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0篇“ 理性文化“的相关文章
提供证据——库仑扭秤和法国启蒙理性文化被引量:1
2017年
当代物理学把库仑定律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石之一。18世纪80年代,作为工程师和自然哲学家的库仑用他的扭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为一条自然科学定律提供了经验证据。其后,历史学家和物理学家们重复了这个实验,但发现几乎不可能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作为证据来证明这条平方反比律。为什么在18世纪晚期的法国,这个实验可以作为证据?在对该事件证据语境的进一步历史考察中可以发现,在证据概念和有能力提供证据的人之间,存在着某种重要的历史关联。在为需证明的事实提供必要的证据语境方面,库仑在其实验中用到的扭秤装置扮演了尤其重要的角色,因为这个实验工具起到了一种传导宏观的法国启蒙理性文化的作用。
H.奥托.斯巴姆计海庆
关键词:启蒙理性
文化全球化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性文化精神的确立被引量:1
2016年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状况确立自身的文化精神。当今,处于文化全球化下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共时存在的文化发展形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内部紊乱和失调的倾向,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度分析,其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精神文化冲突。解决这一问题,应将理性文化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并确立其具体内容和发展尺度,从而保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性文化精神的有益形成和发展。
赵志业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
论实用理性文化视域下的毛泽东的实践观——以《实践论》为中心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所蕴含的实践思想是在融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结合、创造和转化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基础上形成的。笔者在以《实践论》为中心的基础上,主要从四大部分论述了实用理性文化视域下的毛泽东的实践观...
金慧燕
关键词:《实践论》实践观毛泽东
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被引量:1
2016年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民众的文化心态呈现出较强的情绪化、非理性色彩,其中主要体现为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心态、政治表达上的怀疑心态、文化娱乐上的审丑心态、社会舆论上的盲从心态。民众不良心态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要使民众形成健康积极的文化心态,需要党和政府加强民主决策,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治国真正落到实处;新闻媒体和网络意见领袖要传播正能量,发挥正面引领作用;要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人们独立思考以及识别各类谣言的能力。
王军
关键词:社会心理文化心态非理性怀疑盲从
当前知识分子中的三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2016年
当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待不同文化总体较为理性平和、开明务实,但也存在三种非理性文化心态,即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心态、对传统文化的复古心态和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心态。很多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掉入西方话语的逻辑陷阱、思考框架、研究范式中,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释权。西方文化思潮的泛滥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复古倒退的"尊孔崇儒""儒家宪政"也可以毁掉社会主义前途。我们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判断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各种教条式理解。
王军
关键词: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复古主义教条主义
从我国医患报道案例论共有媒体中公民理性文化的缺失
2015年
共有媒体是在Web2.0背景下,从公众角度提出的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的新媒体概念。在该阶段,公众通过媒体平台参与和共享信息,展现其个性化,在获得自我认同的同时,存在着理性文化的缺失。本文从医患报道案例去探讨共有媒体中公民理性文化的缺失现象,主要剖析了公民理性文化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侯琳
关键词:WEB2.0理性文化医患纠纷
翻译报告:感性文化理性文化——摘自The Pursuit of Glory:Europe 1648-1815
本文提出并探讨在翻译The Pursuit of Glory: Europe1648-1815一书节选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所采用的解决步骤和方法。文中结合节选译文的实际例子,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尤其是该理论中的受众...
李沛
关键词:功能对等翻译策略
文献传递
从语言改进到文化进步——试论构建理性文化的途径
2013年
感性文化理性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两大类型。前者传统上在中国社会居于主导地位,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弊端。把英语思维中的理性思维方式"移植"到汉语中,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理性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途径之一。
李虹董令
关键词:理性文化语言
网络时代反观社交媒体与理性文化思考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诸如社交媒体正在悄然改变着受众的传播习惯、使用习惯。对于社交媒体与文化的发展抱着乐观态度的不在少数,但在近些年发生的群体事件中,网络时代的信息自由带来的并不只是好消息。所以,虚拟空间中如何把握好...
李薇
关键词:网络时代社交媒体
文献传递
理性文化消费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关系探讨
2011年
解决"三农"问题最主要的方式是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这就需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加大农民的文化消费。文章认为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形式,可以培养具备现代观念的新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合格的人力资本。为此,必须克服现阶段农村社会中并不尽如人意的文化消费,多举措促进农村文化消费的理性化和科学化发展。
赵霞杨筱柏

相关作者

谭广涛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理性文化 神秘文化
刘士林
作品数:332被引量:1,16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城市化 都市化 都市化进程 都市文化 江南文化
衣俊卿
作品数:138被引量:2,40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编译局
研究主题:文化哲学 文化精神 哲学 现代工业文明 日常生活批判
葛晨虹
作品数:117被引量:56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道德 市场经济 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伦理学
刘怀玉
作品数:41被引量:20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哲学 邓小平 实践唯物主义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