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3篇“ 生物经济“的相关文章
- 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生物经济先导区、健康中国先行区、未来产业示范区
- 2025年
-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物技术作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日益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焦点。2022年4月,美国智库“施密特未来”(Schmidt Futures)发布报告,预测未来20年内全球经济将逐步过渡到生物经济时代。在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发展生物经济不仅是顺应全球趋势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
- 尹烨
- 关键词:先导区先行区产业示范区
- 一类具有阶段结构生物经济系统的最优控制
- 2025年
- 研究了具有阶段结构特征的食饵-捕食者系统模型的最优控制问题,通过稳定性分析探究了生物经济系统的平衡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设计控制器使所构造性能指标(成本函数)达到最小,显著提高了生物经济系统最优控制问题解的计算效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给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张翼赵佳琳
- 关键词:稳定性最优控制策略迭代
- 释放中国生物经济巨大发展潜力被引量:2
- 2024年
- 生物经济时代正加速到来,有关生物经济概念范围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化,不同国家提出了各自的生物经济发展优先领域,初步形成了几种衡量生物经济的方法。中国生物经济以生物技术和生物资源为两大核心视角,涵盖了农业、食品、制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资源环保和材料化工等多个领域,总体可归纳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和“生物+未知”等四大体系。结合情景分析方法,预计到2035年中国生物经济规模可达38万亿~50万亿元。建议在更大范围汇聚共识,进一步深挖面向“美丽中国”的需求,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释放生物经济发展巨大潜力。
- 韩祺张瀚予
- 关键词:情景分析
- 生物技术、生物制造与生物经济被引量:2
- 2024年
-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学科发展对形成生物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影响以及生物技术的组成。其次,介绍了生物制造的概念、特征与作用意义。最后,阐述了生物经济的发展价值与态势。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叙述与评论,提出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生物制造为生产方式的生物经济将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构建循环经济重要引擎的基本观点,作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论断的领域性、专业性的体会认识,为体现在农工党界别优势领域有深度、广度的战略科学研究提供相关资料支撑。
- 何维
- 关键词:生物技术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抗体工程生物制造生物经济
- 天津中长期生物经济发展研究(二)
- 2024年
- “十五五”及更长时期内,天津生物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顺应生物经济发展趋势,立足天津禀赋优势,面向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目标,着眼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经济先导区的发展定位,以“1+2+4+3+N”产业框架,打造梯次配置、多元发展的生物经济产业体系;以“双核四极五区多园”空间布局,构建重点引领、集聚发展、全域协同的生物经济布局体系;以加强顶层设计、高质量建设产业园区、深化开放合作、壮大人才队伍、优化政策环境为重点,制定科学合理、引导有力的生物经济政策体系。
- 郑宇
- 关键词:生物经济生物产业生物技术
- 天津中长期生物经济发展研究(一)
- 2024年
- “十五五”及更长时期内,天津生物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顺应生物经济发展趋势,立足天津禀赋优势,面向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目标,着眼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经济先导区的发展定位,以“1+2+4+3+N”产业框架,打造梯次配置、多元发展的生物经济产业体系;以“双核四极五区多园”空间布局,构建重点引领、集聚发展、全域协同的生物经济布局体系;以加强顶层设计、高质量建设产业园区、深化开放合作、壮大人才队伍、优化政策环境为重点,制定科学合理、引导有力的生物经济政策体系。由于原文较长,故将全文分为两部分刊登。
- 郑宇
- 关键词:生物经济生物产业生物技术
- 我国西部地区生物经济发展实践路径研究
- 2024年
- 生物经济具有资源依赖性强、技术依赖性强、市场垄断性差等特征,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也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西部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国家也在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生物经济,西部地区应把握机遇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但西部地区生物经济发展中也存在技术水平较低、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未来,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加强生物资源保护,提高生物技术水平,构建现代化生物产业体系,为我国成为生物经济大国贡献力量。
- 孟庆庄刘瑾
- 关键词:生物经济生物资源生物产业
- 数字化驱动的生物经济发展
- 2024年
- 生物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驱动力,以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基础,以深度融合健康、医药、农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为特征。生物经济也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经济,数字化赋能打通了生物经济从“数据→信息→知识→应用”的转化链条,能提升复杂生物系统的测量与解析、调控与干预、设计和创造能力,促进生物技术向可定量、可计算、可调控、可预测的方向跃升,提高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并激活生物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在解析生物经济形态的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化驱动生物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了生物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可能的数字化治理策略,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 马征远熊燕陈大明
- 关键词:生物技术生物经济数字化知识
- 浅析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阻碍与发展路径
- 2024年
- 当下进入生物经济时代,而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经济规模在逐渐扩大,产业链逐渐完善,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在当下生物经济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生物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生物技术逐渐融入农业、制造业、能源业、医药卫生等,为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奠定了基础。对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生物经济及其作用,之后分析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探究促进我国生物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路径,以供参考。
- 王馨婕
- 关键词:生物经济生物科技生物技术
-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生物医药在中国生物经济领域中的产出与影响力
- 2024年
- 生物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再工业化和创造财富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战略性资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作为生物经济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梳理其发文趋势、文献特征、研究领域、学术影响力与研究热点,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VOSviewer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年~2023年全球发表的5370篇和其中383篇中国发表的生物经济领域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中国生物经济领域研究的产出与影响力。研究表明:①全球生物经济领域的研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2000年~2010年间的探索阶段和2011年~2023年间的快速增长阶段;②主要发文国家集中在美国与欧盟的发达国家,其中德国表现突出,与政策支持、大量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密切相关;③虽然中国相关研究略晚于欧美地区,但随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发文量快速上升,全球影响力不断提高;④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生物能源、生物制品、生物修复、资源回收等相关的循环经济,以及与生物燃料、生物质、生物炭、生物柴油相关的循环经济方面。此外,中国生物经济中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特色主要涉及绿色合成、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应用,与生物经济相关的药用植物、民族医药植物、海洋藻类药用以及用于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的阴阳五行平衡与非平衡模型的相关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生物经济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
- 康萍张李赢胡钟秀李诚敏袁敏张彤
- 关键词:生物经济生物医药
相关作者
- 邓心安

- 作品数:83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生物经济 生物经济时代 转基因食品 农业经济 农业
- 丁陈君

- 作品数:51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生物经济 生物产业 生物制造 生物安全 工业生物技术
- 陈方

- 作品数:54被引量:2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成都分馆
- 研究主题:生物经济 生物产业 生物安全 生物技术 生物制造
- 郑颖

- 作品数:38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成都分馆
- 研究主题:生物经济 生物产业 生物制造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科技
- 刘岩

- 作品数:312被引量:1,07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文献计量分析 医学情报 文献计量学 统计分析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