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13篇“ 生态构建“的相关文章
- “重要窗口”使命下的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构建:时代意蕴、耦合机理与实践路径
- 2025年
- 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都要山清水秀,这是从哲学的高度、历史的深度和时代的广度出发所提出的创新理念。这一理念,蕴含着深刻且独特的时代意蕴,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耦合机理。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肩负着构建并彰显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与生态文明高度发展成果“重要窗口”的历史重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增强建设“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意识,筑牢政治监督防线,加强制度建设与执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推进清廉浙江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 任伟海
- 关键词:政治生态自然生态
-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服装智造平台及其生态构建
- 2025年
- 为了使服装产业的智能化逐渐从单点场景赋能扩展至全局智能优化,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同时,达到区域资源整体优化配置和整体运营效率提升的目标。针对我国服装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结合梅特卡夫定律和群体智能理论,提出工业互联网赋能服装产业的策略。从单点优化、全面互联、全局智能3个层次,深入阐释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和要素,并提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服装智造平台及其生态构建的具体步骤。通过建设服装工业互联网,从企业、产业链、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集群生态4个层次进行赋能,逐步实现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虚实结合“脑体”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催生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及新空间,落实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及服务化延伸等创新模式,推动服装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及品牌化演进,助力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 张志斌
- 关键词:服装产业生态化发展
- 基于DeepSeek的未来产业生态构建
- 2025年
- 随着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进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生态化在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维度上重构了生产关系,促进了未来产业生态的建立。继ChatGPT开启强人工智能时代之后,DeepSeek以其在算法架构上的颠覆性突破,开创了人工智能的全开源格局,在实现了人工智能普及化、普惠化的同时,为未来产业生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应用场景和生态保障。以科技生态创新化、产业生态梯度化、多层次生态协同化和应用场景前瞻化为主要特征的未来产业生态,将基于DeepSeek所代表的技术优势,通过基于算力的多维要素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全域产业构建和基于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得以构建。
- 王珏
- 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 政府引导、产业生态构建与低空经济发展
- 2025年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自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低空经济以来,低空经济进一步成为投资热点,政府引导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引导低空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于低空经济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属性,其有效性在于适应了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需求、释放了产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强化了地方和民间的预期。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主要包括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保障四大领域,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基础设施、监管政策等产业生态构成要素对低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生态一样,表现出复杂连接、相互依赖、影响各异、协同演进等特征和规律。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安全与发展、因地制宜与区域协同、行业技术与通用技术等关系,加强宏观统筹、场景牵引、创新推动、基础设施支撑和制度保障。
- 李晓华
- 关键词:政府引导产业生态中国式现代化
- 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助力低空经济生态构建
- 2025年
-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低空经济生态构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另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 管子祺雷雨莎
- 关键词:卫星通信系统
- 面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低空经济生态构建研究——创新链、产业链与生态链耦合
- 2025年
- 本文研究了面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低空经济生态构建,重点分析了创新链、产业链与生态链的耦合机制及其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文章首先探讨了三链耦合的理论基础,指出创新链为产业链提供技术动力,产业链实现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生态链则为两者提供政策、人才和基础设施支持。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创新链对产业链的赋能机制,以及产业链对创新链的反馈机制,强调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文章提出了生态链对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支撑与约束机制,指出生态链在资源保障和规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和政策建议,以促进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 李国兰
- 关键词: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
- “三位一体”视域下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新生态构建
- 2025年
- 当前计算机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和授课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本文提出“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包含搭建教学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引入项目实践和创新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融合了竞赛、教学、项目三个核心要素。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产教结合的方式构建一种教学全面、互动性好、实践性强的教学新生态,该生态能显著提高学生在编程学习、学科竞赛和实战项目中的动手能力。
- 温梓呈薛玮璘赵男男
- 关键词:计算机实践教学生态构建
- 论“大思政课”的教育生态构建
- 2025年
- “大思政课”是一个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开放而实在的教育生态系统。“大思政课”教育生态系统以课堂生态为核心形成圈层结构,每一个生态圈层都有自身的课程要素、结构和环境系统,系统整体关联、结构有序,不断统筹课程要素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调整并建构要素间协同平衡,更好地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大思政课”的教育生态构建是思政课建设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是充分发挥思政课整体功效的有效举措,更是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化与拓展。“大思政课”教育生态构建坚持系统性、协同性、开放性的教育生态原则,推动“大思政课”教育生态运行。通过打造育人共同体、建设“大师资”、优化载体与方法等,循序渐进推动“大思政课”教育生态革新升级,形成良好的生态合力效应。通过实施整体性评价、强化主体性评价、注重发展性评价,逐步完善“大评价”机制,推动“大思政课”教育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 马其南高亚南
- 关键词:教育生态立德树人
- 数字文化创新的知识生产与生态构建
- 2025年
- 目的解析数字文化创新的时代特征、政策导向、概念范畴和演化脉络,探索数智时代知识生产模式的结构性转变,构建数字文化创新生态的底层逻辑和实践范式并进行现实反思和未来展望。方法面向新时代下数字文化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实证法与比较研究法,构建“技术演进-内容衍生-服务体验”的系统性分析框架,揭示数字文化创新中知识生产的内在机制与生态发展规律。结论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文化创新实现了从技术工具到生态融合的范式跃迁,构成了“数据驱动-互联互通-众智协同”的生态系统,其中开放共享的知识生产机制发挥着核心枢纽作用。未来应在文化理性与技术哲学之间建立辩证平衡,为全球数字文明建设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创新方案。
- 季铁闵晓蕾文航轩
- 关键词:知识生产生态构建
- 人才自主培养生态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 2025年
- 人才自主培养与其说是一种特定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高校如何找准定位、整合资源、优化治理,不拘一格而不逾矩地构建有利于人才自主培养的教育生态,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实事求是地深入探索。
- 雷兰
-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生态构建不逾矩整合资源不拘一格
相关作者
- 谭玲

- 作品数:39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电视批评 电视 网络 生态构建 城市化倾向
- 陈财珍

- 作品数:33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藻 无机砷 沉积物 砷 汞
- 刘娣

- 作品数:16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混合式教学 课程 大学英语 生态构建 英语专业
- 陈宇峰

-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附着生物 修复系统 网箱养殖区 生态构建 生态床
- 郑惠东

- 作品数:81被引量:2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人工繁殖 海马齿 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区 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