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5篇“ 珠江上游“的相关文章
长江、珠江上游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研究——以黔南州为例
2023年
基于长江、珠江上游黔南州2009—2019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及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黔南州10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研究发现,黔南州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林地面积增加最多,园地面积增幅最大,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长明显,而草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幅也最大,未利用地和耕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相互转移面积较大,达880833.92 hm^(2),占全州国土面积的比例达33.62%,主要特征为耕地、草地转变为林地,耕地、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等。黔南州ESV净增加340.17亿元,生态服务当量因子价值增加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别贡献净增益的70.20%和29.80%;林地在黔南州生态系统服务中起着主导作用,2019年林地对地区ESV的贡献达83.16%。黔南州ESV损益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自相关性,其高值区进一步聚集增加,低值区进一步聚集扩大。可见,10年间黔南州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对长江、珠江流域生态环境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王斌张光华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
筑坝拦截影响下珠江上游梯级水库硫酸盐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随着全球水电资源开发程度日趋升高,筑坝拦截引起的环境效应及其利弊关系备受科学界关注。河流筑坝阻断了自然河流的空间连续性,造成水体一系列物理、生物-化学条件的改变,对生源要素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造成影响。梯级水库与单一...
关天昊
关键词:梯级水库硫酸盐迁移转化规律
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的水库应急调度流量研究--以珠江上游红水河为例被引量:8
2020年
珠江是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的重要水源,研究该流域内水污染物的运移扩散过程及突发河道水污染事件处置对策对于供水安全极为重要。假设枯水期内龙滩水库下游约12 km处(广西天峨县)发生排放未达标污水的突发事件,设置了水库应急调度方案集。采用EIAW11软件包中的水质模型模拟污染物的运移过程,模拟了不同浓度污染物(以BOD为例)在不同河道流量下的下游各断面的浓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合理地模拟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和影响范围,分析得出使污染物浓度达标需要的龙滩水库下泄流量,并能根据不同达标位置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做到准确调度,最大程度减少水资源的耗损,充分发挥龙滩水库的作用。模拟结果可为珠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边凯旋黄强杨元园刘登峰刘东韩知明万新
关键词:突发水污染事件龙滩水库珠江流域
珠江上游基岩风化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富集特征及源示踪
流域重金属污染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以珠江流域为代表的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往往由于沉积物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高背景值而被广泛研究。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是人类活动,如矿山开采、冶炼以及化工,造成了此地区的重金属高背景值。...
瞿书逸
关键词:珠江流域
文献传递
珠江上游沉积物与土壤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杨思林
珠江上游经济发展研究所建设概况
2019年
珠江上游经济发展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是曲靖师范学院最早批准成立的四个研究所之一。研究所实行系所合一(2006年前学校只设系,未设二级学院)和院所合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2003年3月~2006年6月挂靠政教系,2006年7月~2008年7月挂靠经济政法学院,2008年8月至今挂靠经济与管理学院,先后由刘建教授、杨小冲教授、荀关玉教授担任所长;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6人、硕士18人。
朱谷生
关键词:经济发展珠江上游
珠江上游南盘江Pb、Zn多介质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揭示珠江上游多介质典型重金属Pb、Zn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存在形态与环境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迁移规律。【方法】测定了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农田、非农田土壤及沉积物中Pb、Zn的含量,并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Pb、Zn的存在形态。【结果】研究区农田土壤部分样点存在Pb、Zn不同程度富集,但多数农田土壤Pb、Zn含量未超过中国土壤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限值,沉积物中Pb、Zn含量也未超过欧盟淡水沉积物Pb、Zn标准(EC standard)限值。位于工业区(A8样点)农田和非农田土壤Pb、Zn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样点。【结论】3种介质中的Pb、Zn形态分布模式是相似的,Zn的迁移性高于Pb,沉积物Pb、Zn的迁移性高于土壤。
杨思林赵宁王大伟陆梅杨斌
关键词:重金属迁移性
珠江上游土壤与沉积物有机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为研究区,测定农田及非农田土壤、河流沉积物有机元素(C、H、N、S、O)的含量,探讨有机元素的多介质环境行为。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C、N、S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农田土壤,H、O的含量在2种土壤中差异不明显。农田土壤相对较高的S含量和较低的C/N和N/S值,将最大限度地减少S缺乏。河流沉积物多数样点的有机指数均达到Ⅳ级(>0.50),处于有机污染状态。沉积物与农田和非农田土壤C含量正相关,但不显著,而沉积物与农田土壤N含量显著相关,沉积物与非农田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来源存在较大差异。
杨思林赵宁王大伟杨斌
关键词:土壤沉积物有机碳
珠江上游地区蚊虫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及PrM和E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试验旨在了解珠江上游地区乙型脑炎病毒(JEV)主要传播媒介蚊虫的种类、分布及携带JEV基因型和分子特征。2013年7月在珠江上游地区师宗县采集蚊虫和库蠓标本,并对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用黄病毒属引物对采集到的蚊虫和库蠓标本进行检测,阳性标本用JEV PrM和E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测序,然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在4个采集点共采集蚊虫3 705只,分别属于库蚊、按蚊、伊蚊和阿蚊4个属的7种蚊虫,牛圈以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羊圈以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猪圈以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采用JEV PrM和E基因特异引物对采集到蚊虫和库蠓标本分162批进行扩增、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蚊虫携带的病毒均为基因Ⅰ型JEV,与疫苗株SA14-14-2E蛋白存在15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在8个影响病毒毒力的重要位点上未发生突变。以上结果提示珠江上游地区存在多种蚊虫种类,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该地区的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是当地JEV的主要传播媒介,在当地的媒介中存在基因Ⅰ型JEV流行,而流行株的毒力并未降低。
吕顺燕王静林李楠胡骑何于雯赵德宏陈红宇李华春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库蠓E基因
以创新理念指导珠江上游水运发展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指导,结合珠江上游的实际情况,对珠江上游水运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以创新理念为其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李万松
关键词:水运业

相关作者

朱谷生
作品数:45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珠江上游 新型工业化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强国
李开书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林学院
研究主题:珠江上游 典型小流域 小流域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调查
陈奇伯
作品数:159被引量:1,160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云南松林 水土流失 土壤理化性质 水电站 弃渣场
文传浩
作品数:149被引量:1,573H指数:22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长江经济带 可持续发展 乌江流域 环境污染
王克勤
作品数:320被引量:2,101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坡耕地 干热河谷 滇中 反坡 金沙江干热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