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篇“ 甄宝玉“的相关文章
宝玉“女儿执着”的破灭与甄宝玉的“传情入色”
2024年
《红楼梦》用神瑛侍者后身贾宝玉在人间的一生经历,讲述了贾宝玉对“女儿执着”(痴情、意淫)、视读书人为“禄蠹”执念的破灭过程,并以此构架小说结构和控制故事书写节奏;又通过对与贾宝玉抱有相同执着的甄宝玉的醒悟(执着的不可得)和转变(传情入色、随顺入世)的书写作为对照,展现了作者对明清知识分子执着于“情”主张的反对:批判皮肤滥淫,同时反对“情执着”(意淫)、反对视入仕上进为禄蠹的执着,主张破除心中名、物执念,随顺世间。
樊志斌
关键词:意淫甄宝玉
甄宝玉与贾宝玉意义指涉的多元性
2022年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五回中,贾宝玉与自己容貌颇为相似的甄宝玉相遇。甄宝玉的出场在弥合第一作者人物架构的基础上,也生发出第二作者充满个体情怀的文本期待和创作意图。甄宝玉作为贾宝玉的镜像而存在,是贾宝玉人格结构的另一面呈现。截然相反的人生选择,却都指向悲剧。两者之间的关联既有文本之内的联结,又体现文本之外作家本体的心理矛盾,呈现出意义指涉的多元性。
张迎
关键词:《红楼梦》甄宝玉镜像多元性
论魏晋名教自然论在《红楼梦》中的投射——以甄宝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目前学界对《红楼梦》中玄学哲思的研究较薄弱,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由玄学中"名教与自然"的思想发展出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红楼梦》中有深刻的反映。林黛玉与薛宝钗就是"越名教任自然"的"林下之风"与"尊名教"的"闺房之秀"双美对峙的人物典型。两人一个不为家族社会认可,一个只拥有空洞的伦理形式,都没有获得幸福人生。、贾宝玉是作者一体二用分身塑造的两个人物,《红楼梦》前八十回着重呈现了人生面临的"尊名教"和"任自然"都难以圆满的两难困境,后四十回续书中塑造的甄宝玉提供了人生选择的另一种可能,即"寓名教于自然"。
杨琳
关键词:玄学名教
脂评“《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试解——兼说甄宝玉的形象意义并与王富鹏先生商榷被引量:3
2012年
脂砚斋"《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的批语,揭示出甄宝玉早已觉悟,他如同《邯郸梦》中的众仙引度卢生出家一样,特来牵引、点醒贾宝玉出家。、贾宝玉"情性如一"都走上了一条不与社会妥协的道路。据此可知,甄宝玉的形象不会表现出与贾宝玉形象完全相反的性格特征。对甄宝玉形象的塑造可视为曹雪芹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典型化"艺术手法的有益尝试,虚笔点出的甄宝玉形象起着由此及彼的引人进行普遍联想的作用。
张志
关键词:《邯郸梦》甄宝玉脂砚斋
甄宝玉被引量:3
2011年
《红楼梦》中关于甄宝玉与贾宝玉的构思,反映了作者的"真假"理念,而这种理念,显然是继承了庄子的思想。根据脂评可知,80回以后的雪芹原稿有甄宝玉"送玉"的情节,这应该是送回"通灵宝玉",而不是为贾宝玉"送行",而且依然是"虚写"。程本后40回把甄宝玉写成活生生的鼓吹功名的人物,与雪芹思想大相径庭。
段启明
关键词:甄宝玉程本庄子思想贾府回中
论《红楼梦》后四十回对甄宝玉的成功塑造被引量:5
2011年
甄宝玉的主要性格在前八十回远没形成。这一形象几乎可以说是后四十回的独立创造。由前八十回的任性纯真的少年转变成后四十回大谈仕途经济的"禄蠹",就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说是成功的。由曹雪芹人物设计的对称原则可知作为贾宝玉对称人物的甄宝玉不可能是对贾宝玉这一形象的机械重复,其主要性格应该表现出与贾宝玉完全相反的特征。甄宝玉的转变使曹雪芹的忏悔意识、补天思想以及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观念都落到了实处。甄宝玉经过家族败落和声色警示之后发生性格的重大变化,就如经过"成年考验"之后,完成了个人的社会化和成人化的过程。、贾宝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存在,是人理想的存在方式(既逍遥自放,又审情入世)在现实中的分解。敢于让人物性格作出完全逆向转变的作者非曹雪芹莫属。
王富鹏
关键词:甄宝玉忏悔意识后四十回
略论贾宝玉甄宝玉——兼论特殊典型化的艺术方法——矛盾分身术被引量:3
2009年
"有两种精神居在我们心胸,一个想要同别一个分离。"贾(真假)宝玉是同一个人物思想矛盾的两个方面。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塑造"矛盾人"的典型化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的中外艺术中,已经很普遍了。曹氏写甄宝玉是用模糊法,高鹗则用了明朗法。这是倾向的不同。真假宝玉也是曹雪芹思想矛盾的某种反映。
祝秉权
关键词:甄宝玉
真假一体,虚实同构——《红楼梦》: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甄宝玉、通灵玉关系辨析被引量:5
2008年
出于避祸和独特的艺术追求,《红楼梦》在讲述石头前世今生的故事过程中,以玄幻之笔设置了石头、神瑛侍者、通灵玉、贾宝玉甄宝玉5个符号来迷惑阅者眼目。究其实,它们不过是"石头"的分身术而已。这体现了作者真假一体、虚实同构的叙事谋略。
李英然孙文莲
关键词:《红楼梦》
理想的超越与现实的沉沦——《红楼梦》中甄宝玉的形象价值论被引量:3
2007年
《红楼梦》中的甄宝玉与贾宝玉思想个性先同后异,并最终彻底分化。小说中二者并置,互相映衬,意在表现离经叛道与回归仕途两种不同的人生模式和人生态度。、贾二玉性格由合而分的过程,是作者在世俗化与个性化之间徘徊游移并最终取舍的过程;二玉最终的性格分裂,也流露了作者创作心理的矛盾:他虽然最终令贾宝玉选择了出世之路,但在感情上又不能全然跳脱俗世的牵绊,因此让甄宝玉从贾宝玉身上分离出来,选择了另一条人生道路。二者相互补充,既可以写出仕途经济对一个人的荼毒和异化,又可以突出贾宝玉最终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韩雪松
关键词:《红楼梦》甄宝玉
甄宝玉——兼论曹雪芹美学思想中的“真”“假”观念
2002年
对《红楼梦》中甄宝玉这一人物的评价,学术界素多异见,而太多对他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认为:甄宝玉在《红楼梦》中毫无光彩。毫无生气,简直是多余出来的人物;甄宝玉是贾宝玉形象有机重复。是真假济公。
宋健
关键词:《红楼梦》美学思想甄宝玉文学研究古典小说

相关作者

蔡义江
作品数:19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宣传部
研究主题:《红楼梦》 红楼梦 脂砚斋 续书 甄宝玉
赵宗来
作品数:18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连山》 取象 《红楼梦》 《风月宝鉴》 伏羲
张晓琦
作品数:24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红楼梦》 帝位 宝玉 康熙帝 顺治
李大博
作品数:40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红楼梦》 红楼梦 意淫 《西厢记》 二人转
刘敏敏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文学 安贫乐道 学术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 宗宋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