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2篇“ 环境伦理学“的相关文章
环境伦理学
本书主要有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环境问题的根源、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环境伦理等道德规范等七章。
俞田荣主编
关键词:环境科学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高等学校教材:本书主要介绍了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环境伦理学的历史演进、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研究了自然的价值、自然的权利等;论述了与决策、科学技术、人口、湿地和荒野保护、可持续发展、环境法治等有关的环境伦理问题。
余谋昌
关键词:环境科学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被引量:9
1996年
环境伦理学作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学说,是一种新的伦理学。本文介绍了它的早期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及它的现代发展,当前讨论的主要理论问题和不同的理论观点。
余谋昌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环境伦理困境及对策探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学视域
2025年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既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其生态保护问题极具紧迫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环境伦理的基本困境,即在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观念之间、环境正义与发展公平之间的环境伦理冲突。作为分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环境伦理困境的理论工具,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学以批判资本发展逻辑为出发点,突出强调整体性与系统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理念,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中具有适用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学的视域,提出解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面临环境伦理困境的具体应对策略。
叶冬娜曲艺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两个结合”对于构建中国环境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
2024年
环境伦理学虽然在中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其知识形态仍然带有明显的“照着说”的症候,这也导致其对现实生活的价值规范或引领能力较为薄弱。因之,构建中国环境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就成为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在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两个结合”为构建中国环境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道理学理哲理依据。通过对此问题的探讨切入,也可以为思考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一种理论参照。
李培超
关键词:中国环境伦理学
课程思政在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中的融入与实践——以环境伦理学为例
2024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肩负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应高站位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提升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环境生态工程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其教学体系和专业课程设计还有待探索和完善。以浙江树人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为例,在明确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措施,将教学过程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注重课程实践内容和形式,实现全过程有效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本文针对课程思政在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中的融入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环境伦理学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内涵建设思路以及具体实施策略。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talents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We should take a high position to understand the times valu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A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specialty,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curriculum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till need to be explored and perfected. 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ajor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clear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and course objectives, the author actively explores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organically integrat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oint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course practice, and realizes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which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cross-cutting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with interdisciplinary in
姚佳超程贤陈浚
关键词:环境生态工程环境伦理学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伦理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伦理学探究——2024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年会会议综述
2024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2024年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和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维度的哲学伦理学理念学术研讨会暨2024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年会”在广西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维度的哲学伦理学理念”。
左露琼左淇
关键词:中国环境伦理学中国式现代化伦理向度哲学伦理学生态维度
促进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2023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与伦理规范”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4年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是美丽中国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2023年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第20周年,为全面总结20年来我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深入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与伦理规范,进一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于2023年11月11日至1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
耿奖研周毅为吴丹
关键词:伦理规范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建设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伦理之争——环境伦理学主要流派综述被引量:3
2024年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日益加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正当性,进而提出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保护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秉持何种环境伦理观。本文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进行综述,分析古典和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伦理观、生物中心主义伦理观、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等西方环境伦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启示意义。同时还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环境伦理观,说明儒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属于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而道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更接近于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表面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矛盾的产物,实质上是长期以来环境伦理观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时发生偏差的结果。唯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势头,才能从机制上实现“天地人和”的永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黄世忠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环境伦理学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构建中国环境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导向作用
2024年
中国环境伦理学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完全摆脱西方激进环境主义的影响,其价值理念、原则规范和实践导向都与中国本土社会和文化传统存在着明显的“违和感”。这种“违和感”对环境伦理学介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活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建构”提供了明确导向,也为构建中国环境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
李培超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

相关作者

李培超
作品数:99被引量:561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环境伦理学 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学 马克思伦理思想 本土化
余谋昌
作品数:152被引量:1,60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 环境伦理学 自然价值 生态哲学 地球
陈也奔
作品数:48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黑格尔 环境伦理学 自我意识 哲学 亚里士多德
包庆德
作品数:196被引量:968H指数:19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
研究主题:生态哲学 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环境哲学
杨通进
作品数:64被引量:718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伦理学 生态文明 非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