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5篇“ 现代意蕴“的相关文章
-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蕴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语文教育现代化内生于中国的语文教育传统。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经历了学科知识从经验总结到科学建构、课程设置从综合课程到独立设科、教材编创从经籍阅读到言语训练、教学方法从重视教师启发到彰显学生主体的发展过程。可见,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初步体现了对生活化、科学化、民主化的追求;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不是故步自封的,而是持续探索、与时俱进、勇于自我革新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不是匀速发展的,而是以渐进和跃进交替的形式前进的,每次跃进均经历了新思想对旧思想的超越。梳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发展的轨迹,揭示其中的现代意蕴,对于我们走出认识误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传统语文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国特色语文教育理论,推进新时代语文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 马磊徐林祥
- 关键词:传统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现代化现代意蕴
- 闲暇价值观的历史演变、现代意蕴及教育启示
- 2024年
- 闲暇作为一种价值观,是照亮个体完善自我人格、寻得意义人生的“灯塔”。从历史演变上看,闲暇价值观发展经历了启蒙、形成、发展、重新“换发”到完善五个阶段,从生产劳动到奢靡享乐,从关注个体内在到人文闲暇,从为了谋生、个人休闲到追求乐生,其演进过程具有深厚历史逻辑和深刻现实意义。通过阐明闲暇价值观发展至今,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包括人的自由全面、内外共生、追求乐生的内涵意蕴,并围绕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缺位问题,从现代闲暇育人理念、体系设计、育人主体三个维度提出对教育的启示。
- 唐春霞李昱易希平
- 关键词:闲暇价值观历史演变现代意蕴教育启示
- 论“政治大一统”的现代意蕴、现代共同体价值及世界意义被引量:5
- 2024年
-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向内凝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核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和中华民族建设进程中创造性地将“政治大一统”与社会主义相融合,构建形成了具有现代意蕴的社会主义“政治大一统”政治模式,并呈现出统一领导、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家国秩序四大鲜明特征,全面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政治大一统”政治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态,既展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共同体形态、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共同体形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形态和实现协同和合的社会主义治理共同体形态的现代共同体价值,也充分展现出其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政治文明新选择、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政治治理新借鉴和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注入新动力的世界意义。
- 孟凡东翟成鹏
- 关键词:社会主义
- 同题写作的现代意蕴--论王秀梅的《聊斋志异》同题小说创作
- 2024年
- 王秀梅以“同题写作”的方式,借用《聊斋志异》中部分篇目的题名,结合其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叙述的情节框架、建构的人物关系、使用的文学意象等,写作了全新时空背景中的人物故事,对现代社会的生活内容进行展示。在这些同题小说中,亲子关系、底层生活以及养老问题等现实问题都得到重点体现,关涉现代历史的战争叙事以及与此相关的父系家族历史叙说也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探求行为得以凸显。除此之外,写作者还在借鉴原文意象的基础上,创造出兼及客观现实环境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飞升的人”“坠落的人”以及“桥”等重要意象。
- 高媛
- 关键词:《聊斋志异》
- 杜威知行合一的教育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 2024年
- 杜威作为首位提出教育伦理概念的学者,最先是在1895年以讲座的形式教授教育伦理学的学科内容,以《教育伦理学:六次讲座内容纲要》①作为教学大纲与文本材料。全文以学校伦理的问题,教学方法的伦理,课程或学习科目的伦理,赫尔巴特的统一理论,尊重儿童发展规律,以及学校和道德进步相关内容阐述教育伦理思想。
- 林雅静
- 关键词:教育伦理思想学习科目教育伦理学知行合一道德进步
- 《围城》的现代意蕴探析
- 2023年
-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面世至今一直被广泛解读,有人从中读到了“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有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当时社会的弊端,有人从中认识了婚恋的本质……然而,这些远不能够涵盖作品本身所呈现出的丰富的意蕴,如“围城”意象的丰富性、“围城”中生命的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以及“围城”视角的独特性等等,通过对其探析更能揭示《围城》这部小说的意蕴。
- 崔翠红
- 关键词:围城意蕴丰富性悲剧性
-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属性及特征
- 2023年
- 相对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的非物质性或“软性”特点让其内涵在实践中更不易把握,现代社会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规定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解的时空维度。其现代意蕴更多强调的是在现代化意义上一定标准规范基础上的精神生活的相对公平富有,不能陷入强调个人精神上的“自我满足”的误区,可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精神生活多个维度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实际可行需求的满足。而其内在属性主要表现在精神性、价值导向性及依附性三个方面,外在特征则主要体现为文化共享、价值共识、精神共聚。理解和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意蕴及属性特征,才能更好地推进其实践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
- 李义杰邹玉芳
- 关键词:现代意蕴中国式现代化
- 论洛夫诗歌中的古典意象及其现代意蕴
- 2023年
- 洛夫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下,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古典情怀。在20世纪五十年代,西方文艺思潮进入到台湾,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等非常流行。洛夫也在这个时期接触到了许多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作品,比如叶芝、里尔克、艾略特等,以及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阿波利奈尔、布洛东等诗人,从而开始尝试现代诗的写作。洛夫继承了古典的文化精神,在迁台后的文化眷恋与母语情结的影响下,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洛夫运用了许多中国传统的古典意象,同时,其诗歌中所包含的古典意象又显现出了丰富多元的现代意蕴。
- 李泽洋马溢翎梁红敏(指导)
- 关键词:诗歌古典意象现代意蕴
- 新时代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能力的关键维度、现代意蕴及提升策略被引量:13
- 2023年
- 作为产教融合基层主体的职业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培育与提升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能力,需重点把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资源支撑与保障能力、产业服务与价值创造能力、社会声誉与行业影响力四个维度及其表现形式。职业院校应在充分理解产教融合能力新价值追寻基础上,通过多元协商共治提升治理能力,生态链式协作强化资源支撑力,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产业能力,树立平台化思维扩大行业影响力。
- 齐旭高杨烨杨勇
- 关键词:职业院校关键维度现代意蕴
-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品格、范式革命与现代意蕴被引量:1
- 2023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而深刻的思想革命,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创立与发展,实现了世界美学史或艺术理论史上一次伟大而深刻的理论变革与范式转换。然而,应该从何种层面或从何种意义上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革命性转变”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依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寻的重大理论问题。我们认为,只有从“范式革命”的视域来理解和把握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哲学革命意义,才能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哲学内涵和理论意义。传统本体论美学追问“美的存在如何可能?”;近代认识论美学追问“审美认识如何可能?”;马克思主义美学则追问“自由解放如何可能?”,由此实现并完成了实践生存论意义上的美学范式革命。
- 宋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实践唯物主义实践美学
相关作者
- 鲍宇

- 作品数:13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
- 研究主题:现代意蕴 天人合一 阴阳 价值观 庄子
- 黄春燕

- 作品数:20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
- 研究主题:自由裁量权 现代意蕴 定罪 比附援引 犯罪化
- 郭淑新

- 作品数:58被引量:12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 研究主题:敬畏 孔子 儒家 伦理思想 德性
- 曹金祥

- 作品数:20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
- 研究主题:《独立评论》 教育思想 现代意蕴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乡村建设
- 张金华

- 作品数:19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大学生村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