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7篇“ 生态损失“的相关文章
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损失的重大水电工程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2025年
重大水电工程可持续开发运行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组成。因此,如何量化工程建设运行所造成的多重损失对重大水电工程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是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损失的可持续性能值评估模型(ESMSEEL),将水电开发运行造成的社会损失、经济损失生态系统服务损失作为能值分析的关键组分集成到能值核算账户中。以三峡工程为研究对象,对1993-2022年30年间三峡工程系统可持续性的时间演变规律与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入库径流化学势能(2.77×10^(24)sej)和能值损失(1.48×10^(24)sej)是三峡工程系统的主要投入项,分别占能值总投入的52.1%和27.9%。防洪功能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27×10^(24)sej),占能值总产出的35.2%。2)移民安置补偿、运行期水污染、鱼类生物多样性损失和泥沙淤积是三峡工程的主要损失项,分别占能值总损失的77.7%、8.8%、5.5%和2.5%。3)能值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表明,三峡工程系统可持续性波动上升,可持续性指数(IESI)的变化趋势与三峡工程以及长江流域水旱实际情况一致,即径流总量偏丰(枯)的年份IESI值相对较高(低)。因此,在实现水电工程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损失是促进长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途径。研究结果为在水电工程尺度上理解人-水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重大水电项目可持续性评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井沛然盛金保胡铁松郭利丹董凯
关键词:能值可持续管理三峡工程
耦合风险概率与生态损失的襄十随神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2024年
开展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平衡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必要措施。以“襄十随神”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风险=概率×损失度”评价模型对近20年来的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表明:(1)充分考虑研究区外部多源胁迫与内部系统损失,构建的14个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表征生态风险来源和生态系统损失;(2)研究区20年来生态风险概率增长8.65%,以Ⅰ级、Ⅱ级为主,生态风险概率较低但呈上升趋势;(3)研究区以低级生态系统损失区为主,20年来生态系统损失增长6.66%,尤其是中部及东部地区Ⅳ、Ⅴ级生态系统损失占比持续上升,分布面积逐渐增大;(4)耦合风险概率与生态损失的综合生态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以低生态风险为主,20年来综合生态风险下降了1.90%,等级变化上呈现“以不变区为主,核心城区外围升高、边缘山区降低”的空间格局,等级变化面积达10006.36 km^(2),风险等级升高区不断扩张。研究结果对完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体系、防控区域生态风险等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聂艳李怡敏李鑫张蕾陈朝霞于婧
关键词:时空分异
彝良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损失评估
王景辉
考虑海洋生态损失的小规模船舶溢油应急收油机配置研究
2022年
沿岸小规模溢油事件发生频率较高、总量较大,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应对其引起重视并针对其沿岸设立应急设备点,储备收油机等应急物资。对于沿岸小规模溢油事件,为确定其应急点收油机数量最优配置方案,在综合考虑溢油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收油机折旧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构建配置模型;根据决策者偏好选取最优的配置方案;以我国北方某码头海域为例分析模型应用效果,并给出该海域应急点收油机数量配置最优决策。
胡岚清彭云郭嫣嫣
关键词:船舶防污染
山西旱涝灾害生态损失补偿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山西旱涝灾害的发生使当地造成严重的生态损害,为有效补偿旱涝灾害带来的生态损失,现对山西旱涝灾害生态损失补偿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山西地理位置的分析和特殊气候环境的分析,对当地形成的干旱和洪涝两种灾害以及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建立山西旱涝灾害生态损失补偿机制,完成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改善。通过对生态补偿的规划区域分析和调查,构建生态补偿标准成本核算体系需结合三大理论以及三性原则,并制定补偿标准,量化拟定旱涝灾生态损失,以及确定补偿主体、补偿客体,根据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产业的人均收入,制定生态损失经济补偿分配标准,根据生态损失的类别、量化损失数目的不同,确定生态补偿顺序、规划生态补偿时效,最终实现旱涝灾害生态损失补偿。
李梁李梁
关键词:旱涝灾害生态损失
非含油钻井液不同速率排放的影响预测及生态损失结果对比分析
2021年
本次研究主要关注钻完井阶段的非油层段钻井液的不同排放速率引起的水质预测及生态损失结果的区别,为减小非油层段钻井液排放引起的海水水质及海洋生态影响提供参考,找到环境收益与技术经济可行性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张蓓熊乐航
关键词:排放速率生态损失
海洋工程建设生态损失补偿方法探究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从资金补偿和生态修复补偿两方面介绍了生态损失补偿方法在海洋开发建设中的应用。资金补偿主要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基于生态修复的两种生态损失补偿资金核算方法的研究;生态修复补偿介绍了从工程结构自身出发构造具备生态效果的结构形式的原位生态修复补偿以及在异地进行生态重建营造新的栖息地的异位生态修复补偿。最后依据HEA估算了不同海洋工程的补偿规模。
杨淩雁梁书秀孙昭晨
关键词:HEA
雷州半岛东海岸玉蕊群落的干扰机制及潜在生态损失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利用样方调查、遥感影像分析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等方法,对雷州半岛红树林玉蕊(Barringtonia racemosa)群落所遭受的自然与人为干扰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定量刻画了不同干扰因素对玉蕊群落格局和植物株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标准,对干扰影响下的玉蕊群落的潜在生态损失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玉蕊群落主要受到植物入侵、河流改道及病虫害的共同干扰:植物入侵以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入侵最严重,其次为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植物入侵在玉蕊群落的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层呈现显著的垂直分布差异;河流改道对凹凸两岸的玉蕊进行机械冲刷,导致玉蕊种群密度降低、连通性下降,群落格局趋于破碎;病虫害干扰主要表现为考氏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对玉蕊下层生长的抑制,干扰程度存在垂直空间差别.3种干扰分别对玉蕊群落的水质净化、固碳、生产氧气、气候调节、污染物降解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产生影响,造成玉蕊的潜在生态损失最大可达24.9万元/a.为有效防治各类干扰对玉蕊群落的破坏,结合"防重于治"的理念,提出了物理防治、群落改造以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保护途径.
郭程轩陈祁琪徐颂军陈虹羽李婉盈潘亭君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损失
海洋工程建设的生态损失补偿研究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的需求日渐增长,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而海洋生态补偿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方式。目前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和实践多集中于陆域生态系统,海洋工程建设的生态损失补偿相关...
杨淩雁
关键词:生态损失补偿方法
蒙古国资源开采与生产造成生态损失的计量与补偿方法研究——以沙金矿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蒙古国矿业高速发展导致大量土地破损,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国家预算带来了严重后果。以蒙古国的顿穆德噶拉特金沙矿运营状况为数据基础,研究了该金矿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或已造成的生态破坏损失,对自然环境结构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方法、测算实际造成损失的数学模式和自然环境经济的测定方法等。最终,制定了矿山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生态损坏评估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顿穆德噶拉特金矿每年生态环境损失赔偿金为950.0~981.9百万蒙图。
乌尔特陈建宏杨珊王喜梅
关键词: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经济评价

相关作者

贾欣
作品数:30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海洋生态补偿 生态损失 产权 海洋生态 高职教育
陈尚
作品数:72被引量:720H指数:17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服务 海洋生态 价值评估 海洋保护区 海洋生态系统
张宁
作品数:2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研究主题:生态损失 生态补偿 账户制度 存量建设用地 土地复垦
郝林华
作品数:74被引量:851H指数:1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牛蒡根 牛蒡 促生长 饲料 黄瓜
袁红
作品数:87被引量:503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土壤 水稻土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母质 岩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