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31篇“ 环境课程“的相关文章
-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植物生产环境课程为例
- 2024年
- 针对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种植类专业必修课植物生产环境课程的教学为例,分析植物生产环境课程的特点,提出“一原则,二课堂,三阶段,五环节,六措施”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强化教学效果,旨在培养服务现代农业的技能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黄承建王乙茹雷宁潘庭杰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资源环境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以“环境监测技术”课程为例
- 2024年
-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不断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等优势对解决当前中职学校环境类教学中交互式学习环境缺乏整体性设计、学习者个性化追踪与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进而在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学习环境创设等维度为中职学校资源环境课程的优化提供新思路,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在中职学校资源环境类课程中应用。
- 李明月程钰
- 关键词:资源环境
- 水资源与水环境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案例研究——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其内涵
- 2024年
- 在当今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该研究以水资源与水环境课程中的一节——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其内涵为案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该文详细阐述该课程思政案例的教学设计、方法及实践过程,详解如何充分利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以期树立学生节水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精勤求学和科技兴国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最终践行全方位育人。
- 吴一平
-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水利工程
- 基于知情意行德育模式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探讨——以旅游地理与环境课程为例
- 2024年
- 研究生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旅游地理与环境课程为例,重点讨论了知情意行德育模式的运用,将课程思政渗透到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实现教育目标。知情意行德育模式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何学欢李琬琼
- 室内光环境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与实践探索
- 2024年
- 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方法,旨在探讨如何在《室内光环境》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对课程建设进行实践性探讨。教师带领学生外出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旨在提升学生对室内光环境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展览空间的光照、色彩和布局等因素,学生深入了解了室内光环境对展品展示和观众体验的重要性。回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PADLET平台进行线上交流并展开了讨论。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一实践为室内设计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并为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通过结合场地中对于光环境的实地体验,教师深入分析了室内光环境对展览空间的影响,向学生介绍了不同灯具和展品的类型、特点和展示效果,为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将“古蜀文化”融入了课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 杨曼婕钟瑞方旭
- 关键词:室内光环境古蜀文化
-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光环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光环境教学课程为例,探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标、思路、实践三方面内容,提出重构课程体系、项目式教学、构建资源库等教学方式,以创建教学和实践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文章对光环境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光环境课程实际教学应用中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高校环境设计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 许晶李晓阳
- 关键词:光环境设计校企联合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 浅谈义务教育阶段环境课程资源困境与策略
- 2024年
- 教学中所利用的资源总和就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础与前提。学校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效。环境属于正式课程之外的隐性课程,是一种亟待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当前,环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其开发的过程当中仍存在着开发观念淡薄、缺乏人力支持以及缺乏物质与制度保障等困境。因此,想要解决开发环境课程资源问题,就需要利用周边环境进行环境课程资源开发,增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以及提供制度、资金等便利条件。
- 高明雁
-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
- 新农人培养视域下栽培环境课程实训项目设计探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栽培环境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农林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农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工作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作为研究出发点,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从课程概况、实训课程内容及任务体系设计、实训项目设计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梳理,旨在探索构建体现工学结合,体现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岗位需要相对接,突出成果导向,符合高职教育层次和水平的课程实训体系。实行有效课堂教学,同时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思政教育与理论知识相融入,深入到工作任务单元中,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满足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
- 刘术新陈兵红叶柳欣
- 关键词:栽培环境实训教学岗位需求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教改改革与创新
- 2024年
- 在“新农科建设”的推动下,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求日益凸显。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改革创新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通过改革,可以培养更多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此阐述了关于“新农科建设”的发展与内涵,同时对我国现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的现状和问题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教改改革与创新的探索途径。
- 靳泽文
-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
- 基于慕课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应对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变化与挑战,该研究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为例,实施教学改革实践。首先,研究开展基于慕课支持的混合式教学设计,通过两轮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持续改进,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其次,依托2020—2022年的教学实践,对基于慕课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展开验证,分析并总结该模式下课程教学初步取得的教学成效,针对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最后,提出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有望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 陆潭晟晏凤鸣周晶晶朱晓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实践
相关作者
- 李宣霖

- 作品数:20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大数据 全息 高职广告专业 广告专业 工学交替
- 宋薇

-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环境课程 创造性戏剧 英语词汇教学 参与者 班级环境
- 胡蓉

-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研究主题:融资渠道 高速公路 绕城高速公路 城市水环境建设 城市水环境
- 杨宝嘉

- 作品数:17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玉溪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学分制 第二课堂 可持续发展 高校第二课堂 新构造运动特征
- 沈敏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环境课程 小学低年级 小学低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