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5 篇“ 琼东南盆地 “的相关文章
琼 东南 盆地 中新世植被演替与古气候变化2025年 南海北部大陆架地区琼 东南 盆地 中新统梅山组因为孢粉贫乏,其形成时的植被及气候条件研究缺乏直接的化石依据。本文对盆地 内ST-A井中新统开展了钙质超微化石和孢粉分析,构建了古生物地层格架,重建了中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井涵盖中新统三亚组、梅山组和黄流组。三亚组/梅山组、梅山组/黄流组钙质超微化石带的地层界线分别是2780 m和2300 m,中新世研究区内的植被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中三亚组时期(早中新世)以松为主的针叶林有一定范围的分布,气候比陵水组时期温暖且湿润,梅山组中下部(中中新世早、中期)针叶林的退缩,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扩张指示了温度和湿度的上升,是中中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在琼 东南 盆地 的记录,梅山组上部及黄流组(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针叶林的扩张及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退缩,指示气候条件有向温凉略干变化的趋势,梅山组记录了中中新世早、中期温暖湿润,晚期温度和湿度均有所下降的气候变化特征。 杨锐 覃军干 王任 王任 张伟 崔书姮 崔书姮 阮枝梅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 植被 琼东南盆地 琼 东南 盆地 L区块体搬运沉积三维地震构型表征及其成因2025年 块体搬运沉积(mass transport deposits,MTDs)是目前海洋研究方面的热点,而块体搬运沉积内部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依然不够明确。该文基于琼 东南 盆地 陵水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描述了陵水凹陷L区块体搬运沉积三维地震构型,研究了盆地 内深水沉积物内部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识别了侵蚀擦痕、逆冲推覆构造、挤压脊、水道等构造特征,并结合剖面、平面特征推测其成因及其分布规律,探讨了MTDs形成的特殊构造,并提出了三个假设:在流动开始之前已存在,并在层内被动运输;在流动运动中形成;在流动停滞期间形成。MTDs沉积层内部致密,鲜有贯穿性构造,是油气储集中良好的盖层。 柯旭栋 李磊 颉宇凡 薛国庆 王文杰 王文杰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琼 东南 盆地 深水区基岩潜山超压成因及油气成藏特征2025年 海洋深水区是当今全球油气勘探的热点,随着深水油气勘探的不断推进,基岩潜山逐渐成为重要的接替领域.近年来,琼 东南 盆地 深水区基岩潜山气藏获得了重大突破,展现了潜山重要的勘探潜力.但是基岩潜山普遍存在高压,超压如何影响规模成藏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以陵水32-1基岩潜山为例,通过已钻井岩心、薄片观察、温压场模拟、流体包裹体等综合分析,揭示潜山内部存在两个压力系统,上部压力系数为1.68,下部压力系数为1.76~1.85.10.48 Ma时凹陷内烃类流体压力传导至潜山,潜山开始发育超压;3.02 Ma时潜山压力系数达1.7,进入强超压阶段.LS32-1-A井分别在3.0~1.9 Ma和1.8 Ma~现今经历两期油气充注,充注时间与潜山超压形成时间一致.研究表明:(1)潜山储层可分为砂砾质带、风化带、致密带、内幕裂缝带,以潜山内幕裂缝、基底断裂及垂向微裂隙为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通道;(2)超压成因主要为早期欠压实和生烃增压,晚期受烃类流体侧向压力传导控制;(3)强超压形成时间与烃类流体充注时间匹配性好,生烃凹陷内的压力演化以及流体向潜山的充注过程控制着潜山大型油气藏形成;(4)陵水32-1构造具有“近源供烃,优势充注;超压传导,内幕成储;超压封盖,规模保存”的成藏模式.研究为琼 东南 盆地 深水区基岩潜山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胡林 胡潜伟 王思雨 江汝锋 汪紫菱 赵晨 田澜希 张超梦 卞恺歌关键词:超压 深水区 琼东南盆地 石油地质 琼 东南 盆地 深水东区古近系碎屑岩储集体形成机制与展布特征2025年 基于琼 东南 盆地 深水东区的地震资料及钻井获取的岩性、电性、薄片与分析测试数据,开展了该区规模储集体类型、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的研究,以推动该区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深水东区古近系规模碎屑岩储集体发育,可识别出三角洲和海底扇2种类型;继承性大物源区流域面积及转换带控制了三角洲的规模及位置,快速隆升小物源区构造隆升幅度及物源水系控制了三角洲的规模,输砂通道及多源汇聚背景控制了坳陷中央远源区大型海底扇的发育。明确崖三段、陵三段及陵二段、陵一段为深水东区规模碎屑岩储集体有利发育层段,其中崖三段沉积期以三角洲为主,中央坳陷北翼由西至东储集体规模呈先增大再缩小然后再稍微增大的趋势,坳陷南翼发育前、后两排三角洲,均可形成规模储集体;陵三段沉积期规模储集体也以三角洲为主,分布规律与崖三段较为相似;陵二段和陵一段沉积期坳陷两翼和中心以小型三角洲和海底扇为主,仅长昌凹陷受输砂通道及多源汇聚背景影响发育规模海底扇。基于上述三角洲和海底扇的时空展布差异,指明了深水东区不同区带的有利勘探层系。 罗威 林璐 焦祥燕 呙诗阳 胡雯燕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古近系 三角洲 海底扇 琼 东南 盆地 中部隆起带断裂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2025年 琼 东南 盆地 中部隆起带断块圈闭中天然气成藏的有效性评价和控制因素分析是制约该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根据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和测、录井资料数据,选取研究区3个典型含气构造区,开展断裂对天然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改进了原有断裂封闭性评价方法,计算了断面正应力、泥岩削刮比、断面紧闭指数和断裂泥质充填率等参数,并利用加权赋值的数学模型确立了断裂侧向封闭指数和垂向封闭指数,明确了各含气构造区断裂封堵天然气的界限值,揭示了断裂控藏影响因素。研究认为:研究区断裂封堵天然气的界限值存在差异,其中崖城A地区断裂更易形成天然气的侧向封堵,而松涛C地区断裂垂向封闭性更好;NE向断裂侧向和垂向封闭性优于NW向和近EW向断裂,反向断块封闭性优于顺向断块;砂泥厚度比与断裂侧向、垂向封闭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且与垂向封闭指数相关性更大。该研究结果对于预测含气区和含气区勘探潜力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何小胡 杜彦男 欧阳杰 任丽娟 李彦颖 吴孔友 季芬 杨富财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琼 东南 盆地 第四系物源及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启示2025年 琼 东南 盆地 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第四系是水合物主要赋存层,但对第四系沉积物的物源演化却少有研究。本文基于琼 东南 盆地 8口钻井所揭示的第四系沉积物重矿物和地球化学数据,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第四系沉积物的物源、物源迁移路径以及对水合物勘探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琼 东南 盆地 第四纪时期主要接收红河、莺西和海南岛物源,不同区域物源贡献有明显差异。北部坳陷区以赤褐铁矿、钛铁矿、锆石、磁铁矿为特征矿物,主要受海南岛物源影响,海南岛物源存在受重力影响的垂向和受洋流控制由东向西的物源迁移路径。莺琼 结合区受红河和海南岛物源共同作用,越靠近琼 东南 盆地 ,沉积物受海南岛物源作用越强。中央坳陷区同时接收三大物源补给,以莺西物源贡献为主,莺西物源自西向东混合海南岛和红河物源后,共同补给到中央坳陷。此外,中央凹陷区存在重晶石和黄铁矿等天然气水合物特征自生矿物异常,推断陵水凹陷东南 部为水合物有利勘探区,尤其是LS6井附近;在乐东凹陷东南 部下伏地层中天然气藏发育的潜力较大。 熊鹏飞 熊鹏飞 汪贵锋 杨佳蔚 陆江 王子雯 杨浦 姜涛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沉积物源 重矿物 天然气水合物 琼 东南 盆地 深水区新近系大气田群“多级接力”成藏主控因素2025年 琼 东南 盆地 深水区上中新统峡谷—第四系海底扇已发现多个大气田,其成藏过程、动力及运移通道有待进一步厘清。综合应用油气源对比、构造-沉积充填及成藏动力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大气田群形成的时空演化关系及其有序分布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中央峡谷L17-y、L18-x、L25-x气田与陵南低凸起L36-x气田气源相同,均主要来自乐东-陵水凹陷渐新统陆源海相烃源岩;(2)乐东-陵水凹陷富生气高压凹陷成藏动力强,黄流组—乐东组发育的多期峡谷水道砂、水道壁及海底扇组成多级复合优势输导体系,控制天然气“多级穿层接力”运移,形成中浅层—超浅层多个大型气田;(3)盖层质量及地层坡度控制天然气聚集的场所和规模,在相同气柱高度条件下,地层平缓区的圈闭有利于形成大气田。研究成果为类似盆地 富油气区向浅层拓展勘探提供借鉴。 甘军 梁刚 庹雷 肖鸿议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深水区 新近系 大气田 成藏主控因素 南海北部琼 东南 盆地 砂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沉积特征及成藏模式 2025年 砂质水合物储层是国际上水合物勘查试采的首选目标,我国在南海北部琼 东南 盆地 钻探发现了高饱和度砂质水合物。通过三维地震、测井、岩心及测试分析资料,证实了规模化成藏的砂质水合物藏。砂质水合物储层表现为低自然伽马、低西格玛、高电阻率、高声波速度和T_(2)谱信号幅度急剧降低等测井响应特征,同时纵波及横波信号均明显衰减。砂层呈楔形近水平席状分布。岩性为粗粉砂细砂为主,属于深水浊积体系末端的朵体沉积。剖面上,水合物和游离气具有同层分布、横向过渡的特点。平面上,水合物藏呈现椭圆形分布,中部发育伴生游离气,外围发育水合物。与世界其他海域钻探发现的倾斜砂质水合物储层不同的是,该水合物藏是在稳定域底界附近的水平砂层,在下伏气烟囱背景下局部高热流驱动和上覆细粒沉积地层的封盖下,充足游离气由中部向外横向长运移而形成大面积高饱和度水合物。 任金锋 陈雨核 徐梦婕 李廷微 王笑雪 赖洪飞 谢莹锋 匡增桂关键词:气烟囱 琼东南盆地 琼 东南 盆地 松西凹陷始新统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2025年 【研究目的】近期在松西凹陷钻遇了一套厚层的始新统油页岩,是琼 东南 盆地 首次钻遇油页岩。为进一步查明该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而推动下步勘探。【研究方法】通过钻井记录、元素检测及系列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油页岩的特征及形成环境,并对这套油页岩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分析显示,这套油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3.33%,热解生烃潜量(S1+S2)平均为22.2mg/g,氢指数(HI)平均606mg/gTOC。沉积环境为温暖半湿润的还原淡水湖泊环境,具有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陆生植物混源输入的特征。【结论】研究表明,该套油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古生产力高,为好—优质烃源岩,其原油资源量约为4140×10^(4)t,原油资源潜力巨大,常规油气和页岩油均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汪紫菱 宋瑞有 邓孝亮 贺礼文 雷明珠关键词:油页岩 生烃潜力 生物标志化合物 琼东南盆地 琼 东南 盆地 深水区第四系超浅层大型气藏盖层类型及封盖机理被引量:1 2025年 盖层是决定油气能否成藏的重要因素,目前盖层研究多关注中深层固结岩石的封盖能力,而围绕浅层疏松未固结盖层的研究较少,对于深水浅埋地层中的盖层评价则更为少见.基于琼 东南 盆地 深水区三维地震解释、三轴应力实验、测井评价、圆锥触探试验等研究成果,明确了L36区第四系乐东组浅埋气藏盖层的发育类型及封堵能力,总结了研究区盖层封盖机理.结果表明:(1)深水区乐东组发育深海泥、块体流、含水合物地层3类盖层,三者均可起到有效封盖作用;(2)综合地震-地质解释及实验成果,明确了3类盖层封盖能力从小到大依次为深海泥、块体流、含水合物地层,其中深海泥在海底埋深200 m处可封盖59 m天然气,为研究区主要目的层盖层封堵下限.(3)深水浅埋盖层封堵机理占主导作用的是毛细管封闭、水力封闭,低温高压环境下饱和盐水封堵机制发挥了特色性增封作用.以上认识得到近两年钻探的验证,这不仅为琼 东南 盆地 乐东组的后续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深水浅埋地区的天然气勘探提供有益借鉴. 裴健翔 王宇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深水区 石油地质学
相关作者
王华 作品数:316 被引量:3,241 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主题:南堡凹陷 琼东南盆地 层序地层 古近系 渤海湾盆地 解习农 作品数:195 被引量:3,360 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研究主题:琼东南盆地 东营凹陷 油气运移 松辽盆地 莺歌海盆地 肖军 作品数:46 被引量:632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琼东南盆地 生物质 共燃 煤 可持续发展 吴时国 作品数:254 被引量:2,310 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主题: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 深水区 南海北部陆坡 琼东南盆地 蒲仁海 作品数:179 被引量:1,039 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琼东南盆地 储层预测 沉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