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篇“ 生育率转变“的相关文章
文化场域张力下的父母养育倦怠:基于14个后生育率转变国家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在低生育率时代,不良的养育体验对育龄人群的再生育意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为履行父母职责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养育倦怠已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微观层面或单一文化视角,缺乏对养育倦怠复杂社会机制的深入分析。通过提出文化场域张力假说,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基于14个后生育率转变国家的相关数据,深入探究文化场域张力对父母养育倦怠的具体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个人主义文化倾向、女性劳动参与状况、托育服务覆盖情况,以及性别不平等程度等均与养育倦怠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从养育倦怠的视角审视现行的生育支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政策的性别平等方向,推进家庭与社会在性别平等领域协同进步,增强生育主体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积极体验。
吴帆刘梦欣陈玲
关键词:文化场域家庭政策
生育率陷阱究竟是否存在?——对后生育率转变国家(地区)生育率长期变化趋势的观察被引量:53
2019年
文章以总和生育率低于1.5持续时间达到20年及以上作为低生育率陷阱的判断标准,对66个1997年之前进入后生育率转变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变化趋势进行观察,有3个主要发现:一是低生育率陷阱并非偶然的存在,而且低生育率陷阱风险已经从22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二是低生育率陷阱并非不可避免,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从未降到1.5以下,其中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大多数年份都保持在1.7或1.8以上;三是低生育率陷阱并非不可以摆脱,但摆脱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只是少数。由于生育率长期在低生育率陷阱临界水平上波动,平均生育意愿显著低于更替水平,以及其他对生育率具有负面影响的人口学因素的强化,中国已经面临着低生育率陷阱的高度风险。
吴帆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生育率陷阱究竟是否存在?——对后生育率转变国家(地区)生育率长期变化趋势的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关于低生育率陷阱的争论低生育率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人口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完成生育率转变,在后转变时期的生育率走势出现了分化,一些国家的生育率维持在略低于更替水平的水平上,同时也有更多国家的生育率继续下降到很低甚至极低的水平,由此产生了4个关键问题。第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很低和极低生育率?
吴帆
关键词:生育率生育意愿
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的全面二孩政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自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生育更替水平。尽管我国的人口规模因此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人口结构问题,这对...
王媛杰
关键词:低生育率人口预测生育决策
四川省生育率转变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自效应评估被引量:3
2015年
生育率转变是人口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生育率转变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人口效应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文章首先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出经济发展水平与总和生育率水平间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设置不同的生育水平方案,利用PADIS-INT人口预测软件,比较分析无计划生育条件下和现实条件下,四川省生育率转变与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变动的逻辑关系。研究表明:生育率的快速转变使得四川省30多年来总人口规模少增加4020万人,同时也使劳动力的总负担得到减轻;但生育率的快速转变也加快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为今后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李德山张淑英佘赛男
关键词:生育率转变人口效应总和生育率计划生育人口预测人口规模
生育率转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生育率决定着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研究生育率的目的之一在于探明影响生育率变动的因素。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一般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的阐述,揭示了生育率的内涵,进而论述我国生育率的现状:首先,最为典型的是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从最高时的5.81降至目前的1.18左右;其次,我国生育率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表明我国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必要性;由于生育率下降造成的严重老龄化和性别选择导致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社会问题凸显,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实施"单独二胎"的计划生育政策。然后从经济因素、政治政策因素、文化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对生育率转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最后对我国未来人口生育率转变趋势进行相关展望。
梁如彦
关键词:生育率
生育率转变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经济效应评估——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生育率的变化引起人口再生产的变化,进而影响人口的规模和结构的变动,最终会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形成重大影响。因此,准确评估生育率转变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经济效应,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极为重要。利用人口—经济动态均衡模型,通过情景模仿可研究由计划生育政策所引发的四川省人口生育率急剧转变所带来的人口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982—2011年间,四川省生育率的快速下降为经济起飞和迅速增长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如果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四川省人口规模将比有计划生育条件下多出1635—4020万人,这对资本快速积累、劳动生产提高、劳动力负担减轻以及GDP的增长是极为不利的;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人口结构变动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突出,比无计划生育条件下(比较方案一)多贡献了2.76%。但同时,由"低生育陷阱"所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风险、人口结构风险,将对四川省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李德山张淑英
关键词:生育率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规模人口结构
中国生育率转变中的数量和进度效应被引量:21
2013年
通过对总和生育率、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及内在总和生育率的对比分析,对中国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生育行为的结构进行剖析,对生育的数量效应、进度效应在生育率变动中的各自的作用进行定量分解。内在总和生育率在估计时期生育水平上,是比总和生育率和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更好的指标,能够更准确测量生育的进度效应。结果表明1970年代我国生育率下降中的数量效应占比远超进度效应,达到3/4;1980年代数量效应的比例也达到2/3;1990年代,数量效应作用比例为略高于50%;而2000年以来数量效应和进度效应的作用此消彼长,总体而言,数量效应不足50%。1970年代,进度效应使总和生育率下降0.2~0.4;1980年代,进度效应很小;而1990年代以来,进度效应使总和生育率下降0.1~0.2。
陈卫高爽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中国生育率转变的经济效应研究--以四川为例
自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以来,就一直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一项基本国策。要用历史辩证的眼光,对生育政策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研究。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只是加快了生育率转变的进程,加快了生育率下降速度,并没有改变人口生育率转变的总体发...
蒋华
关键词:生育率转变经济效应人口问题
儒家文化在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生育率降低到了更替水平以下,但是相关的认识却没有跟上步伐。虽然部分学者已认识到现有政策如不及时调整,长此以往将步欧洲国家陷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后尘,但反对的声音仍然非常响亮,决策者也处于犹豫不决的...
靳菊春
关键词:儒家文化生育率转变

相关作者

林富德
作品数:27被引量:14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总和生育率 生育率转变 中国人口 更替水平 生育水平
穆光宗
作品数:438被引量:4,928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口 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 人口发展
陈卫
作品数:121被引量:2,477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总和生育率 生育率 中国人口 低生育率 生育率下降
邬沧萍
作品数:140被引量:1,40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 老年人 老年人口 人口
刘金塘
作品数:15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中国人口 总和生育率 更替水平 生育率转变 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