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6篇“ 现实社会主义“的相关文章
- 论现实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内在逻辑
- 2023年
- 现实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是,它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基本特征、包含范围、回答的问题、所处的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现实社会主义是通往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必经阶段。长期以来,存在简单地、不加分析地把二者直接看成是一回事的现象,不仅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说服力和战斗力,而且降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因此,科学说明现实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区别与联系,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石锐杨
- 关键词:现实社会主义
- 理论传承·特征分析·中国特色:现实社会主义研究
- 2022年
- “现实性”打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路径。围绕“现实性”展开,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它是一切依据现实实际展开的理论科学和实践方法。现实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变为现实存在的实践形态,现实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赋含科学性、变革性、多样性和人民性的鲜明特征。发生在中国场域中的现实社会主义要求在承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传承和现实社会主义鲜明特征中,自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坚定走改革创新与发展稳定、着眼本国实际、坚持人民本位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 花凤春
- 关键词:现实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马克思恩格斯俄国策略与十月革命道路之比较——兼论如何阐释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 2018年
-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基于社会形态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延续了长期以来关于世界革命"寻找信号"和"两极相联"策略的思考,针对性地提出了俄国策略。俄国策略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之时并未实现。到列宁开创十月革命道路,主客观条件都发生了巨变。列宁努力在理论和实践弥合俄国策略与现实发展的冲突,同时将革命的成功实践不断理论化。对马克思恩格斯俄国策略与十月革命道路进行比较,有助于更好地阐释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 张亮亮
-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十月革命社会形态
- 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主义的贫困问题——与何祚庥先生商榷被引量:1
- 2017年
- 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贫困产生的根源不同、性质也不同,需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绝不可一概而论。社会主义国家过去的贫困,或是落后的生产力所致,或是赶超战略所致,或是国际环境所致,或是自身失误所致,总之,其原因均不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或者说,它与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构成本质性联系,因而是一种"社会性"贫困,而不是"制度性"贫困。如果说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的贫困完全是资本强势渗透和强力作用的结果,那么,在转型后的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出现的贫困,更是背离和背叛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这些都是对马克思贫困理论的证明,而不是证伪。
- 王峰明牛变秀
- 关键词:社会主义
- 现实社会主义的两种发展形态——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以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脱离了国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总依据,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揭示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战略上,苏联具有明显的备战色彩,主要以国家独立、安全和对外扩张为目标,没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没有做到国强民富;中国对内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改善民生,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对外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体制模式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没有处理好坚持基本制度与改革具体体制的关系,长期不改革,最后的结果是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深刻改革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气活力、利于发展的体制模式。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两个阶段、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有继承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
- 高继文
- 关键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从纯社会主义到现实社会主义——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 2016年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国内发生了战乱,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在这一险境之中,列宁经过了一番极其复杂的思想转变,在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究竟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现了什么样的革命变革之后,创造性地以新经济政策的最终实施来完成其从"纯社会主义"到"现实社会主义"的根本转变,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 张恒赫
- 国内学术界现实社会主义研究述评
- 2016年
- 现实社会主义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话题不仅关系到苏联和东欧20世纪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当前国内学术界围绕着现实社会主义的概念与特征,现实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现实社会主义的评价与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在明确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论外延、加强现实社会主义哲学意蕴的阐发、加大对西方学者相关研究的关注与回应等方面,我们仍需要走得更远。
- 张欢欢
- 关键词:现实社会主义经典社会主义
- 平等的理想与现实 社会主义五百年平等问题研究
- 本书以“平等”这一人类世代追求的美好理想为线索,探讨了社会主义五百年不同时段的平等理论与实践,指出平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魅力。平等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 吴韵曦
- 关键词:政治思想史社会主义
- 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现实社会主义”不等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被引量:5
- 2015年
- 本文阐述了作者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政治观》一书中的基本观点,即反对将现实社会主义等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文章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没有明确地提出"等同论",而现有对现实社会主义的解释也都无法令人满意。作者提出,现实社会主义不是短暂的过渡期,而是一个单独的、全新的经济形态。21世纪的社会主义者应当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现代社会主义理论,并善于利用当前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为实现共产主义长久地奋斗下去。
- A.巴加图里亚杨伟民
- 关键词:现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私有制
- 现实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被引量:3
- 2014年
- 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也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过渡时期",而是远未完成马克思恩格斯过渡时期历史任务的"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它不是按照某种事先的理论设计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认识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位,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苏瑞莹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关作者
- 吴阳松

- 作品数:49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现实社会主义 政党形象 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韦定广

- 作品数:72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防大学
- 研究主题:列宁 民族复兴 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现实社会主义
- 洪韵珊

- 作品数:57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恩格斯 资本主义
- 陈海燕

- 作品数:25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教育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系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民族文化 文化
- 梅新育

- 作品数:859被引量:648H指数:9
- 供职机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 研究主题:政治性风险 中国经济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顺差 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