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4篇“ 生态富民“的相关文章
宿迁古黄河生态富民廊道道路网联通专项规划研究
2025年
古黄河生态富民廊道是宿迁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但廊道内部路网不完善、对外联通不畅等问题制约了廊道建设的整体效能。本文在分析廊道道路网联通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廊道在交通连通性、内部路网结构、生态保护、规划前瞻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廊道骨干通道建设、优化次支路网布局、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强化顶层设计等策略建议,以期为新时期推进宿迁古黄河生态富民廊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孙棪
关键词:生态保护
立足生态优势 推进生态富民
2024年
贵州将林下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路径,通过聚焦优势单品、聚焦国有林场、聚焦复合经营,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林兴民富。近年来,贵州将林下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路径,通过聚焦优势单品、聚焦国有林场、聚焦复合经营,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林兴民富。
方春英程佩佩王芳蓉
关键词:国有林场脱贫攻坚林下经济有效衔接生态优势生态富民
林下经济如何做到林下“掘金”生态富民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林下经济作为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不仅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它同时面临着众多挑战和问题。要推动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在政策支持、资源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制定有效的策略。发展林场林下经济的意义首先,林下经济的推广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深远意义。这种模式通过综合利用林地,进行农林复合、养殖和渔业等活动,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通过减少对森林的过度开发,林下经济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陈燕瑶
关键词:林下经济森林资源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生态富民
我国生态富民水平测度、动态演进及空间关联
2024年
生态富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立足生态富民两个维度,构建包含物质生态、精神生态、居民收入、居民文化、居民教育、居民医疗、居民就业创业七个二级指标的生态富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生态富民水平,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生态富民水平动态演进和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从生态富民水平变化趋势看,在全国层面,我国生态富民水平整体较低但呈快速上升态势,其中2013—2018年增速较慢,2019—2022年增速不断加快,生态富民两个维度的得分均在不断提升;在地区层面,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生态富民水平均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差距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生态富民综合得分高于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水平,中西部地区生态富民综合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和省份间差距看,在全国层面,我国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不断减弱,省份间差距逐渐拉大;在地区层面,东部地区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减弱,省份间差距不断扩大,中部地区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减弱,省份间差距不断缩小,西部地区生态富民水平极化现象始终比较严重,省份间差距变化不明显。从空间关联看,我国各省份生态富民水平空间关联特征显著,东部省份多数属于生态富民水平和空间关联性“双高”的H-H类型,中部省份多数属于生态富民水平或空间关联性“单低”的L-H或H-L类型,西部省份大多属于生态富民水平和空间关联性“双低”的L-L类型,且大多数省份空间关联类型比较稳定。因此,应打通绿色转化通道,助力生态富民水平提升;打造模块化生态富民模式,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提高生态富民
周以杰
关键词:生态富民动态演进
“两山合作社”推进生态富民
2024年
近几年,浙江省探索将零散的山、水、林、田、湖、房等闲置低效生态资源“打包”,借助两山合作社集中开发利用,使其转变为资产和资本,助力乡村发展。何为“两山合作社”?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副处长詹俏荣介绍,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两山合作社强调经营与管理,是采用“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的生态产品经营管理平台,致力于盘活用好散落各地的生态资源,推进生态富民
窦瀚洋
关键词:资源节约生态富民合作社环境保护集中式
浙江:聚合聚力聚焦 助力山区生态富民
2024年
近年来,浙江省财政厅对标对表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加大财政投入,创新财政政策,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推动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助力“两个先行”。2023年,山区26县实现“绿”“富”双赢。
王翾锋
关键词:区域发展差距财政政策财政投入示范区建设生态富民共同富裕
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的泗阳样板
2024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黄河故道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上的黄河南泛侵泗夺淮入海在黄淮地区所留下的废河道及其淤泛区,素有“洪水走廊”之称。黄河故道在江苏省泗阳县境内全长41.8公里,约占全省黄河故道总长度的1/10,流域面积达441.6平方公里,人口46.3万,横穿泗阳中部5个乡镇(街道),拥有丰富的农业、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有着巨大潜力和空间。
范德珩
关键词:黄河故道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富民黄淮地区黄河流域
广西融水县:点“绿”成“金”实现生态富民
2024年
巍巍元宝山,悠悠贝江水。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坐落在广西北部的大山深处。这里山峦叠翠,风光旖旅,如诗如画,秀美的山水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近年来,融水县秉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宗旨,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因地制宜在绿水青山的保护、生态资源的挖掘、乡村振兴的助推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雁邓敏敏阳一强
关键词:生态富民民族风情保护生产力
生态移民迈向生态富民——百年演进、经验启示及行动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生态移民迈向生态富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个缩影。首先对生态移民与生态富民进行了内涵界定,并结合百年建党历程和生态移民实践,剖析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生态移民思想,将其划分为孕育发端阶段、初步形成阶段、调适完善阶段和巩固拓展阶段,总结凝练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推进生态移民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为新时代高质量推进生态移民迈向生态富民奠定了坚实基础,供给了宝贵经验。并就如何让生态移民有效衔接生态富民,提出从生态理念、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产品、生态补偿等方面构建实现生态富民的行动策略。
冯一桃张智勇吴华安文传浩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生态富民助推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及实践路径
2024年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生态富民与共同富裕是有机统一的,在生态富民实践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我国生态富民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面临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共同富裕主体参与不充分、生态富民市场发育不足和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对此需要坚持正确思想引领,形成全民共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力,促进全民共建;完善生态富民市场,促进全民共享;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推动共同富裕。
孙婧婧
关键词:生态富民共同富裕

相关作者

管大玉
作品数:14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宿迁学院
研究主题:程序民主 生态经济 生态富民 生态保护 招商引资
刘岩
作品数:28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功能区 水源涵养 草原 生态富民 生态扶贫
陈新
作品数:19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共衢州市委
研究主题:生态屏障 乡村休闲旅游 八八战略 休闲旅游业 工业立市
李荣刚
作品数:126被引量:613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林厅
研究主题:秸秆 生物质能源产业 生态 沼渣 农业
贾巨才
作品数:55被引量:18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