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6篇“ 理论审视“的相关文章
- 从人技关系理论审视设计革新:AIGC技术的潜力与挑战
- 2025年
-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技术背景下,AIGC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正引发设计学领域中人的主体性与技术迭代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文章以唐·伊德(Don·Ihde)提出的人技关系理论作为切口,回顾了过往技术革命中人与技术立场的变换,并以人的非理性决策、具身认知与文化身体3个方向为论点,将技术迭代发展置回人的主体性视角,进而分析AIGC技术在设计行业中对人的创造性与自主性构成的挑战,并探索在技术围剿下设计行业的破局之道。
- 夏骄阳段卫斌
- 关键词:非理性决策
- 校园偶像运用于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理论审视
- 2025年
- 校园内可触可感的师生偶像在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合理利用校园偶像不仅能够丰富现有榜样教育的素材库,优化大学生榜样教育,还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学习等,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校园偶像也可能带来风险,包括校园偶像更容易“塌房”以及可能导致非理性竞争等方面。正确运用校园偶像是大学生榜样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本文对此进行理论分析,旨在优化大学生榜样教育。
- 吴小燕
- 关键词:大学生榜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 数字时代虚拟偶像运用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审视
- 2025年
- 虚拟偶像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具备偶像属性和媒介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时代富有时代感、针对性和吸引力的载体。虚拟偶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价值引领与思想启迪、情感共鸣与行为规范、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3个方面。然而,虚拟偶像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仍受到资本操控、虚拟性特征及受众心理等多重因素制约。因此,需要对虚拟偶像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用进行全面审视,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数字素养水平、改善教育内容供给,正确有效地发挥虚拟偶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王宇轩
-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 英国地方税改革的理论审视与实践启示:1980—1990年代的税制变迁
- 2025年
- 国外地方税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中国地方税制改革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政策启示,帮助我国更好地理解不同税制安排的优劣,为实现适应国情的税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采用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系统回顾20世纪80~90年代英国地方税改革的历程,探讨英国地方税改革的背景、动因及其对地方财政和社会的影响,特别是英国差饷税、人头税和市政税的演变过程,发现英国地方税改革不仅涉及税制的调整,还反映了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与中央政府管控之间的博弈,并可以得到如下经验教训:直接税改革应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避免税负过高引发社会不满;在异质性较强的居民和家庭之间推进税制改革时,需要权衡其再分配效应;定期更新税基评估有助于维护税收公平,避免因评估滞后而引发的不公现象。借鉴上述经验教训,中国地方税制改革应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房地产税,平稳实现从土地财政向房地产税的过渡;应优化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减少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
- 任强李林邵磊张平
- 关键词:房地产税地方税人头税
- “赋能论”抑或“冲突论”: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辩证关系的理论审视
- 2025年
- 民营经济对共同富裕究竟是赋能作用还是抑制作用,这并非不证自明的命题。就“赋能论”而言,其契合前提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民营经济的特殊性,进而把握民营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的赋能路径。就“冲突论”而言,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阶层结构矛盾加剧;民营平台企业加剧剥削劳动者,劳动者权益保障困难。其底层逻辑是民营资本攫取无限度利润的内在逻辑引致财富分配失衡。因此,应当在破解“冲突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赋能论”的积极作用,即以持续筑牢生产力基础和完善生产关系为逻辑主线,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民营企业初次分配机制,引导民营经济参与第三次分配,从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 陈弘冉洁
- 关键词:民营经济共同富裕辩证关系生产力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审视、价值意蕴与未来进路
- 2025年
-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的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目标指向等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和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引领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夯实农业基础,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等方面呈现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助力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跃升,需要从制度供给高效化、农业发展数智化、要素配置市场化、经营方式多样化、三次产业融合化等方面协同推进,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生成和持续发展。
- 周昊天段小梅
-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普融通的理论审视与思考——2024年职普融通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 2025年
- 职普融通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始终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通过梳理2024年职普融通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六个关键问题,即职普融通的时代内涵,中等职业教育的合法性,综合高中建设,职普融通的国际经验借鉴,职普融通实践困境,职普融通政策优化。围绕上述关键问题,研究者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将“职普融通”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进行深化解读,明确职普融通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战略意义;二是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不动摇,稳步推进职普融通试点工作;三是强化地方党委、政府高位推动的主体责任,加强多部门协同推进职普融通。
- 刘晓张子益
-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
- 我国冰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审视、内涵特征与实现策略被引量:6
- 2024年
- 推动冰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是实现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法与新路径,也是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基于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和系统学的协同学理论,探讨冰雪产业与冰雪产业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和动力模式。提出冰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实现策略:鼓励多方资源共享,化解主体间互通屏障;加大产业资金投入,创新主体间利益分配;推动技术协同攻关,凝聚主体间合作共识;完善风险共担模式,实现主体间风险规避等策略。旨在为我国冰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 程茂滕张路
- 关键词:协同创新理论审视
- 浅谈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审视、内涵阐释和实现策略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冰雪运动逐渐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而冰雪体育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集群化发展作为中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冰雪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该文对中国冰雪体育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审视、内涵阐释和实现策略进行讨论分析,以期望冰雪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提供一些参考的价值。
- 叶茂荣
- 关键词:冰雪体育理论审视
- 教师专业性的理论审视及其育人导向
- 2024年
- 师范教育分科教师培养模式,以及随着专业化发展而确立的教师资格、教师聘任、教师职务等制度安排,隐含着一种学科导向的教师专业性之理解。小学全科教师之培养及资格之认定,引发关于教师专业性的问题,即什么才是教师专业性的质的规定性?学科导向的教师专业性带来了诸如突出教师的教书职责而忽略育人使命、学校教育难以发挥社会发展所赋予的新职能、教师的过度专业化以及学校难以协同育人等问题。教育的本质规定、教师的职责与使命以及为师之根本都表明:育人性乃是教师专业性的质的规定。因此,不仅要在理论上确立以育人为导向的教师专业性理解,更要在实践中突出育人导向的教师专业性之塑造,在师范教育中加强普通教育、教育情怀培养、育人能力提升。此外,育人导向的教师专业性之塑造,还需要变革学科导向专业性的制度安排,以制度激励实现选师、用师、评师上的育人导向。
- 周兴国
- 关键词:教师专业性育人导向师范教育
相关作者
- 童敏

- 作品数:127被引量:64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理论 社工 社会工作者
- 张超

- 作品数:43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
- 研究主题:高校 大学生 芴基 红色文化 思政
- 路日亮

- 作品数:94被引量:2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人学 生态文明 学术 生态 科学发展观
- 梁成艾

- 作品数:110被引量:45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铜仁学院
-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乡村 农村劳动力 城乡职业教育 职业农民
- 白震

- 作品数:62被引量:26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体育用品 体育 全球价值链 高校体育 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