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84篇“ 甲状腺髓样癌“的相关文章
甲状腺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甲状腺的疗效和术后监测血清降钙素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1月~ 1998年 12月的 14例甲状腺的诊治资料。结果 全组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 ,6 4 3 %并颈淋巴结转移。据AJCC临床分期 ,Ⅰ期 1例 ,Ⅱ期 7例 ,Ⅲ期 5例 ,Ⅳ期 1例。术后监测血清降钙素的 9例中 4例持续增高 ,经B超扫描证实有残留甲状腺病灶和颈淋巴结肿大而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术后 3例血清降钙素恢复正常 ,1例仍高于正常。首次术后随访 2~ 8年 ,死亡 2例 ,生存期超过 5年者 6例。结论 甲状腺就诊时的临床分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首次手术的彻底性是治愈甲状腺的必要手段 。
李晓曦王深明黄灿之吴壮宏林勇杰
甲状腺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的诊断要点及临床治疗原则。方法对我院1976~1996年收治的88例甲状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可伴发腹泻。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率7324%。散发型甲状腺86例,家族型甲状腺2例。误诊率2386%(21/88)。治疗方法均以手术切除原发灶或合并颈淋巴结清除为主。术后随访局部广泛切除术的5,10,15年存活率分别为4545%,2500%,100%;合并行颈部淋巴清扫术的5,10,15年存活率分别为7241%,6316%,6667%。结论甲状腺术前确诊困难,但有下列情况应考虑本病:不论甲状腺是否触及肿块,但有淋巴结肿大并伴有顽固性非炎性腹泻者;有家族史者;血清降钙素明显高于或低于正常者。作者主张不论是否触及肿大淋巴结,对甲状腺均应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加同侧颈部淋巴清扫术。
徐本义王建中扬剑波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髓样癌
甲状腺被引量:11
1989年
李树玲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
2025年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大众对甲状腺结节早已不再陌生。众所周知,甲状腺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分化型甲状腺,通常生长缓慢,对治疗的反应良好,预后也较好,因此常常被称为“懒”。但是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有一小部分甲状腺不仅不常见,而且也不“懒”,它就是甲状腺。在所有的甲状腺当中,甲状腺仅占1%~2%,可以说非常小众,约90%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不知道有这一种甲状腺
沈依谢荣理李小恩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健康知识
2000—2022年甲状腺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近20年来甲状腺(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研究现状,以期为快速了解该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获取2000—2022年MTC相关文献(类型为论著和综述)。采用VOS viewer 1.6.18软件生成高产国家(发文量≥90篇)、研究机构(发文量≥60篇)、作者(发文量≥30篇)合作网络图、热量分布图及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50次)聚类网络图,采用Cite Space 5.7.R5软件对共被引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和关键词爆发性检测。结果 共检索到MTC相关文献4866篇(论著3688篇,综述918篇)。年发文量虽有波动,但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4866篇文献共来自87个国家,涉及4250家研究机构、21 016位作者、963种期刊,其中美国(1436篇)、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症中心(139篇)、Dralle H(哈勒-维滕贝格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61篇)分别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研究机构、作者。高频关键词形成4个聚类,分别关注RET基因表达、预后因素、MTC临床管理与治疗;近年来爆发性出现的关键词为management(管理)、survival(生存)、guideline(指南)、association(联系)等。高共被引文献关注的重点领域是RET原基因(RET proto-oncogene)、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RET基因突变(RET mutation)等方面。结论 近20年来,MTC相关研究呈逐渐增长趋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当前研究热点是MTC的治疗、诊断、抑制剂的应用、MTC发病机制的探索。
谭美娟杨诗婕徐协群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ET
穿刺液降钙素在甲状腺中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穿刺液降钙素在甲状腺(M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7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FNAB)的140例患者资料。其中,经病理确诊MTC 30例(MTC组)、甲状腺良性病变55例(良性对照组)、甲状腺乳头状52例(PTC对照组)。通过检测各组患者的穿刺液降钙素水平,并分析其与血清降钙素及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探讨穿刺液降钙素在MTC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结果表明,MTC组患者的穿刺液降钙素水平相较于良性对照组和PTC对照组显著偏高(P<0.001),并且穿刺液降钙素水平与血清降钙素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83,P<0.001)。经检测,穿刺液降钙素检测针对MTC的灵敏度为86.7%(26/30),特异度为96.4%(106/110)。结论穿刺液降钙素检测是一种高效、准确的MTC诊断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传统诊断方法,且操作简便、创伤小,有望成为甲状腺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张丽容杨梅玉郑登滋柯南添陈则金
关键词:穿刺检查降钙素甲状腺髓样癌
高温需求因子A1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评估高温需求因子A1(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factor A1,HTRA1)在甲状腺(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肿瘤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MTC组织中HTRA1蛋白的表达。分析HTRA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通过生物信息学揭示HTRA1表达与肿瘤免疫的相关性。结果:HTRA1蛋白在MTC组织中主要定位于细胞浆,而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MTC组织中HTRA1蛋白表达上调。临床病理分析显示,HTRA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被膜外侵犯、桥本氏甲状腺炎及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有关。HTRA1蛋白、术前血清降钙素及胚抗原的联合检测对甲状腺被膜外侵犯、肿瘤大小、肿瘤T分期及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预测价值较高。免疫浸润分析显示,HTRA1表达主要与免疫抑制细胞有关。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TIDE)算法揭示,MTC中HTRA1表达与TIDE评分、免疫功能障碍评分、免疫排斥评分和相关成纤维细胞水平呈正相关;与微卫星不稳定性呈负相关。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TC中HTRA1表达主要与细胞外基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有关。结论:HTRA1可能成为MTC新的治疗靶点。HTRA1与肿瘤免疫功能的关联可能有助于MTC的免疫治疗。
眭怡群夏维
关键词:HTRA1甲状腺髓样癌肿瘤免疫细胞外基质
双侧甲状腺合并乳头状伴淋巴结两种转移1例
202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合并乳头状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甲状腺合并乳头状伴淋巴结双转移的年轻病例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7岁男性患者,因亚急性甲状腺炎就诊,4年后经细胞学、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右侧甲状腺合并乳头状,左侧甲状腺乳头状合并,左侧中央区及2、3、4、5区淋巴结均发现同1枚淋巴结中出现双转移,且均为独立病灶;右侧中央区及2、3、4、5区淋巴结仅见转移。结论双侧均发生甲状腺合并乳头状,且同一枚淋巴结出现双转移,并为单独病灶的年轻病例罕见,本文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此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借鉴,避免漏诊。
赵慧珍郭新建郑小影王丰梅韩志平马团乐张兴艳马琴俊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CD56、降钙素、甲状腺球蛋白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CD56、降钙素(CT)和甲状腺球蛋白(TG)在甲状腺(MT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6例MTC患者的MTC组织和30例非MTC患者的正常甲状腺组织,检测两种组织中CD56、CT、TG表达情况。根据MTC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56、CT、TG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T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TC组织中CD56、CT、TG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MTC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CD56、CT、TG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CT、TG阳性表达均是MT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D56、CT、TG单独检测预测MTC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8、0.829、0.851,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82.53%、65.21%、73.19%,特异度分别为68.74%、94.17%、88.36%。三者联合检测预测MTC患者预后的AUC为0.95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1%和91.20%。结论CD56、CT和TG在MT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且是MT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对MTC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王月荣黄海建陈新林瀛
关键词:CD56降钙素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髓样癌预后
双模态成像仿生纳米粒对甲状腺的声动力治疗
2025年
背景:声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具有非侵入性和时空可控性的特点,在甲状腺无创性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制备具有双模态成像能力的仿生细胞膜涂层脂质纳米粒,检测纳米粒的理化性质、靶向能力、成像效果、细胞毒性和抗迁移能力。方法: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胆固醇、血卟啉单甲醚、全氟己烷为原料,通过薄膜水合-超声振荡法制备脂质纳米粒HP@LNP,其中血卟啉单甲醚装载于脂质纳米结构的疏水层,全氟己烷装载于脂质纳米结构的亲水核心层内;将甲状腺细胞膜包覆于脂质纳米粒HP@LNP表面,构建具有主动靶向甲状腺细胞能力的仿生脂质纳米粒MHP@LNP。表征纳米粒MHP@LNP的理化性质、靶向能力、免疫逃逸能力、成像效果、细胞毒性和抗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①脂质纳米粒MHP@LNP呈现典型的核壳结构,粒径为131.06 nm,平均电位为-30.59 mV,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脂质纳米粒MHP@LNP与细胞膜蛋白图谱相符合,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脂质纳米粒MHP@LNP与细胞膜的荧光信号显著重合。脂质纳米粒MHP@LNP纳米粒内血卟啉单甲醚的包封率为87.8%,载药率为14.6%。在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下,脂质纳米粒MHP@LNP可发生相变产生微泡,在4 min时超声信号强度达到最大值。在激光照射下,脂质纳米粒MHP@LNP的光声信号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现线性相关。脂质纳米粒MHP@LNP具有同源细胞靶向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未经低强度聚焦超声照射前的脂质纳米粒MHP@LN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经低强度聚焦超声照射后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有效杀伤甲状腺细胞,并抑制甲状腺细胞的迁移能力。②结果表明,脂质纳米粒MHP@LNP能够在超声和光声双模态成像引导下实现声动力治疗,
朱炜薇凡正超胥莹夏纪筑赵香芝
关键词:脂质纳米粒声动力疗法癌细胞膜光声成像

相关作者

陈晓红
作品数:339被引量:1,101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头颈部肿瘤 喉肿瘤 喉癌 头颈部 修复外科手术
宁光
作品数:1,157被引量:8,543H指数:3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嗜铬细胞瘤 肥胖
叶柳青
作品数:64被引量:251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髓样癌 血清 附睾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戚晓平
作品数:99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RET原癌基因 甲状腺髓样癌 肾移植 尿毒症患者
刘勤江
作品数:113被引量:353H指数:9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癌 甲状腺肿瘤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髓样癌 微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