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篇“ 生存繁殖“的相关文章
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过滤装置和生态观察单元;所述生态观察单元包括透明玻璃缸,透明玻璃缸内设有假山景观,透明玻璃缸底部设有位于假山景观下的雾化器;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底...
陈飞永
桑给巴尔地区养殖番鸭对水泡螺生存繁殖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初步探讨在桑给巴尔血吸虫病流行区采用养殖番鸭捕食水泡螺进行生态灭螺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国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组在奔巴岛实验基地的菜园作为实验观察区,饲养2只番鸭。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周围设置栅栏隔开以阻止番鸭进入。于第10、20、30、40天,采取全面细查法调查水泡螺成螺及子代螺数量,并计算成螺存活率。通过直接观察法,观察番鸭捕食水泡螺的行为。结果第10、20、30、40天实验组水泡螺成螺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6、20.671、18.039、19.200,P均<0.05);实验组水泡螺子代螺数量为13~60只,低于对照组的320~963只。番鸭在嘴部滤水或吞食蔬菜时,可利用喙部碾碎或直接吞食成年水泡螺;子代水泡螺由于体型极小,更易被吞食。结论养殖番鸭可以抑制水泡螺生长繁殖,提示可用于生态灭螺。
唐恺陈晓军何健吴平进Saleh Juma Mohamed吴洪初杨坤
关键词:番鸭
温湿度环境因素对钉螺在野外实验基地生存繁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温、湿度环境因素对钉螺生存繁殖的影响,为科学制定血防查螺、灭螺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托湖北省钉螺野外实验基地,通过长期的、系统的钉螺生态观察,记录不同温度下钉螺的生存状况,计算活螺平均密度、幼螺平均密度、钉螺产卵量等指标。结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5℃~30℃),活螺平均密度和幼螺平均密度均随温度和湿度变化而呈正相关,温度对钉螺产卵量的影响也极其显著,其中,钉螺最适繁殖温度为25℃。结论野外环境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5℃~30℃),温度和湿度环境因素对钉螺的生存繁殖具有显著影响。
张聪易佳李博万伦李凯杰
关键词:湖北钉螺产卵量
湖北钉螺在非适宜地东平湖生存繁殖的纵向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在南水北调条件下,观察人工北移至非适宜地区山东省东平湖区湖北钉螺生存繁殖的能力。方法近年,在东平湖区的湖心岛以螺笼放养钉螺,定量观察其生存繁殖情况。结果亲代钉螺可以在东平湖越冬生存,存活率为60.51%(118/195);经过2个冬季24个月放养,繁殖产生了子2代钉螺228只,其螺口数量较亲代钉螺数量增长了14.00%;经过3个冬季36个月放养,钉螺繁殖产生了子3代钉螺86只,其数量较亲代钉螺减少了57.00%,与子2代钉螺数量比较减少了62.28%;经过4个冬季48个月放养,钉螺存活率为0。结论南水北调东线南端长江取水口地区的湖北钉螺在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山东省东平湖区可以繁殖到子3代,生存繁殖的时间不超过4个冬季、48个月,呈现逐年消亡趋势。报道了在中国大陆北纬35 055/地区,人工北移到此地的钉螺在湖滩铁丝笼内放养状态下生存繁殖的纵向观察结果。
缪峰王用斌卜秀芹刘新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湖北钉螺
白纹伊蚊成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存繁殖能力变化研究
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 Skuse)属于长角亚目蚊科伊蚊属,嗜吸人血,攻击力强,吸血时间大多集中在日出后两小时和日落前两小时左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分布非常广泛,在我国分布在沈阳、宝鸡、雅安和林...
段恒璐
关键词:白纹伊蚊成蚊产卵生命表温度
文献传递
不同寄主植物对草莓桃蚜生存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了取食草莓(Fragaria ananassa)的桃蚜(Myzus persicae)对7种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嗜好,并测定了其在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生长繁殖习性。结果表明,桃蚜嗜好寄主植物为草莓、辣椒、莴苣、萝卜;取食草莓的桃蚜发育历期最短,取食辣椒和莴苣的桃蚜发育历期相当,而取食萝卜的桃蚜不能完成整个发育历期;取食莴苣的桃蚜平均单头产卵量最高;取食草莓和莴苣的桃蚜存活率最高、其次为辣椒,取食萝卜的桃蚜存活率最低。
徐丽荣王凡葛长军闫良高正纲
关键词:寄主植物
浙江省输入性钉螺生存繁殖能力研究
目的:研究钉螺种群生长动力学和繁殖规律,建立钉螺在现场环境中的生长与繁殖曲线,探索螺口变动的临界指标,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钉螺种群生长繁殖动态规律,探讨钉螺种群的内禀作用和繁殖正负反馈效应等,优化钉螺种群控制策略和灭螺技术...
严晓岚林丽君李理俞丽玲张剑锋孙峰闻礼永
关键词:钉螺生长动力学繁殖能力
钉螺在微山湖区生存繁殖的现场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在南水北调和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山东受水区钉螺生存繁殖的现状。方法 2004年10月起在调水途经的微山湖区独山岛采用螺笼放养钉螺、和半定量观察法观察钉螺生存繁殖情况。结果至2011年钉螺已经在微山湖区生存繁殖7年,2005年9月1螺笼经淘洗后共收获子1代活螺671只,2006年10月收获子2代活螺823只,2007年10月收获子3代活螺337只,2008年10月收获子4代活螺401只,2009年10月收获子5代活螺158只,2010年10月收获子6代活螺203只;至2011年10月,经过7个冬季(84个月)的放养,当年收获子7代活螺1 017只,与越冬亲代螺比较,活钉螺数量增长了9.7倍。结论微山湖区的钉螺能够生存7年以上,是迄今我国向北方迁移钉螺能较长期生存繁殖地理分布最北点(北纬35°15′);南水北调长江取水口附近的钉螺迁徙至微山湖区后仍保持较长时期的种群生存繁殖能力,但非完全适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竣工输水后,山东微山湖区存在着血吸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应将微山湖区作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给予管理。
缪峰刘新邓绪礼陈锡欣王利磊王用斌付兆义卜秀芹魏庆宽郭绍华赵长磊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钉螺血吸虫病
自噬对布鲁氏菌在巨噬细胞内生存繁殖的影响
探讨羊种布鲁氏菌16M是否能激活巨噬细胞自噬途径,以及该途径对布鲁氏菌胞内生存繁殖能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自噬是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机制。在大多数组织中,自噬处于低水平未激活状态。当氨基酸、血清、生长因子水平下降时,或受到外...
郭飞
关键词:羊种布鲁氏菌巨噬细胞
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湖北省水网地区生存繁殖及期望寿命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垸内水网地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和期望生存时间。方法采用笼养法,将采自四川省丹棱县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湖北省江陵县实验区内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进行雌雄鉴定分离,分别以雌雄比1∶1配对后,放养在江陵县实验区的螺笼内,分别于3、6个月和9个月后,定期观察其生存繁殖情况。将采集的滇川亚种钉螺采用室内瓷盘饲养法饲养,采用动物生存寿命表法计算滇川亚种钉螺在脱离原孳生环境后的期望生存时间。结果滇川亚种钉螺在同种及混合现场放养状态下,经过3个月和6个月后,存活率>75%,至9个月后仍有20%以上的存活率。两个亚种钉螺3个月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χ个月=38.641,P<0.05),同一亚种雌螺与不同亚种雄螺放养后,雌螺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χf=13.255,P<0.05;2cχg=4.882,P<0.05);9个月后各组均可查获数量不等的子代钉螺。室内实验推算滇川亚种钉螺和指名亚种钉螺的期望生存时间分别为35.84 d和41.16 d。结论滇川亚种钉螺离开原孳生环境后有足够的存活时间完成远距离被动迁移;迁入水网地区后能够继续生存繁殖,并能产生子代。
黄重峰邹节新李枢强周宪民
关键词:存活繁殖

相关作者

张宇清
作品数:161被引量:1,360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初级生产力 固氮活性 大温差 自生固氮菌 毛乌素沙地
秦树高
作品数:94被引量:40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初级生产力 固氮活性 大温差 自生固氮菌 毛乌素沙地
邵晨曦
作品数:28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初级生产力 固氮活性 大温差 自生固氮菌 保藏
吴斌
作品数:181被引量:1,468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初级生产力 固氮活性 大温差 自生固氮菌 毛乌素沙地
冯薇
作品数:47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初级生产力 固氮活性 大温差 自生固氮菌 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