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6篇“ 生态地理分布“的相关文章
我国湿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研究进展
2024年
土壤动物是湿地系统的重要成分,能改善土壤的性质、调节物质的分解、促进养分的循环、指示环境的变化等。目前,针对湿地土壤动物的生态地理分布、不同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差异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湿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差异,梳理了1979-2023年我国关于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布和不同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目前对湿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生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湿地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不同,在土层中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以腐食性动物为主,蜱螨类(A)和弹尾类(C)数量比具有典型的地带性,不同湿地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变化,呈现出典型的湿地特征。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土壤动物分类和多样性研究中,深入研究土壤动物分布地理环境的关系,筛选出不同湿地环境中的指示类群,加强土壤动物在湿地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性研究。
申海香蔡海马尚盛龚建军赵晓丽马正学
关键词:湿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布群落特征
云南稻种资源稻飞虱抗性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2022年
为探讨云南丰富生态地理环境中稻种资源稻飞虱抗性多样性的分布规律,观察分析了3703份稻种资源(1561份稻褐飞虱和2142份稻白背飞虱)的稻飞虱抗性多样性在云南不同气候类型、海拔、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量和稻作区划中的地理分布和差异表现。结果表明,稻飞虱抗性多样性富集程度较高的地区在云南省滇中西部的保山市(龙陵县、施甸县、昌宁县、隆阳区、腾冲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漾鼻县、永平县)和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双柏县、武定县)。气候类型、海拔、日照时数、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稻种资源稻飞虱抗性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稻飞虱抗性多样性富聚的气候类型为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海拔600.1~800.0m、日照时数1600.1~1900.0h、年均气温13.1℃~15.0℃、年均降水量1100.1~1300.0mm。此外,筛选了11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双抗虫稻种资源。
杨超振方海东苏艳陈晓艳刘晓利杨忠义
关键词:云南稻种资源稻飞虱抗虫性多样性生态地理分布
青海种子植物形态及生态地理分布
青海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广袤的草原、湿地,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很多植物种类为该地区特有的植物种类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书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青海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分布在青海高原的300余种...
孙海群
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生态地理分布及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均为我国重要的蛀干害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猖獗为害,严重威胁林业、经济林和风景园林的发展。为了控制天牛危害,总结40余年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生态地理分布、无公害控制技术的原理以及实践。明确了白僵菌、桑天牛卵啮小蜂、灭幼脲对桑天牛以及线虫、绿僵菌对光肩星天牛的致病机理,总结了我国北方主要树种对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的抗性序列,进而提出一整套桑天牛无公害控制技术,建成了“树种合作防御天牛危害的宏观模式”样板,有效控制了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危害。
苏筱雨李会平李会平黄大庄阎浚杰黄大庄王志刚张爽吕飞
关键词:桑天牛光肩星天牛生态地理分布无公害控制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生态地理分布、栖境选择及野生资源现状的研究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隶属于鳞甲目(Pholidota)、穿山甲科(Manidae),在中国有华南亚种(M.p.aurita)、海南亚种(M.p.pusilla)、指名亚种(M.p.penta...
彭杰
关键词:地理分布栖息生境野生资源种群生存力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Ⅸ:稻白背飞虱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被引量:2
2019年
为进一步了解云南省稻白背飞虱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采用GIS等技术分析2 149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背飞虱抗性的表达离不开气候环境因素,其多样性富聚区在全省不同生态环境中均有分布,以滇西南和滇中较为丰富,籼粳稻交错区和种植环境丰富的区域是多样性的富聚区;不同气候带中的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依次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北热带>中温带>北温带;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和温度降低而减小、随海拔降低和温度升高而增大。发掘了87份有研究利用价值的优异稻白背飞虱抗源。
杨超振苏艳陈晓艳曹永生杨忠义
关键词:稻种资源生态地理分布
青海省蝗虫区系成分及生态地理分布被引量:3
2019年
为研究青海省蝗虫区系和生态地理分布问题,于2014年7—10月以及2015—2017年每年的5—10月采用样带法对青海省所有县级行政区划分布的蝗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统计出青海省蝗虫共有111种,隶属于7科39属。网翅蝗科属、种数均为最多(12属49种),锥头蝗科属、种数均为最少(1属1种)。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青海省的蝗虫只有古北种(101种)和广布种(10种),所占比例分别为91.0%和9.0%,古北种占有绝对优势。特有种较多(58种),所占比例为52.3%。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由多到少依次是:河湟谷地、青东南、青南高原、祁连山地、青海湖盆地、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与青东南接近程度最高,青南高原与柴达木盆地的相似性系数为最低。
郝会文鲍敏柯君李雷雷马存新旦智措陈振宁
关键词:蝗虫区系生态地理分布
重庆市鸟类名录及其生态地理分布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重庆市的鸟类生物多样性,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近年的新分布记录和我们直接观察记录到的鸟类,对重庆市的鸟类资源从种类、国家保护动物等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等级、分布区域几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统计的结果显示:重庆市已有记录的鸟类共有496种,分为19个目,74个科。其中分布有68种中国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包含8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6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另外隶属于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的有5种,易危等级的有8种,近危等级的有12种。
邓亚平孙念彭建军
关键词:鸟类地理分布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Ⅺ:稻资源耐旱性多样性分布被引量:1
2018年
为进一步了解云南稻资源耐旱性多样性分布,采用GIS等技术分析2 440份稻资源耐旱性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结果表明:稻耐旱性与气候环境相关,多样性呈随海拔升高和温度降低而减小、随海拔降低与温度升高而增大趋势;多样性富聚区在云南全省均有分布,其中以滇西较丰富,亚热带是多样性富聚气候带;多样性大小依次是中亚热带=北热带=南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水陆稻和熟制类型兼种以及粳籼稻交错种植区域是稻苗期耐旱性多样性富聚区;挖掘了106份可供研究利用的优异耐旱稻资源。
杨超振苏艳陈晓艳曹永生杨忠义
关键词:耐旱性多样性生态地理分布
花棒AM真菌共生特征及其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et Mey.)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是荒漠环境中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其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是防风固沙的理想植物。AM(Arbuscular mycorrhi...
郭亚楠
关键词:AM真菌土壤因子生态地理分布花棒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赵一之
作品数:115被引量:821H指数:18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植物区系 生态地理分布 区系地理成分 地理分布 锦鸡儿属
苏艳
作品数:167被引量:424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地理分布 生态地理 香石竹 月季 作物资源
杨忠义
作品数:52被引量:479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地理分布 生态地理 核心种质 多样性 作物资源
曹永生
作品数:96被引量:1,737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种质资源 农作物种质资源 农作物 生态地理分布 生态地理
卢义宣
作品数:124被引量:468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选育 软米 两系杂交粳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