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篇“ 甲状软骨成形术“的相关文章
全身麻醉下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远期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所致声门关闭不全的远期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并于全麻下接受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的52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进行1年以上长期随访,分析其嗓音学参数变化。结果52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顺利完成手,后声嘶均改善,饮水呛咳消失,患侧声带内移,声门闭合改善。后1年患侧声带位置较后1周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前、后1周、后1年的嗓音障碍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依次减小(80.28±13.49 vs.37.78±19.15 vs.26.26±21.29,P<0.05),前及后1年的嗓音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除发音过度紧张程度(S)外,总嘶哑度(G)、粗糙声程度(R)、气息声程度(B)及发音无力程度(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0±0.47 vs.1.09±0.66、2.52±0.54 vs.0.85±0.67、2.85±0.36 vs.0.67±0.65、2.74±0.44 vs.0.61±0.80,P均<0.05);与前相比,后1年基频(F0)和振幅微扰(shimmer)明显下降(4.61±2.61 vs.3.05±2.37、9.52±3.91 vs.7.11±2.78,P<0.05),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明显延长(5.87±2.70 vs.14.50±4.30,P<0.05)。无患者出现围期不良事件。结论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外科有效手段,全身麻醉下进行该手,患者手时没有痛苦、安全,而且能够达到显著改善患者声音嘶哑症的治疗效果,疗效稳定、持久。
石军肖洋王军奚春花宋佳露马丽晶
关键词:声带麻痹甲状软骨成形术
自体甲状软骨植入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甲状软骨植入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对32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于局麻下行甲状软骨板开窗,取自体甲状软骨植入(置于甲状软骨软骨膜与甲状软骨板之间,缝合固定),使患侧声带内移;前及后1、3、6个月分别行电子喉镜检查、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估及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结果,分析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后即刻声嘶改善,后一个月时喉镜下见患侧声带不同程度由旁正中位移至或接近中线位,26例患者发声时声门闭合良好,6例患者声门后部遗留1 mm小缝隙;后3、6个月时喉镜检查结果与后一个月时无明显差异。后1个月时,32例患者中嗓音恢复正常、明显好转、好转和无改善分别为14、12、4和2例;患者的VHI评分由81.50±11.58分降至28.59±9.05分,嗓音声学分析结果显示,基频微扰(jitter)由4.43%±1.01%降至1.23%±0.85%,振幅微扰(shimmer)由12.65%±1.01%降至4.83%±1.02%,标准化噪声能量(NNE)由-4.59±1.53 dB降至-10.09±1.75 dB,噪谐比(NHR)由0.31±0.02降至0.16±0.01;后3个月及后6个月时上述VHI评估及噪音声学分析指标均保持持续稳定。随访1~4年无一例植入物脱出。结论采用自体甲状软骨作为移植物的改良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能明显提高患者嗓音质量,无排异反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王燕屈季宁周涛明伟华清泉雷薇薇
关键词:单侧声带麻痹甲状软骨
Ⅱ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1例报告
2019年
内收型痉挛性发声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还是困难的,肉毒杆菌毒素A的局部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我科收治一例男性患者,其拒绝注射毒素A,我科采用了甲状软骨成形术Ⅱ型的手方法,后发声困难的情况明显改善。
李革临侯倩俞方李莉
关键词:肉毒杆菌毒素痉挛性发声障碍
甲状软骨成形术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被引量:1
2017年
运用Mimics医学重构软件,对喉的甲状软骨进行三维重建,研究不同的支架材料对甲状软骨成形术当中开窗部位的影响,为接下来人工软骨支架的材料遴选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将标准DICOM格式的CT图像导入到Mimics10.1医学三维重建软件中,进行图像的去噪、分割和区域生长等处理,建立起甲状软骨的三维模型;然后将生成的几何模型导入到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12.0中,对三维模型进行曲面拟合,建立NURBS曲面实体模型,再通过Geomagic Studio软件中的CAD模块,完成甲状软骨的开窗和支架的植入;最后在ANSYS Workbench14.0中对不同支架的修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修复过后的甲状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质。最终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外形轮廓上与真实甲状软骨具有较好的几何相似性,开窗的部位和大小与临床上保持一致。软骨模拟受力过程也和后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在力学性能上相类似。数值模拟阶段的结果为临床上开窗部位的固定和修复材料的筛选提供依据。
胡彬彬史廷春林志宏
关键词:甲状软骨成形术三维重建有限元分析
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嗓音学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嗓音学特征。方法应用美国Kay公司的MDVP 5105软件对16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手前、后嗓音声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16例(100%)患者声学参数基频、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及最长声时平均值与前明显改善(P<0.05),主观感觉满意。结论 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对改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质量有满意的效果。
王军马丽晶刘健慧张馨张丽
关键词:声带麻痹甲状软骨语音甲状软骨成形术
Ⅲ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男声女调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Ⅲ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男声女调的疗效。方法采用Ⅲ型甲状软骨成形术对12例男声女调患者进行手治疗,前及后7天行喉镜及电声门图检查,比较手前后的差异。结果12例患者后嗓音均变为正常男性嗓音。纤维喉镜检查双侧声带形态、色泽正常,活动佳,声门闭合良好。电声门图示后平均基频、接触率、闭合率较前均显著下降(P〈0.05),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开放率较前均显著升高(P〈0.05),噪声能量、谐噪比、信噪比手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随访8个月-4年均无发声异常。结论应用Ⅲ型甲状软骨成形术矫治男声女调疗效肯定,对甲状软骨损伤小,手易掌握。
张雅丽何晓光
关键词:男声女调手术治疗
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男声女调的护理探讨
男孩一般在14-17岁进入变声期,持续时间约1年。由于处在变声期,声调不稳定,时而童音,时而沙哑、低沉,甚至出现跑调、怪音等,均属正常范围。如果变声期后的男性青年的声调仍然高、尖、细,长期保持类似女性的声音,就属于病态了...
李术芹卞卡罗家胜陈锦张文婷
关键词:甲状软骨成形术男声女调甲状软骨膜护理探讨
文献传递
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2008年
对8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行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后电子喉镜检查示8例患者的患侧声带不同程度由旁正中位移至或接近正中位,发音时声门闭合恢复正常,主观感觉声音基本正常或明显好转。认为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万玉柱徐伟
关键词:声带麻痹外科手术甲状软骨成形术
男声女调行甲状软骨成形术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07年
对10例男声女调[发音基频(268.36±39.80Hz)]行甲状软骨成形术患者,前解除患者的负性心理,除常规前准备外,还做好呼吸道准备、后取半卧位、适时嗓音训练、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手后7d发音基频(150.00±34.90)Hz,接近正常发音基频(158.00±23.91)Hz。提示做好后进行科学的护理,有助于使患者嗓音恢复至正常,发音自然流畅。
张盛静魏良云
关键词:男声女调甲状软骨成形术护理
改良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单侧声带内收麻痹的手治疗新方法。方法对5例不同病因所致单侧声带麻痹患者,采用改良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进行治疗。前、后行频闪喉镜及电声门图检查。结果后喉像显示5例患者的患侧声带不同程度由旁正中位移至或接近中线位,发声时声门闭合已恢复;电声门图波形接近正常人,主观听觉声音基本正常或明显好转。结论改良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一种简单实用、安全有效方法。
李润汉吴宏陈伟雄朱肇峰虞幼军何发尧张剑利
关键词:术式改良甲状软骨成形术手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相关作者

葛平江
作品数:105被引量:28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嗓音 内收型 甲状旁腺 元音 计算机
陈东辉
作品数:247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喉返神经 声带麻痹 单侧声带麻痹 疗效分析 下咽癌
陈世彩
作品数:394被引量:407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声带麻痹 喉返神经 单侧声带麻痹 疗效分析 下咽癌
皮文
作品数:20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甲状软骨成形术 单侧声带麻痹 鼻咽癌 颈段食管癌
郑宏良
作品数:657被引量:1,058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声带麻痹 喉返神经 单侧声带麻痹 下咽癌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