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1篇“ 环状红斑“的相关文章
-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环状红斑1例
- 2024年
- 患者女性,64岁,全身环状红斑1个月余。皮肤科情况:全身多发大小不等的环状和半环状水肿性红斑,边缘色红,轻度隆起,红斑中心遗留淡褐色色素沉着,少量脱屑,表面无破溃、无萎缩。实验室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19.9%,嗜酸粒细胞数量2.05×10^(9)/L。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过度,棘细胞间轻度水肿,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环状红斑(EAE)。
- 张肖雅徐晨琛崔炳南
- 关键词:环状红斑嗜酸粒细胞增多WELLS综合征
-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误诊为离心性环状红斑1例
- 患者男,69岁。全身多发性红斑7年。组织液检测抗酸杆菌(AFB)(-),误诊为离心性环状红斑(EAC),治疗无效。8个月前患者出现垂足等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再次查组织液AFB(+),组织病理学显示上皮样肉芽肿及有淋巴细胞浸...
- 周仕阳
- 关键词: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离心性环状红斑误诊
- 嗜酸性环状红斑1例
- 2023年
- 嗜酸性环状红斑是一种罕见的反复发作的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环形红斑为特征的皮肤病。本病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在真皮层弥漫性浸润。我科诊治1例嗜酸性环状红斑,现报告如下。
- 李琳雷东云郭涛
- 关键词:环状红斑嗜酸性粒细胞
- 表现为环状红斑水疱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25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总结表现为环状红斑水疱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的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血清学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2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表现为环状红斑水疱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患者的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39.21±24.65)岁,包括线状IgA大疱性皮病9例,大疱性类天疱疮7例,抗P200类天疱疮5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例,20例(80%)有不同程度瘙痒。15例(60%)出现真皮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1例(4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加,7例(28%)同时有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实验显示,9例同时存在抗基底膜带IgG及IgA抗体,包括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例抗P200类天疱疮、2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5例同时存在多种抗基底膜带靶抗原的抗体。7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均予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5例联合免疫抑制剂,2例联合米诺环素;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抗P200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对抗炎药物及氨苯砜治疗敏感。结论多种类型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均可有环状红斑、水疱表现,需根据血清学检查结果鉴别诊断。
- 荆可王媛王媛冯素英
- 关键词:水疱大疱性嗜酸细胞免疫球蛋白A
- 嗜酸性环状红斑一例
- 2022年
- 22岁男性患者,躯干、四肢散在环形红斑15d余,偶有轻微瘙痒。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散在大小不等暗红色斑块,呈环状,边缘隆起,中央颜色稍淡,四肢为主。前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全层血管周围小片状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无“火焰征”及肉芽肿样改变。诊断:嗜酸性环状红斑。先后予以肌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及口服泼尼松等治疗,皮损逐渐消退。
- 冯树晶邓思思张恋宋志强翟志芳
- 关键词:WELLS综合征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离心性环状红斑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血细胞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为特征的异质性髓系肿瘤性疾病。离心性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re centrifugum,EAC)又称持久性环状红斑、持久性渗出性红斑.
- 李清群彭志元高陆陈迪冯永怀石彬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离心性环状红斑环孢素临床诊治
- 表现为环状红斑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 2022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躯干及四肢出现红斑1年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肩部红斑,无明显疼痛瘙痒,无发热寒战,皮疹离心性扩大,逐渐增多,蔓延至面部、背部、四肢,遂至外院就诊,外院诊断为离心性环状红斑,予抗过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红斑增多,部分皮损自行破溃、结痂,1个月前于外院行组织病理检查考虑麻风,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疫区居住史,否认麻风患者接触史,否认类似家族史。
- 王金蒙朱莉徐棉
- 关键词:抗过敏治疗离心性环状红斑组织病理检查
- 安神抗敏汤与西药治疗离心性环状红斑的疗效比较
- 2022年
- 目的:比较安神抗敏汤与西药治疗离心性环状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9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特发性离心性环状红斑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安神抗敏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氯雷他定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外涂卤米松乳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10.85±2.71)d]明显短于对照组[(19.63±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0%)明显少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抗敏汤治疗离心性环状红斑临床疗效好,治愈时间短,不良反应轻。
- 季雅娟
- 关键词:离心性环状红斑氯雷他定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卤米松乳膏
- 以环状红斑为主要表现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 2022年
- 患者女,12岁,全身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半年。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可见弥漫性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环形红斑,大部分呈同心圆状,边缘散在少许水疱,无瘢痕形成。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3.46×10^(9)/L,补体C348.16 mg/dL,补体C47.25mg/d L,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o-52抗体均阳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形成,浅层周围血管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C3真表皮交界处颗粒状、线状沉积。IgG、IgA、IgM真表皮交界处线状沉积。诊断: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给予甲泼尼龙30 mg/d、巴瑞替尼2 mg/d治疗,1周后皮损基本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
- 卢井发朱佳妮叶小英万春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大疱性环状红斑
- 表现为泛发性环状红斑的梅毒一例
- 2021年
- 患者,男,57岁。躯干、股部、双手掌见泛发性环状红斑,无脱屑,伴痒痛3个月。实验室检查梅毒非特异性抗体(TRUST)阳性1∶128,梅毒特异性抗体(ELISA法)阳性。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3次病情好转。
- 杨喜坤丁振干
- 关键词:梅毒环状红斑
相关作者
- 杨希川

- 作品数:508被引量:8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皮肤 毛乳头细胞 皮肤科 自觉症状 黑素细胞
- 刘艳

- 作品数:151被引量:222H指数:9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银屑病 气传花粉 银屑病患者 MARSHALL-WHITE综合征 综合征
- 严丹

- 作品数:24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寻常型天疱疮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P16 乳房外PAGET病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 罗翔

- 作品数:3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可变性红斑角化症 界线类麻风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合并银屑病 获得性
- 初同胜

- 作品数:93被引量:115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 研究主题:麻风 瘤型麻风 麻风病 梅毒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