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22篇“ 生态位“的相关文章
- 生态位被引量:11
- 2006年
-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阐述了生态位的基本概念,综述了生态位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给出并分析了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分离的常用度量公式,为完整的理解和应用生态位理论提供了捷径。
- 宋丁全
-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 工程生态位:概念、特征、类型和变移被引量:1
- 2025年
- 用“生态位”概念刻画工程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工程生态论的内在要求。工程行业生态状况和工程企业生态角色是理解工程生态位的两个层面属性,它们内涵着工程生态系统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工程生态位的实际运行表现出构成因素的多维性、结构关系的多层次性以及功能发挥的多面向性。类比物种的生态位分类,可以将工程生态位分为构成性工程生态位、关系性工程生态位和外部性工程生态位三类。在工程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工程生态位不断变移,主要表现为构建工程行业新生态的“占位”、扩大工程行业规模的“升位”和开拓工程行业新领域的“跨位”。针对工程生态位的战略管理,对于区域工程集群转型而言,就是要激励带来微观增量的渐进性创新;对新兴工程行业及其企业创业而言,则是要保护可能招致失败的颠覆性创新。
- 李三虎
- 梵净山冷杉球果性状、生态位特征及其保育初探
- 2025年
- 为保护近年来濒危珍稀植物梵净山冷杉,加强对梵净山冷杉生长环境的认识,采用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以及生物多样性对梵净山冷杉生长环境进行样地研究。同时,本研究还考察了不同时期球果及种子的发育及形态变化,并利用4种不同处理方式初探梵净山冷杉育种效果。结果表明,2021年到2023年间的调查,梵净山冷杉样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在降低。梵净山冷杉球果的成长周期从8月初至11月初,历时约3个月。不同的土壤基质及遮阳情况均会影响梵净山冷杉种子的出苗数量及其植株高度。建议对梵净山冷杉生长情况进行年限跨度更大的长期调查,同时加大对梵净山冷杉真实环境的模拟,以加强梵净山冷杉育种的成功率。
- 吴先亮陈胜刘盈盈
-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物多样性球果
- 广州城市中央湿地草本层生态位特征
- 2025年
- 研究湿地草本层生态位特征对于特大型城市湿地实现低维护管理,提升城市生境异质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选取广州城市中央官洲水道两岸的小洲湿地和咀头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系统取样法,共选取162个湿地草本层样方,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的方法,对其优势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湿地草本层竞争激烈,入侵物种的数量少于乡土物种但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较高,其中最大的分别为南美蟛蜞菊、两耳草等入侵物种,对乡土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挤压使其生态位宽度逐渐减小;重要值最高的乡土物种是鸭跖草,在长期无人工干预的状态下有较好的适应性。(2)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无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生态位宽度的因素包括重要值、分布频度、空间和环境等。(3)入侵物种与乡土物种之间普遍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且相互之间的重叠现象相较于入侵植物与乡土植物内部更为显著。咀头湿地草本层的总体平均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均大于小洲湿地,物种间竞争排斥较强,自生乡土植物的生长处于相对劣势。(4)小洲湿地草本层群落稳定状态优于咀头湿地,表明自然演替的湿地草本层在适当人工干预的状态下,通过增加自生乡土物种的种间关系平衡能有效增加物种多样性,有助于构建相对稳定的乡土湿地草本层植物群落。研究结果可以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环境下抵御入侵植物、优化草本层结构及实现低维护管理提供参考。
- 李晖刘龙英郭婉琪何韫赵梓秀朱子昕范存祥林志斌袁兴中
-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入侵物种人工干预
- 物种生态位扩张现象及来自碳排放的影响
- 2025年
- 生态位是物种能利用的所有资源的总和,研究物种生态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理解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生物因素(如种间和种内竞争、捕食性相互作用、有无天敌等)和非生物因素(如气候、人类活动等)可以影响物种生态位扩张,从而影响物种入侵、形态进化及其他生态进化。在非生物因素中,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降水)是决定物种生态位的关键因素,而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碳排放可以通过造成CO_(2)浓度增大、温度升高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变化三个过程来影响物种生态位扩张过程,扩张机制主要包括气候介导的耐受性变化、遗传变异、性状适应和行为改变。本文系统概述了物种生态位的扩张现象、扩张特征及扩张影响因素,阐明了碳排放影响物种生态位扩张的主要过程和机制,并对未来物种生态位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 姚珏欧阳少虎郑彤吴康迎周启星
- 关键词:生态位碳排放气候变化
- 粤北不同石漠化程度森林优势树种及其生态位特征
- 2025年
- 为探究粤北石漠化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森林优势树种及其生态位特征,文章以粤北潜在、轻度、中度、重度石漠化代表性森林群落样地为研究对象,从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指数4个方面分析其优势树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程度森林群落的优势树种不同,综合物种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可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秀丽锥Castanopsis jucunda在各石漠化程度中有良好表现,可作为石漠化地区树种选择的参考;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平均值的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度石漠化(0.795和0.707)、潜在石漠化(0.594和0.535)、重度石漠化(0.566和0.472)、轻度石漠化(0.344和0.349),中度石漠化区域的物种竞争最激烈,潜在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区域次之,轻度石漠化区域最低,其中鸡仔木Sinoadina racemosa-秀丽锥、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马尾松和鸡仔木-麻栎的物种对间存在较高的种间竞争,在进行植被恢复时需避免这些种对搭配。
- 张华英郭昊曹窈畅冯汉华王旭罗勇白拉曲珍
-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位特征优势树种生态位重叠
- 基于根系类型组合的护坡植物根系生态位特征
- 2025年
- 根系生态位特征是护坡植物选择的重要依据,而具有不同根系生态位特征的植物组合,直接影响坡面土体的固持和植被恢复效果。选取了4种根系类型的常用护坡植物,分别为垂直轴根型灌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水平轴根型灌木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根蘖型草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丛生型草本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依据根系类型进行了9种组合,采用湿法客土喷播对模拟边坡进行修复治理,研究不同植物组合的根系生态位特征,以明确不同类型根系之间错综复杂的位置关系及生态功能,为边坡修复植物选择及加固坡面稳定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根系结构类型组合在土层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在0—10 cm土层中,高羊茅组合的根长及根干重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为86.9%和90.83%;而紫穗槐+苜蓿组合则在5 cm以下的土层中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为63.73%和76.52%。(2)不同组合根系生态位指数均随径级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均呈现反J型。高羊茅组合和胡枝子组合根系生态位指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余组合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高羊茅组合垂直空间生态位变化最大,其变幅为0.21—3.51。在10 cm以下土层中,除紫穗槐+苜蓿组合外的其余组合生态位指数均显著下降表现为表层聚集生态位型。(3)生态位指数最高的组合是紫穗槐+胡枝子,为1。紫穗槐+胡枝子+高羊茅组合的细根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度及地下种间竞争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分别为0.089、0.036和0.438,种间竞争强度最大。综合不同根系类型植物组合的根系生态位特征,表现较好的根系类型组合为垂直轴根型+水平轴根型的紫穗槐+胡枝子组合、垂直轴根型+水平轴根型+丛生型的紫穗槐+胡枝子+高羊茅组合、根蘖型苜蓿组合和垂直轴根型+根蘖型的紫穗槐+苜蓿�
- 耿莞陈济丁孔亚平陶双成赵倩李金波宋桂龙
-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 黄土丘陵退耕还林区地表蜘蛛群落特征及生态位分析
- 2025年
- 为深入了解黄土丘陵退耕还林区地表蜘蛛群落特征、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选取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后形成的典型植被群落(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刺槐林、小叶杨林及农田)为研究样地,于2022年8—11月在每个样地采用陷阱法进行地表蜘蛛采集,并对采集的蜘蛛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1)共采集到地表蜘蛛标本2463头,隶属18科36属49种,其中13个为主要物种。退耕还林对地表蜘蛛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而对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地表蜘蛛群落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山杏林和农田,均匀度指数为0.82;均匀度指数最低的是小叶杨林,均匀度指数为0.49。地表蜘蛛群落优势度指数最高的是山杏林,优势度指数为7.38;优势度指数最低的是小叶杨林,优势度指数为2.13。研究区绝大多数植被间Jaccard相似性指数介于0.4—0.5之间,地表蜘蛛群落组成整体呈现中等不相似。(2)主要地表蜘蛛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鞍形花蟹蛛,生态位宽度为5.30;生态位宽度最小的是申氏豹蛛,生态位宽度为1.54。主要地表蜘蛛生态位重叠值分布范围为[0.06,1],生态位高度重叠占总对数的23.08%,中度重叠占总对数的28.21%,低度重叠占总对数的48.72%。研究区13个主要地表蜘蛛生态响应速率之和为负值,表明主要地表蜘蛛处于衰退阶段。(3)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草本盖度、枯落物厚度、速效钾、电导率、有机质是影响主要地表蜘蛛分布与生态位特征的关键驱动因子。因此,本研究表明,人工林的种植有利于当地地表蜘蛛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退耕还林区主要地表蜘蛛之间以及主要物种与环境之间尚未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
- 南正正艾宁闫慧玲赖善梅王思艺苑彩霞刘长海
- 关键词:退耕还林区生态位特征环境因子
- 丁字湾毗邻海域游泳动物生态位及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 2025年
- 2021年10月(秋季)、2022年2月(冬季)、2022年4月(春季)和2022年8月(夏季)在丁字湾毗邻海域(N 36°15′~36°40′、E 120°55′~121°25′)设置12个站位,开展了4个季节游泳动物拖网调查,研究该区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及生态位特征,为丁字湾毗邻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调查结果显示:4个季节共捕获到游泳动物81种,夏季物种数最多(54种),冬季最少(34种),季节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共出现13种优势种,春季1种、夏季5种、秋季4种、冬季5种,季节更替率为80%~100%,优势种组成差异较大;生态位宽度呈秋季(0.54)>春季(0.49)>夏季(0.40)>冬季(0.33)的趋势,而4个季节的生态位重叠度分别为春季0~0.96、夏季0.07~0.96、秋季0~0.94、冬季0~0.91,游泳动物生态位季节分化明显,秋季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空间分化更明显,资源竞争关系更强;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特征,随着离岸距离增加而逐步升高;丰度-生物量曲线统计量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特征,表明群落受扰动情况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究丁字湾毗邻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
- 蒋文良张德普崔雯慧李生府李敏刘栋吕振波任中华
- 关键词:群落结构生态位宽度
- 山西壶关县草本药用植物生态位特征及种间联结性
- 2025年
- 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对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分类以及判断群落稳定性和群落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长治市壶关县22个优势野生草本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Levins(BL)和Shannon(BS)生态位宽度指数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Oik),对研究区内的野生草本药用植物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基于2×2列联表,利用种间联结系数(AC)、Jaccard指数(JD)、Ochiai指数(OI)、χ^(2)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研究区内的野生草本药用植物种间联结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22种药用植物中,生态位宽度指数(BL)最大的为地榆(63.369),其次为白莲蒿(58.276),最小的为黄芪(2.489);生态位宽度指数(BS)最大的为地榆(4.290),其次为沙参(4.247),最小的为黄芪(1.097);生态位重叠指数(Oik)最大的为刺儿菜与甘菊(0.562),其次为白莲蒿与阴行草(0.534),最小的重叠值为0,有112个。这说明,山西壶关县草本药用植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整体较低,种间竞争不激烈,草本药用植物物种分布极为分散。(2)种间联结系数AC显示,在231个物种对中,有77个正联结种对,其中强正联结种对有11个,有154个负联结种对,其中强负联结有116个;种间联结χ^(2)检验显示,有77个正联结种对,其中极显著正联结有24个,有154个负联结种对,其中极显著负联结有7个;在Pearson相关系数中,有56个正联结种对,其中极显著正联结有17个,有175个负联结种对,其中极显著负联结有8个。(3)综合AC系数、JD指数、OI指数、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来看,壶关县药用植物种对中,负联结种对多于正联结种对,不显著联结的种对数多于显著联结的种对数,这表明壶关县野生草本药用植物种对间相似度较低,物种表现出独立分布的特征,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总体而言,壶关县野生草本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出现较为随机,种间竞争较弱,物种独立性较强,受到外界�
- 郝嘉鑫金山铁军
- 关键词:药用植物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种间联结
相关作者
- 刘志峰

- 作品数:131被引量:695H指数:14
- 供职机构: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位 高职院校 企业生态位 产业集群 品牌生态位
- 张克斌

- 作品数:157被引量:1,551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研究主题:半干旱区 封育 生态位宽度 湿地 多样性
- 郭水良

- 作品数:235被引量:2,528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杂草 苔藓植物 生态位 外来杂草 藓类植物
- 康蠡

- 作品数:91被引量:220H指数:8
- 供职机构: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位 网络环境 高职 信息生态系统 档案
- 李医民

- 作品数:88被引量:3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位 模糊控制 极限环 模糊系统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