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0篇“ 甲羟戊酸途径“的相关文章
靶向甲羟戊酸途径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途径是胆固醇合成的核心代谢通路,该途径异常参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reductase,HMGCR)、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1(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synthase 1,HMGCS1)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SREBP2)是MVA途径关键限速蛋白,能够在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和降解等过程中被精细调控。本文围绕MVA途径调控网络关键代谢酶、其与血液肿瘤的关系以及相关调节剂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姜海妮姜凯龙李佳
关键词:甲羟戊酸途径血液肿瘤胆固醇代谢他汀类药物
基于甲羟戊酸途径的黄连有效成分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1目的  探究黄连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物质基础,寻找新的作用途径。根据网络药理学结果,深入研究潜在通路以阐述黄连有效成分抗NSCLC的作用机制,为NSCLC的有效治疗与进一步开发利用黄连提供科学依据。  2方法...
郑宇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黄连甲羟戊酸途径小檗碱网络药理学
优化甲羟戊酸途径提高萜类化合物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是一类在药品、化妆品、生物燃料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天然产物。遗传背景清晰的底盘微生物大肠杆菌通过引入外源甲羟戊酸(MVA)途径能够高效生产许多萜类化合物。然而,此前的研究大多只针对某...
王岩
关键词:大肠杆菌甲羟戊酸萜类化合物
基于甲羟戊酸途径的盐酸小檗碱体外抗肺癌细胞药效及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盐酸小檗碱(BBH)通过甲羟戊酸(MVA)途径抗肺癌细胞的药效及机制。方法:以人源肺癌细胞A549与鼠源肺癌细胞LLC作为研究对象,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BBH(10、20、30、40、50μmol·L^(-1))对2种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48 h);然后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BBH(40μmol·L^(-1))对A549与LL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24、48 h);集落形成实验比较BBH(10、20、40μmol·L^(-1))给药下2种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试剂盒检测BBH(40μmol·L^(-1))对A549与LLC细胞中乙酰辅酶A(A-CoA)和总胆固醇(TC)含量的影响;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接BBH与MVA途径调控蛋白固醇调节结合原件蛋白2(SREBP2);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BBH(40μmol·L^(-1))对A549与LLC细胞中MVA途径9个相关mRNA[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合酶1(HMGCS1)、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甲羟戊酸激酶(MVK)、磷酸甲羟戊酸激酶(PMVK)、5-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MVD)、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DPS)、角鲨烯单加氧酶(SQLE)、法尼基二磷酸法尼基转移酶1(FDFT1)、异戊二烯基二磷酸合酶1(GGPS1)]表达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BH(40μmol·L^(-1))对2种细胞中MVA途径3个基因(HMGCS1、HMGCR、FDFT1)的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HMGCS1、HMGCR、FDFT1与SREBP2的转录基因SREBF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关系。结果:与空白组比较,BBH组A549与LLC细胞的增殖、迁移与集落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分子对接表明BBH与SREBP2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与空白组比较,BBH组MVA途径的代谢产物A-CoA与TC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给药BBH后,A549与LLC细胞中MVA途径基因HMGCS1、HMGCR、MVK、PMVK、MVD、FDPS、SQLE、FDFT1、GGPS1 mRNA的表达降低(P<0.01),HMGCS1、HMGCR、FDFT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在NSCLC患者中,HMGCS1、HMGCR、FDFT1与SREBF2呈高度相关(R=0.
郑宇锟王光忠吴骁伟简祈盼舒宇航周仲实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肺癌细胞分子对接甲羟戊酸途径
突变型p53与甲羟戊酸途径之间的调控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通常伴随肿瘤细胞代谢的重编程,以满足其对肿瘤微环境的适应及能量的获取。脂质代谢异常目前已成为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的主要标志之一,而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MVA)作为脂质代谢中重要的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在肿瘤细胞中呈异常活跃状态。肿瘤细胞中突变型p53(mutant p53,mutp53)的代谢重组功能与MVA途径的活跃状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mutp53可通过固醇类转录因子SREBP2(sterol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激活MVA途径,并进一步稳定自身表达,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该文通过对肿瘤细胞中mutp53与MVA途径之间相互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寻靶向mutp53和MVA途径的新的肿瘤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李润芳唐磊王嘉健师玉露杨帆欧霞张继虹
关键词:突变型P53甲羟戊酸途径
酿酒酵母甲羟戊酸途径重构过量积累单萜香叶醇
单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在医药、工业、化妆品、燃料以及抗癌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C10类化合物,目前主要通过植物提取以及化工合成方式来制备,存在分离提纯困难,消耗污染大等缺点。在本研究中,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李拂晓
关键词:香叶醇酿酒酵母蛋白融合发酵优化
文献传递
甲羟戊酸途径的代谢支路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萜类化合物作为一大类重要天然产物,在食品、化工、医药和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微生物法合成萜类化合物因具有生产周期较短、可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着微生物法合成萜类化合物的工业化发展,而代谢调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多数学者集中于主路径的代谢调控研究,忽略了对于萜类化合物的生产至关重要的支路径。本文中,笔者围绕支路径调控直接相关的前体物质供应和辅助因子的协调、竞争途径的调控以及间接对代谢调控产生影响的宿主体的进化三个方面,综述萜类化合物甲羟戊酸途径的代谢途径支路调控策略研究进展,并对代谢路径支路调控的发展方向做进一步展望。
徐镇祥李美洁门潇陈国强王纪明咸漠张海波
关键词:甲羟戊酸前体物质萜类化合物代谢调控
应用酵母表面展示技术体外重构甲羟戊酸途径合成香叶醇
药用植物含有大量类型不同且结构特异的次级代谢产物,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萜类天然产物是现代药物的重要来源,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大部分植物体内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有限,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化学合成法虽然可以合成一些萜类化...
罗彪彪
关键词:香叶醇甲羟戊酸途径
甲羟戊酸途径限速步骤研究及其在产番茄红素重组大肠杆菌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甲羟戊酸途径(MVA途径)被引入重组大肠杆菌中,能够提高重组大肠杆菌中萜类化合物的合成能力。但因重组大肠杆菌中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间产物积累,导致细胞生长和萜类化合物合成受到限制。本研究在稳定表达MVA途径以及优化2-基-D-赤藻糖醇-4-磷酸途径(MEP途径)、番茄红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重组大肠杆菌LYC103中,用质粒高表达MVA途径和番茄红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挖掘该途径的限速步骤。结果表明,ispA、crtE、mvaK1、idi和mvaD基因过表达后,细胞生长没有明显变化,番茄红素产量依次提高了13.5%、16.5%、17.95%、33.7%和61.1%,说明这几个基因可能是合成番茄红素的限速步骤。mvaK1、mvaK2、mvaD三个基因在同一操纵子上,用mRNA稳定区(RNA stabilizing region)进行启动子文库(mRSL)调控mvaK1,相当于对3个基因同时调控。用高效基因组编辑技术(CAGO)对mvaK1基因的mRNA稳定区进行启动子文库的调控,得到菌株LYC104。番茄红素产量与对照菌株LYC103相比增加了2倍,细胞生长提高了32%。然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染色体lacZ位点整合idi基因,得到LYC105菌株。与出发菌株LYC103相比,细胞生长提高了147%,番茄红素产量增加了2.28倍。本研究在染色体上具有完整MVA途径的基础上,利用质粒高表达单个基因挖掘限速步骤,用同源重组方法整合限速基因、解除限速,为代谢工程构建高产菌株提供新策略。
李贞霞陈倩倩唐金磊李清艳张学礼
关键词:番茄红素甲羟戊酸途径大肠杆菌
甲羟戊酸途径的调控对裂殖壶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裂殖壶菌因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而被广泛研究。多年来,研究者一直致力于通过调控脂肪酸合成途径来提高PUFAs的产量。但由于裂殖壶菌合成PUFAs涉及传统的...
李俊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裂殖壶菌甲羟戊酸途径代谢调控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刘天罡
作品数:73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菌株 合成生物学 甲羟戊酸途径 多杀菌素 萜类
杨建明
作品数:122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爆炸物 操纵子 沼泽红假单胞菌 异戊二烯 二硝基甲苯
朱发银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甲羟戊酸途径 合成生物学 菌株 密码子优化 辅酶A
咸漠
作品数:561被引量:55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基因工程菌 重组菌 异戊二烯 甲羟戊酸 间苯三酚
邓子新
作品数:415被引量:84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链霉菌 生物合成基因簇 基因 生物合成 基因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