有效吞咽次数更多,吞咽速度更快,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吞咽生存质量领域评分、普通生存质量领域以及特殊维度领域等评分更高(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接受传统的咽部冰刺激康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结合低频脉冲刺激疗法可更好的改善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整体康复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邓源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功能
刺激疗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刺激疗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V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刺激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头痛程度[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眩晕症状[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NRS、DHI、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ET-1、SP水平低于治疗前,CGRP、5-HT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刺激疗法治疗VM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张丽芳丁玉芳赵晓武换利杨硕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神经递质临床疗效
观察生物反馈刺激疗法与盆底肌训练应用于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2025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老年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失调时,生物反馈刺激疗法与盆底肌训练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位患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高龄产妇为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人,对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生物反馈刺激疗法。结果 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后观察组ICIQ-SF评分更低、I-QOL及生存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采用生物反馈刺激与盆底肌训练的联合治疗方案,针对老年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问题,这种综合方法不仅能增强盆底肌力,还能明显改善尿失禁现象,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琳
关键词:高龄产妇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联合生物反馈刺激疗法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2025年
探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联合生物反馈刺激疗法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盆底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9%(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P<0.05)。结论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联合生物反馈刺激疗法能够显著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盆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孙书青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基于PDMS-2量表的运动训练干预结合低频脉冲刺激疗法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PDMS-2)量表的运动训练干预结合低频脉冲刺激疗法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治疗中心收治的78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患儿接受低频脉冲刺激疗法干预,B组患儿在A组的基础下接受基于PDMS-2量表的运动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体运动商(TMQ)得分、抓握能力、视觉-运动统合能力评分、ABC、CARS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GMQ、FMQ、TM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儿GMQ、FMQ、TMQ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2、10.077、9.819,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抓握能力、视觉-运动统合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儿抓握能力、视觉-运动统合能力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27、11.917,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ABC、CA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B组患儿ABC、CARS评分低于A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28、3.753,P<0.05)。结论:基于PDMS-2量表的运动训练干预结合低频脉冲刺激疗法应用于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可提高其运动能力,促使其病情快速恢复。
魏冬锋兰金
关键词: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运动发育迟缓
经皮刺激疗法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经皮刺激疗法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是否采用经皮刺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行硬膜外阻滞,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刺激,应用至第二产程结束。分娩后观察1d。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皮质醇(Cor)、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娩方式和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更短(均P<0.05)。两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产妇第三产程的VAS疼痛评分低于第一、第二产程,第二产程均低于第一产程,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宫口全开时,两组产妇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更低(P<0.05)。产后1d,两组产妇SDS、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更高(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经皮刺激疗法能够缩短产妇产程,减轻分娩疼痛,对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更小,且可有效减轻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顺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张东升武苏岩
关键词:初产妇分娩疼痛应激指标
针刺联合针、经皮穴位刺激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例
2025年
动眼神经麻痹是眼科和神经科常见疾病,中医归为“睑废”,常表现为眼睑下垂、眼外斜视、瞳孔散大,视物不清或视物为二,甚至畏光,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对眼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病因复杂,在治疗方面,多采用营养神经药物、扩张血管药物等药物治疗,或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但效果欠佳,且易复发。浙江省名老中医方剑乔教授(下称“方教授”)善用针刺联合经皮穴位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或针治疗各种神经损伤性疾病,临床疗效显著。该文介绍方教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付白天罗宁方剑乔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针刺经皮穴位电刺激电针医案

相关作者

余剑波
作品数:319被引量:1,159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HO-1 内毒素休克 血红素加氧酶-1 电刺激疗法
王明山
作品数:270被引量:1,521H指数:19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电针预处理 电刺激疗法 老龄大鼠 神经传导阻滞
宫丽荣
作品数:90被引量:300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内毒素休克 血红素加氧酶-1 HO-1 电刺激疗法 NF-E2相关因子2
时飞
作品数:190被引量:885H指数:16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电刺激疗法 帕瑞昔布 吗啡 老龄大鼠
陈怀龙
作品数:92被引量:429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电针预处理 电刺激疗法 老龄大鼠 氧糖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